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玉米品种禾源15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2016-03-28盖颜欣季志强邙光伟赵艳丽王舜彩李福忠王养龙张桂民王艳芝张泽印段小贺
盖颜欣 季志强 邙光伟 赵艳丽 王舜彩 李福忠 王养龙张桂民 王艳芝 张泽印 段小贺
早熟玉米品种禾源15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盖颜欣1季志强1邙光伟1赵艳丽2王舜彩2李福忠3王养龙4张桂民4王艳芝1张泽印5段小贺1
(1河北省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德067000;2隆化县农牧局,068150;3丰宁满族自治县鱼儿山镇农牧技术推广区域站,068359;4承德新禾源种业有限公司,068450;5围场县科技局,068450)
禾源15号是承德新禾源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晚熟、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亲本组合为H05×H06,具有极早熟,结实性好,保绿性好,适应性较广,丰产性、稳产性以及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特点,表现出该品种在当地种植的优势。2013年4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3028。推广玉米宽窄行起垄配套集成技术,缩株增密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技术。将播种、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的各项技术进行合成,集成各技术为一体的高效机械化播种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播种效率,使播种环节更加集约、科学、合理。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该品种在河北省早熟区种植,生育期116~118d,适合于有效积温在2380℃以上地区种植。株型半紧凑,叶鞘浅紫色,叶缘绿色;株高270~300cm,穗位高85~100cm;叶色浓绿,叶片较宽,叶缘波曲小,穗上叶片6~7片,叶数19~20片;雄穗分枝7~15个,主侧枝明显,护颖绿色,花药绿色;雌穗花丝绿色,穗柄长度15~20cm,苞叶长度适中;穗长20~22cm,穗粗5.3~5.5cm,秃尖长0.4cm,穗行数14~18行;穗型锥型,轴红色;子粒硬粒型、黄色,千粒重343g;出子率87%。
1.2 抗性 2011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接种鉴定结果:高抗茎腐病,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
1.3 品质 2012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粗蛋白9.09%,粗脂肪4.54%,粗淀粉71.46%,赖氨酸0.31%。
2 产量表现
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每hm²平均产9609kg,比对照龙单13增产8.3%,居本组第4位,5个试点全部增产;2011年续试,平均产9861kg,比对照龙单13增产8.8%,居本组第7位,5个试点全部增产。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每hm²平均产10225.5kg,比对照龙单13增产12.2%,居本组第2位,5个点全部增产。
2013年品种展示,每hm²密度为75000株,产量为9024kg,比对照龙单13增产17.5%。2014年在下伙房乡下伙房村进行精量播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和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等复合播种技术825hm²,每hm²产量为9450kg,比对照龙单13增产5.3%。2015年在隆化县西阿超乡聚通种养植合作社种值高产示范田12000hm²,利用玉米宽窄行起垄栽培技术和缩株增密栽培技术,每hm²平均产10489.5kg,比对照龙单13增产10.4%。
3 配套栽培技术
3.1 玉米宽窄行起垄栽培技术 该项技术集除草、免耕、节水抗旱、保肥保墒于一体,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节本增效型新技术。符合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向和要求,是继玉米免耕技术、地膜覆盖技术、立体栽培技术之后,又一突破性的玉米生产增产增效技术,按140cm分畦起垄。畦面宽60cm,玉米行距40cm,畦沟60cm,大行宽100cm。株距通过密度调节,一般21~25cm。播种时2行的玉米呈S型播种,垅边可以套种大豆、红薯植物等。玉米宽窄行起垄栽培有以下3大优点。
(1)增加土层厚度,促进根系发展,提高抗倒和抗旱能力。玉米根系发达,而旱地耕作层一般在15~20cm,土层较薄。通过起垄栽培,可增厚土层10~15cm,有利于根系发展,同时由于窄行只有40cm,玉米单株之间的根系相互交错形成一个庞大的根系群,大大提高其抗倒能力;同时由于土层加厚,土壤储水能力增加。
(2)增密增产。一般等行距平栽,密度增加,增大个体和群体矛盾,群体通风透光性能差,导致减产,采用宽窄行起垄并适当扩大行距,缩减株距,增加密度4500~7500株/hm²,由于采用大宽行,增加通风透光,较好地解决了群体和个体的矛盾,协调发展,在不减少单穗重的前提下,靠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而增加产量。一般增产10%~15%。
(3)适宜立体间套,易于田间农事操作。由于采用大宽行种植在不影响玉米生长的同时,在沟边间套矮秆作物如大豆、红薯等,试验证明,每hm²可多收大豆60~80kg或马铃薯1200~1500kg,同时易于田间农事操作如追肥、除草、喷药和间套播种、收获等。
3.2 缩株增密栽培技术 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玉米要实现持续超高产,培肥地力是基础。每667m2底施3~5m3厩肥、粪肥等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生产条件、培肥地力、提高土地质量。
增加密度建构高产群体 要实现每hm²产量超过10500kg的高产水平,必须适宜密植,将密度提高到75000株以上,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水平确定适宜的留苗密度。禾源15号每hm²留苗79500株以上,实收不低于72000株。
化学调控缩株壮秆抗倒伏 生产与试验结果表明,一般玉米品种,每hm²密度超过67500株时易发生田间倒伏现象。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在玉米拔节期每667m2叶面喷施金得乐450mL兑水225kg或用壮丰灵25mL兑水850mL施于玉米顶部叶片,可以达到降低株高30~50cm,降低穗位高20~30cm,缩小玉米营养体、秆细秆坚、抗倒伏,且不改变玉米穗部性状、建构高产群体的目的。
精量施肥高产高效 玉米在一生中吸收的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大致来说,每生产100kg玉米子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4.0kg、磷1.1~1.4kg、钾3.2~5.5kg,其比例为1∶0.4∶1.3。每生产100kg春玉米,每hm²需施氮肥(尿素)750kg、磷肥(过磷酸钙)750kg、钾肥(硫酸钾)375kg,对于缺锌地块应加施硫酸锌15kg。在肥料运筹上,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苗肥在玉米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30%左右加全部磷、钾、锌肥,沿幼苗一侧开沟深施(15~20cm),以促根壮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11~12片叶展开)追施总氮量的50%左右,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子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15%~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粒重。
3.3 全程机械化技术 (1)复合播种技术:将精量播种技术、精准施肥技术和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组合在一起,在播种时一次复合使用,单粒精量播种,配方定量使用缓释肥,喷施除草剂,机械化一次性农机作业,一次完成任务以上3项技术,省工高效,出苗率高,出苗整齐,便于大规模农田作业和推广。
(2)机械化收获技术:玉米的秸秆田间收获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收获,本项目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进行,大大提高劳动效率,节省生产成本,适合土地流转后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2016-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