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品种金优T16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2016-03-28车崇洪李育生陈正福甘坤俊李甫荣陆小燕吴兰英余启发贵州省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铜仁554304贵州省铜仁市种子管理站铜仁554300
车崇洪李育生陈正福甘坤俊李甫荣陆小燕吴兰英余启发(贵州省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铜仁 554304;贵州省铜仁市种子管理站,铜仁 554300)
杂交水稻品种金优T16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车崇洪1李育生1陈正福2甘坤俊2李甫荣1陆小燕1吴兰英1余启发1
(1贵州省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铜仁 554304;2贵州省铜仁市种子管理站,铜仁 554300)
金优T16是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TR16配组的高产杂交水稻品种,2010年通过贵州省审定(黔审稻2010005),在2010年全国审定的241个籼型三系杂交稻中,产量排名第7位,具有超级稻的潜力。本文结合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产杂交水稻中优T16、金优T16中试及示范和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金优T16的示范推广的实施,对金优T16的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是一个迟熟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叶色淡绿,茎秆坚韧,穗形较紧密。2008年、2009年贵州省2年区试平均株高111cm,生长旺盛,分蘖较强,有效穗数多,每667m2平均有效穗数16.6万,穗长25.1cm,平均实粒数138.2粒,平均结实率80.9%,谷粒长粒型,稃尖紫色无芒,子粒饱满,平均千粒重29.2g,全生育期平均156.4d,比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对照II优838早熟0.7d。
1.2 抗性及米质品质 2008年稻瘟病田间自然鉴定和接种鉴定总评为“感病”;2009年田间自然鉴定和接种鉴定总评为“感病”。耐冷性鉴定结果:2008年表现为较弱,2009年表现为较强。2009年贵州省待审品种食味品质鉴定结果评分72.0分(优于对照60分),米质主要指标好于对照II优838。2010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出糙率82.4%,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8.4%,垩白粒率67%,垩白度5.4%,直链淀粉含量26.5%,胶稠度72mm,粒型长宽比3.0,碱消值6.0级,透明度1级。
1.3 产量表现 2008年贵州省区试每667m2平均产621.00kg,比Ⅱ优838(CK)增产4.41%;2009年续试平均产653.54kg,比Ⅱ优838(CK)增产11.36%;2年区试平均产637.27kg,比对照II优838增产7.86%,累计15个点次,12点增产3点减产,增幅在5%以上的试点有11个。
2 超高产栽培指标
金优T16较好地综合了产量、米质、抗性三要素。特别是增产潜力大,金优T16作为贵州省水稻高产科技工程和贵州省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品种,2010年经省级验收最高每667m2产量达到898.74kg,创造了铜仁水稻单产记录,在成果转化中得到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产杂交水稻中优T16、金优T16中试及示范和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金优T16的支持,实施中多次验收每667m2突破850kg的超高产,并从中总结出850kg的超高产栽培技术。
2.1 超高产结构指标 金优T16作为2010年贵州省水稻高产科技工程和贵州省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品种,经贵州省粮食高产创建办公室组织实测验收,在铜仁市滑石乡豹子云村每667m2产量分别达到898.74kg、893.86kg。产量结构及结果:(1)示范面积667m2,旱育秧,大田密度1.1533万穴,有效穗数14.59万穗,平均穗粒数224.88粒,实粒数205.04粒,结实率91.18%,千粒重30g,理论产量897.46kg。实测面积80.89m2,出田谷126.5kg,经水分测定折干率86.2%,每667m2折合898.74kg。(2)示范面积1000m2,旱育秧,每667m2大田密度1.4815万穴,有效穗数15.6万穗,平均穗粒数218粒,实粒数190.2粒,结实率87.28%,千粒重30g,理论产量890.13kg。实测面积71.131m2,出田谷114.9kg,经水分测定折干率83%,每667m2折合893.86kg。
2013年实施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产杂交水稻中优T16、金优T16中试及示范项目,在核心高产示范区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经贵州省科技厅组织验收,金优T16每667m2产量分别达到856.99kg、858.41kg。产量结构及结果:(1)示范面积1200m2,旱育秧,每667m2大田密度1.0391万穴,有效穗数15.17万穗,平均穗粒数220.23粒,实粒数198.54粒,结实率90.15%,千粒重29g,理论产量873.44kg。实测面积75.34m2,出田谷116.7kg,经水分测定折干率83%,每667m2折合856.99kg。(2)示范面积1000m2,旱育秧,每667m2大田密度1.2714万穴,有效穗数17.037万穗,平均穗粒数209.14粒,实粒数180.1粒,结实率86.1%,千粒重29g,理论产量889.83kg。实测面积79.89m2,出田谷121.02kg,经水分测定折干率85%,每667m2折合858.41kg。
从以上4块田验收每667m2产量超过850kg的产量构成来看,金优T16要达到850kg以上的超高产,栽培密度最好在1.2万~1.5万丛之间,有效穗数15万左右,穗实粒数190以上,结实率86%以上,千粒重30g以上。
2.2 不同生育期叶龄与茎蘖指标 不同生育期叶龄指标:移栽期叶龄4.5~5.5叶,有效分蘖终止期叶龄10.5叶,抽穗期16叶。茎蘖数指标:每667m2基本苗4万,最高苗22万~24万,有效穗数15万~16万。最关键的是要通过健身栽培和肥水调控减少无效分蘖,使有效分蘖率从平时的50%左右提高到70%左右,通过控制群体前、中期发展的适宜数量,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途径,前期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茎蘖成穗率为重点,中后期以全面提高群体质量、增强结实群体光合生产率为目的,构建抽穗—成熟期的高光效群体,从而达到节本增产。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技术关键管控环节 5叶期插秧(发根力强、有利分蘖),移栽前3~5d施送嫁肥(带肥壮秧、有利早生快发),窝距5寸插秧(确保基本苗),移栽后5d施分蘖肥(增强表层根系活力,返青快、分蘖早),50%的氮肥作穗肥,N、K前肥后移(提高肥料利用率)。
3.2 培育适龄壮秧 清明节前后播种,播种前晒种、强氯精浸种、稀播匀播,科学肥水管理,培育多蘖壮秧。湿润育秧或旱育秧。秧苗苗床要肥沃而平整,施足底肥,培育壮秧的关键是稀播匀播。2叶1心时施肥(断奶肥),防治稻秆蝇2~3次,并及时拔除杂草。秧苗应轻施追肥(清粪水)为宜,在移栽到大田前3~5d施送嫁肥尿素10g/m2,兑水轻施。
3.3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叶龄4~6期移栽最适宜,5叶最佳。移栽前3~5d施送嫁肥,让其成为老健秧,起苗要不伤苗,拉绳打点定距宽窄行栽插,规格(33+ 20)cm×17cm,每667m2栽1.2万~1.5万窝,每窝栽2粒谷秧,栽插基本苗达到4万~5万。浅水浅插,不栽隔夜秧和浑水秧。
3.4 平衡施肥 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氮素前肥后移作穗肥,N、P、K平衡施用,看苗看田施肥,达到施肥前促、中控、后补的效果。整好大田施足底肥,每667m2施优质厩肥1000kg、尿素5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5kg,进行2~3次翻犁耙平,做到精细整地。移栽后5d内每667m2施尿素5kg作分蘖肥;分蘖盛期(9叶期)施氯化钾20kg;倒5叶期施尿素5kg,确保幼穗分化时氮素的需要;倒3叶期施尿素3kg作保花肥;始穗期施尿素1~2kg作粒肥。齐穗后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0.5kg兑水喷施叶面肥作粒肥。
3.5 科学管水 浅水插秧,插秧后保持水层为2~3cm,返青期保持浅水层,分蘖期湿润灌溉,苗数达到穗数的80%~85%时即总苗数达到17万左右时及时晒田5~7d,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晒田直至泥面开小裂口、微陷脚时灌水,灌浆成熟期间间歇灌溉、干湿交替。散子后要求保持湿润,提高根系活力,有利提高结实率。
3.6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在抓好健身栽培的基础上病虫防治应以防为主,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重点抓好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用三环唑、世苗或井冈霉素、扑虱灵、锐劲特、吡虫啉等药剂根据病虫发生的种类和时间综合用药。特别注意在水稻破口前7d预防稻瘟病和稻曲病。
3.7 及时收割 稻谷成熟达到90%时及时收割,以防止倒伏和收割时落粒。
收稿日期:(2015-12-13)
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2GB2F200412);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专项(黔科合人字201306);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黔科合成字[2013]5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