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
2016-03-28郭雷振
洪 林,郭雷振
(盐城工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 江苏 盐城 224051)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
洪林,郭雷振
(盐城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不断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与重构,努力突破既有的产学研合作松散、校内外实践育人未形成合力、教育模式滞后等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将中心所具有的实体性优势、学术资源优势、产教结合优势和“特区”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优势。中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实施的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以多主体协作、强调应用情境、注重跨学科融合、机制灵活多样、强化质量控制为特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趋向。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资源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对高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该计划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为载体,将“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改革任务。“2011计划”实施以来,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努力实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我国高校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
协同创新的核心任务是突破既有的体制机制瓶颈,通过改革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来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在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主要存在着产学研合作松散、校内外实践育人未形成合力、教育模式滞后等体制机制障碍。
(一)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普遍具有松散性
近年来,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由于缺乏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合作机构之间往往难以建立起实质性的协同进化、共享共赢的合作关系[1]。实际运作过程中,受制于利益冲突和利益关系的模糊,很多情况下,产学研合作没有形成有效的规范与持久的动力,不少合作建立在双方或多方短期利益的追求之上,临时性、应急性、追求短平快等现象比较突出。虽然很多地方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地方性文件,然而政府的提倡多停留在号召与政策层面,缺乏刚性约束机制。有些地方政府在统筹协调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制定区域技能型人才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作用缺位,致使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未能真正建立,政府沟通、协调的主导机制还没有形成,大多数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系主要还是靠人脉关系和信誉。这样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难以持久的和低层次的,不能产生统一协调的、自觉的整体行动。
(二)缺乏校内外实践育人的有效协同机制
在我国新的经济转型背景下,能够解决产业技术难题,推进产业技术升级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各产业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总体而言,实践能力依然是我国大学生素质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将各种社会资源集聚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把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使高校的单兵作战转为校内外多部门的联动,理论与实践、培养与需求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近年来,各高校虽然愈来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自身缺少强有力的开展实践教学的手段和能力,缺乏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2],利用生产实践环节合作培养人才的层次偏低,学生的实习实践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往往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
(三)教育模式滞后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
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化”是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桎梏”。本科教育方面,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培养方式和教学过程等方面与社会需求不符。教学改革深度不够,虽然开设了模块化课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也在探索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但是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标准、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建设、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研究生教育方面,缺乏面向国际的高端人才培养对接机制。一方面,在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方面缺乏国际标准。高校和科研单位还有很多框框限制,需要提升国际视野,按照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拟定新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博士生的招生与培养机制与国际一流大学没有接轨,博士生待遇普遍较低,难以吸引发达国家优秀学生到我国攻读博士学位。此外,研究生培养还面临着双语课程建设滞后,科研成果的评判标准欠科学,滚动淘汰机制在实践中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等问题。
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举措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反思与重构,建立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多层次、立体式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使各协同主体的优势共同作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3],呈现多主体协作、强调应用情境、注重跨学科融合、机制灵活多样、强化质量控制等典型特征。
(一)将中心的实体性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优势
1.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平台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由不同属性的参与者构成的跨界式新型主体,是具有正式、严格的组织管理体系的实体组织。传统上,由于人才培养的渐进性、投入的多维性、回报的迟滞性,创新型人才的协同培养在实践中通常面临很多困难[4]。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体性”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稳固的建制性平台,这一新型平台的搭建,改变了高校以往的单打独斗、校企即时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天然地赋予了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特区”和“试验田”的功能与地位。基于这一优势,各中心应努力突破既有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集聚各协同单位的优质资源,大力实践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举措。
2.推动校际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实质性共享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实体地位有效推动了校际间打通课程、学分、师资等因素的隔离[5],构建了实质性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例如,南京大学牵头的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学协同创新中心从优质生源、课程体系、导师队伍、准入条件等全方位入手,发挥协同单位各自的优势,整合共享各单位“英才班”“创优班”等优质教学资源,推进“三个培养阶段”“三个发展途径”的“三三制”优秀本科生培养模式,实现学分互认、课程互选、师资互聘、资源共享。东南大学牵头的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允许博士生在中心的合作高校内进行选课,建立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沟通渠道和工作机制,统一协调研究生跨校选修对方课程的有关事项。
(二)将中心的学术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优势
1.集成优质学术资源,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领域优势,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例如,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实施“地理信息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设立地理信息科学强化班,遴选中心的高水平教授为本科生讲授课程,实行学生导师制和小组讨论制,为本科生全面开放观测与实验支撑平台,建立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机制。
2.挖掘科研资源潜力,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科研资源优势是协同创新中心最突出的优势,利用优质科研资源平台,吸收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例如,河海大学牵头的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选拔本科生进入平台或创新团队,参与科研实践,使人才培养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为其未来科研发展夯实基础。
(三)将中心的产教结合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优势
1.基于合作企业的实践便利,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
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构筑研究生实践教学平台,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不仅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企业、高校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例如,扬州大学牵头的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先后与国内多家养殖企业、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依托产学研联合体,联合承担科技项目,共同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2.整合产教领域的创业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常州大学牵头的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借助校企合作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通过政产学研互动,围绕技术、市场、资本、管理等创业核心要素,整合管理精英、学术精英和行业精英等高层次人才,构建了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论坛、讲座、展览、沙龙等多种形式,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商业思维,形成面向创新创业的知识结构。二是打破理论、实验与生产之间的界限,全面开放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培育平台,建立基于真实情境的创新创业演练模式,将各学科平台和相关联企业打造为学生创业的“演练场”,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实现创业人才孵化。三是中心的优质资源向本科生开放,从本科二年级起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并在中心组建创业导师俱乐部及企业家沙龙,让学生在充分分享导师人脉资源、创业经验的基础上,以实验室的科技成果创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大学生就业。
(四)将中心的“特区”优势转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优势
1.利用招生自主权招收优秀研究生
单列招生名额,专门用于中心的研究生培养。例如,南京农业大学每年为该校牵头的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单列研究生招生指标,并按上年度招生人数5%的比例逐年增加。南京师范大学为该校牵头的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独立划拨研究生推免和招生指标,并每年额外为协同创新中心提供12 名博士生和20名硕士生招生指标,满足中心新招聘和双聘科研人员的招生需求。在博士层次,强化导师在考生选拔中的作用,采用推荐攻博制和“申请—考核”制,由中心来制定“申请+面试”程序和招生办法。在硕士层次,以推荐免试为主,招考为辅。协同高校之间互相推荐一定数量的学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招生考试由中心自主组织。例如,江苏科技大学牵头的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自主命题、自主复试,在各成员单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注明,复试工作由中心自主组织进行。
2.利用人才培养资助基金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实施优厚的人才培养资助计划,改变高校研究生待遇低、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例如,河海大学牵头的沿海开发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博士后、博士生和研究助理(RA)津贴制,博士生和研究助理津贴年平均3万元以上。南通大学牵头的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设立和国外联合培养博士生基金,让博士生到国外进行3个月以上的课程学习和项目工作。设立博士生参加国外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基金,资助博士生参加国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三、结语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特区”,中心力求突破既有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学科、院校之间的界限,建立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跨国家,与企业、政府相融通的联合人才培养体系。第一,基于实体性优势,努力打破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壁垒”,通过深层次合作,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双向流动,通过优势互补和成果共享,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第二,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要优秀,都有机会进入中心进行联合培养的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跨学科培养、跨校培养、校企合作培养、跨国培养等多种成才途径。第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正超越传统的纯学科或单学科导向,向实际需求与跨学科导向为主转变。第四,建立健全高端人才培养的国际对接与交流机制,努力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从结果来看,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已经初显成效。
然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工程,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需要相关管理者从协同创新的根本意义上加以统筹谋划和考虑。“2011计划”的根本意义在于在所有高校中普及、引导一种“协同创新”的理念,带动所有高校提升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服务国家与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协同单位之间不是简单的“协议式”联合,不是简单搭建一个平台,而是通过实质性的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实体,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唯有如此,才能构建切实有效的制度与政策保障体系,保持改革成效的持久性,并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在高等教育领域形成强有力的辐射效应。
参考文献:
[1]王树国.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大学(学术版),2013(6):43-47.
[2]喻江平,王思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34(4):150-152.
[3]方丽.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J].江苏高教,2014(2):107-109.
[4]王丹平.注重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42-44.
[5]许日华.地方大学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意义、困境与实践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3,1(5):29-33.
(责任编辑杨慷慨)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in China
HONG Lin,GUO Leizhen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51,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s in China have been making constant reflections and reconstructing on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rying to break the mechanism obstacle of the loose cooperation of production, studying and research, no combin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 school and practicing outside school, lagging of education mode and etc. and to transform the advantages of the substantive, academic resource,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nd “privilege” of the center into the advantages of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A series of measures that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s have implemente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emphasize the context of application, focusing o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flexible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control a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innovative talents;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academic resource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12(2016)01-0072-04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1.012
作者简介:洪林(1961—),男,江苏盐都人,盐城工学院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院校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重点项目“地方高校从个体创新走向协同创新路径研究”(12JYA001)
收稿日期:2015-10-14
■ 创新创业教育专题
郭雷振(1986—),男,山西临汾人,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引用格式:洪林,郭雷振.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72-75.
Citation format:HONG Lin,GUO Leizhen.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in China[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