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道德和情感道德的劝善
——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2016-03-28宋志宇师锐敏
宋志宇,师锐敏
(晋中学院外国语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功利道德和情感道德的劝善
——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宋志宇,师锐敏
(晋中学院外国语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在18世纪经济迅猛发展的英国,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影响到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感伤主义思潮随之出现。感伤主义文学注重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作家理查生和斯特恩深受当时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在其代表作中或树立伦理道德典范,或剖析传递伦理道德观,劝善读者,成就了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感伤主义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道德劝善
“文学”的概念具有显著的相对性和历史性特征,即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差别迥异的形态,因此很难给文学提出确切的定义。但从文学的起源角度看,文学被认为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1]。也就是说,文学在本质上是表达伦理道德的一种艺术形式。
一、感伤主义小说与文学伦理学批评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今,大量的文学作品伴随着不同时期的人文思潮而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形式多样的文学批评也随之问世,其中很多文学批评将形式价值、文化和社会政治视为文学批评的核心原则。然而,这一原则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很难具有普遍性。探其原因,可以归咎为文学批评中的伦理缺场这一共性事实。然而,文学作品的特征之一恰恰是将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虚拟化、典型化、集中化,这一特征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提供了必要且充分的可能和前提。文学伦理学批评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世纪时期的文学批评、文艺复兴至今的文学批评也均体现了鲜明的伦理道德批评的传统。文学伦理学批评将文学看作伦理道德的产物,解决了其他文学批评中伦理缺场的问题,并以剖析文学作品中处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种种伦理选择为主要方式,把给读者带来道德启示和教诲功能作为批评的重要目标,这一属性也无疑增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实意义。
感伤主义,起源于英国,作为文学思潮源于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由于其作品崇尚情感,排斥理性而得名。18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现实社会的矛盾日益加剧,人们对理性社会的怀疑和无奈只得通过文学等艺术作品来表达情感。因此,感伤主义小说应运而生,其根植于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以及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现状,“是时代文化的需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2]。
18世纪的英国社会,文学家、哲学家、教会、社会运动者们都积极参与了社会道德的重建活动,他们不断探索着社会伦理道德的本质问题。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认为所有的道德感都来源于人的经验,也就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体验,例如物质的满足;沙夫茨伯里提出了“道德感”,在伦理学方面认同自然法和理性主义。他的思想观点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处于稳定上升阶段的心理需求,他的观点对哈奇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哈奇森坚持道德行为的功利后果,即带有功利主义倾向的道德观,他认为衡量一个人行为是否有道德价值应关注动机而非结果[3]。与唯理主义伦理学相悖,休谟在18世纪中后期从唯心主义的哲学立场出发建立了情感伦理学新体系。这些哲人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和探索对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小说的诞生和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功利道德的劝善
理查生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是欧洲开启现代小说写作的第一人,也被称为感伤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帕梅拉》、《克拉丽莎》和《葛兰狄森爵士》成为当时感伤主义小说的典范。爱情、婚姻和家庭是理查生感伤主义小说的重要主题,《帕梅拉》一书的副标题——“美德有报”——可以看作是理查生小说体现其劝善世俗这一宗旨的核心思路。这一主题的形成与当时的宗教、伦理道德观以及理查生本人背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7世纪末的英国是一个伦理道德体系急需重建的社会。英国资产阶级兴起引发的权利争斗和宗教派别导致的信仰分歧虽然带来了一系列的战争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但却刺激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促进英国成为强大的帝国。然而,与之相左的另外一个事实却是英国社会道德体系的日益瓦解。长达半个世纪的清教革命伴随着光荣革命而结束,清教道德体系不复存在,对金钱财富的追求成为当时英国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社会道德日渐不堪。因此,建立一套新型资本主义伦理道德体系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任务之一。理查生在其多部小说的创作中均试图着力构建一套让世人追捧借鉴的道德范本。《帕梅拉》讲述了女主人公帕梅拉的贞洁保卫战,在这部作品中理查生将道德具体化为“守护贞洁”,从帕梅拉本人的贞洁观、帕梅拉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和要求以及帕梅拉的朋友等多个角度呈现了一个为了保卫自己的贞洁与外界各种复杂环境坚持斗争并最终取胜的道德典范人物。与之相反,理查生在另外一部作品《克拉丽莎》中塑造了一位由于失去贞洁而自愿选择道德审判和付出生命代价的反面人物形象,人物结局悲惨,亲情、爱情、友情和物质尽失所有,这也是理查生“美德有报”思想的反面体现。理查生在《查尔斯·葛兰狄森爵士》中塑造了一位由于慎守伦理道德,因而既赢得世人尊重爱戴,又收获心仪爱情的道德绅士形象,这一形象也是“美德有报”的完美诠释。几部作品当时均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亦正亦反的人物形象为世人展现了“美德有报”的伦理道德观,实现了劝善世俗的创作宗旨。事实上,前两部作品中的男主人公身上都体现了道德劝善的创作意图,《帕梅拉》的男主人公最终追崇了清教徒信仰,《克拉丽莎》中的男主人公最后也强烈地希望能痛改前非,弃恶从善。
理查生在其作品中所呈现的“美德有报”的伦理道德观深受其时代伦理道德学者的影响。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的奠基人,苏格兰哲学之父哈奇森曾讨论了道德和功利的关系,他所提出的“带有功利主义倾向的道德观”认为,衡量一个行为是否有道德价值关键是看其动机而非结果。此外,18世纪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伦理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遵从道德就是由于这样做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道德的约束力也正是源于人趋乐避苦的天性。这是显而易见的道德报偿论,是理查生“美德有报”的思想根源,也为帕梅拉、葛兰狄森爵士等人物形象能成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道德典范创造了前提和可能性,从而令当时的读者自愿接受他的道德劝善[4]。此外,理查生本人商人的身份和其对物质财富追求的态度,也让其更加不回避道德和功利的密切关系。
三、情感道德的劝善
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作家意识到情感与道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即情感对于道德教化的巨大作用,“操纵情感使其在美德事业中发挥作用”成为感伤主义作家创作的又一理性动机[5]。
劳伦斯·斯特恩是英国18世纪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项狄传》和《感伤旅行》是其代表作。斯特恩在这两部作品的写作中均以人物心理描写见长,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个个多愁善感,尤其体现在塑造约里克牧师在旅途中对所闻所见之情感记录的《感伤旅行》中,该作品成为了感伤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感伤主义一词也因此得名。从斯特恩的写作手法可以看出,他并不认为说教式的劝善能让读者从善,而激发读者内心美好的情感更易让人从善。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通常都是善感的、敏感多情的,这也正是感伤主义小说的显著特征之一。
18世纪,继沙夫茨伯里和哈奇森情感主义伦理观之后,休谟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非理性主义道德情感理论。他提出了“同情说”,认为“同情是道德区分的主要来源”,因为同情能够实现情感认同,以形成一致的道德原则[6]。在《感伤旅行》中,斯特恩塑造了充满同情心的拉弗勒一形象,拉弗勒驻足路遇死去的驴子,聆听主人哭诉,并施舍钱财;约里克牧师目睹拉弗勒听闻玛利亚母亲讲述后落泪的情景后,为拉弗勒的同情心自叹不如;约里克和将军朋友会因为剧场里遮挡矮个观众而拒不让位的德国男人而大动干戈。在《项狄传》中,军人身份的项狄叔叔和黑人女仆均对一只苍蝇生怜悯而放生,为彼此的同情心感动,并互生敬意。此外,斯特恩认为快乐也是一种充满力量的道德情感。在其作品中,快乐知足的意大利之旅途中,农夫家庭饭后的舞蹈所传递的快乐知足的家族精神让牧师约里克淡忘了这一家粗制食酒;拉弗勒的快乐精神让主人在磨难重重的旅途中受益匪浅;家族仕途遭遇没落,沦落出卖糕点的骑士,快乐宽容成为其受人称赞的道德品质,并最终得以回报。作者通过对作品中不同人物对待种种小事却异常敏感的态度的细致描写无不体现了其对同情心和快乐等情感意义和道德力量的推崇,作者对作品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和记录带有明显的教育目的,引发了读者的情感反应,整个创作体现了感伤主义小说情感道德劝善的写作特征。
四、结语
18世纪的英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近乎崩溃的伦理道德体系成为当时社会所面临的现实矛盾。在反应社会现状的文学创作领域,感伤主义思潮基于人们的困惑、迷茫而出现,而休谟、沙夫茨伯里和哈奇森等人建立的道德情感哲学和道德情感伦理体系为感伤主义作家提供了创作的思想源泉和依据。在此前提下,以理查生和斯特恩为代表的感伤主义小说家刻画了一个个情感丰富而又饱涵伦理道德意蕴的文学人物形象,向世人传递了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在当时的读者群体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劝善作用。
[1]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01):14.
[2]聂珍钊.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8.
[3]聂珍钊.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9-323.
[4]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76.
[5]JohnDwyer.EncyclopediaofLiteratureand Criticism[M].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3.
[6]大卫·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Persuasion of Goodness by Utilitarian Moral and Emotional Moral——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on the 18th Century Sentimental Novels in England
Song Zhi-yu,Shi Rui-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nzhong University,Jinzhong Shanxi 030619)
Sentimental trend developed in England in the 18th century,when economy developed quickly,and too much emphasis on material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building of social ethical moral system.Sentimental literature stresses the depiction of characters’inner feelings.The writers,Richardson and Sterne,greatly influenced by many philosophers and ethicists of that time,set up ethical moral models and dissected and transmitted ethical moral values in their works,promoting the readers to do good.Thus came the classics of modern novels.
sentimental novels;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persuasion of goodness by moral
I106.4
A
1673-2014(2016)04-0055-03
(责任编辑 郭佳)
2016—05—13
宋志宇(1980—)男,山西灵石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师锐敏(1980—)女,山西和顺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