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海绵城市的绿色要义

2016-03-28鲁长安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雨洪海绵雨水

鲁长安,占 令

(1.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武汉 430022;2.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武汉 430079)



试论海绵城市的绿色要义

鲁长安1*,占令2

(1.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武汉430022;2.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武汉430079)

建设“海绵城市”是中国智慧与国际雨水管理先进理念融合后的话语创新。建设海绵城市,需要以绿色发展等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特别是要厘清绿色发展理念下海绵城市的内涵与实质。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是人水和谐共生,主要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实质是建设生态弹性城市。

海绵城市;人水和谐;低影响开发;生态弹性城市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1]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针对我国“城市病”中城市内涝、雨洪管理和面源污染等“水问题”,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智慧与国际雨水管理先进理念融合后的话语创新。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指南》,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3这一定义为我国学术界广泛采用。“在亚洲地区经常被使用的‘海绵城市’一词为此种雨水和径流的管理赋予了清楚的意象”。[3]5海绵城市的目的是实现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其特点是,在城市化中既保持原有的水生态,又对周边水生态环境造成低影响,还能使地表径流量保持不变。建设海绵城市,迫切需要从基本理念、主要技术和实质等重要维度,准确厘清绿色发展视域下海绵城市的科学要义,这将对推进我国海绵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绿色理念: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是人水和谐共生

从人与水的关系发展的历程来看,将先后经历四个时期:人敬畏水、被动地适应水——人开发水、有意识地改造水——人掠夺水、过度地索取水——人水和谐共生、科学开发综合治理水。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水都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滋润出新的治水理念。“海绵城市”作为创新出的中国话语,可谓“绵里藏智”,它传承了以人为本、上善若水、天人合一的城市水哲学,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凝炼创新出当代海绵哲学。“绿色化推动人类加快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4]9在绿色发展视域下,海绵城市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城市中人与水的水生态关系问题,而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是人水和谐共生。

人水和谐共生是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这是因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城市水哲学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治水理念中的以人为本和上善若水,最终统一于“天人合一”这一理论旨归。“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初由庄子阐述,经由汉代董仲舒阐发为“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逐步建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主体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其本义是天人一致或天人相通,今天被引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海绵城市建设而言,人正是在城市治水的社会实践中正视自身的力量,并实现人的真正本质,感悟“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中国城市水哲学的理论旨归是人水和谐共生,这也是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继承并发展了华夏先哲形成的“以水为本、以水为师、人水合一、和谐共生”的水智慧,是实现人水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中的价值追求。“现代城市人水和谐既要使水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又要使社会的各个组成元素促进水生态的进步。”[5]1现代城市人水和谐共生的理念主要包括资源化、生态化、社会化、系统化等基本内涵。

人水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海绵哲学中,这是中国城市水哲学的创新理论成果。我国学术界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城市水哲学,在吸收借鉴以低影响开发、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进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并阐发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及其理念,逐步建构关于“海绵城市”的中国话语。俞孔坚认为,“海绵城市”不应依赖于治水途径中的“工程性措施”层面,还应升华到哲学层面。海绵哲学的基本要义在于“完全的生态系统价值观,而非功利主义的、片面的价值观”,“就地解决水问题,而非将其转嫁给异地”,“分散式的民间工程,而非集中式的集权工程”,“慢下来而非快起来,滞蓄而非排泄”,“弹性应对,而非刚性对抗”。总之,“海绵的哲学强调将有化为无,将大化为小,将排他化为包容,将集中化为分散,将快化为慢,将刚硬化为柔和”。他认为:“诚如老子所言:‘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海绵’哲学的精髓。”[6]2唯有传承以人为本、上善若水、天人合一的城市水哲学,贯彻人水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并在社会实践探索中不断凝炼创新当代海绵哲学,建构传播关于海绵城市的中国话语体系,才可能实现对简单粗暴的工程思维的反叛,才可能摒弃“破坏性建设”海绵城市,切实维护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水生态安全。

二、绿色技术:海绵城市的主要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当前,“城市水生态系统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城市成为水问题最集中、水管理最复杂的区域”[7]2。建设海绵城市主要是针对“城市病”中城市内涝、雨洪管理和面源污染等“水问题”而提出的,具体而言,“海绵城市的打造是以‘雨洪是资源’为目标,以控制面源污染,保障水质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治理的理念”。[8]因此,加强雨洪资源管理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目标。当前,城市雨洪资源管理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美国针对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而提出了最佳雨洪管理措施(BMPs),其核心是通过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结合,在雨洪资源流经路径的各阶段,采用各种生态措施对雨洪资源进行有效控制。2)英国为解决传统排水体制产生的水问题建立了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它将长期的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到排水体制及排水系统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维持良性水循环的高度对城市排水系统和区域系统进行可持续设计与优化,通过综合措施来改善城市整体水循环。3)澳大利亚为减少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而提出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系统,它的目标是结合可持续雨水管理的要求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使城市的水循环更接近自然的状态。4)基于动态网上防汛电子地图而建立的防汛风险决策支持系统。[9]这些城市雨洪资源管理技术体系都值得我国在建设海绵城市时参考借鉴并融合创新。当然,最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是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低影响开发理论是在美国的雨洪管理实践中,在最佳雨洪管理措施(BMPs)的基础上创新而来的。所谓低影响开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就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2]74。由此可见,低影响开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分散而又小规模源头的控制来实现对暴雨径流和污染物的控制。在我国,低影响开发已经被拓展使用,就是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2]5。为了真正实现“低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必须遵从四个尊重,即尊重水、尊重表土、尊重地形、尊重植被,其核心是尊重自然”。[8]351)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尊重水,这就要求不能把河流作为藏污纳垢之处,不能破坏水岸边的草沟草坡,防止面源污染,保护水生态系统;2)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尊重表土,充分发挥表土渗透、储存和净化降水的功能;3)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尊重地形,依形而建,应势而为,尽量维持土地的容貌、气候及水循环,使人类融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4)海绵城市建设必须尊重植被,保护土地原生的自然植被,保证城市的绿地率,丰富植被的多样性,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要以统筹建设为基本原则。“海绵城市建设应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元素。”[2]4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技术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这是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是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2]1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我们不仅要吸收借鉴国外城市雨洪资源管理技术体系的有益理念和方法,还要汲取古代治水之道,在建设海绵城市中融入中国理念,继承创新中国经验中的城市治水方法论。我们不仅要着力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还要将它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统筹建设。建设海绵城市,要以低影响开发理论为指南,紧密结合城市水生态保护、雨洪资源利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确定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规划控制目标、实施策略、原则和方案,并将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有机融入到城市水系、排水防涝、绿地系统和道路交通等工作中去。“城市雨水利用向多目标和综合性技术发展。”[10]9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根据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通过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各类单向设施,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

三、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的实质是生态弹性城市

美国学者Holling最先提出了“弹性”的概念,指的是:“系统所拥有的应对外来冲击并在危机出现时仍能维持其主要的结构和功能运转的能力。”[11]后来,学术界将弹性理论与城市学相融合,提出了“弹性城市”的概念。弹性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将其定义为:“城市或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扰,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12]弹性城市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弹性、工程弹性、技术弹性、组织弹性、制度弹性、文化弹性、社会弹性、生态弹性等。在此基础上,学术界又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弹性城市”的概念,就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应对不确定性、非线性的外来生态风险所带来的冲击,还能够较快恢复到原有状态并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致力于可持续再生与生态城市的景观营造,能够实现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气候变化和城市化是生态弹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城市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生态弹性城市建设的主要焦点。

海绵城市与生态弹性城市在绿色发展理念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生态弹性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态城市开发过程的始终。“在一个弹性城市中,城市开发和再开发的每一步都必须做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市可以降低自己的生态足迹,同时还要提高生活质量,这样城市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整个区域,甚至是全球的生态系统中。”[13]这就要求生态弹性城市建设不仅要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还要注重低影响开发,包括城市开发中雨洪管理的资源化和低影响化。另一方面,海绵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也贯穿于城市生态弹性建设的始终。城市生态弹性建设,就是根据绿色发展理念,把城市建设成为巨大的富有弹性的“海绵”,遇到降水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并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则能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流动更加自然、富有弹性。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改变传统城市“快速排水”和“集中处理”的规划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城市水的循环利用,保护并增加河湖、湿地、沟渠等城市弹性的“海绵体”。因此,海绵城市的实质是生态弹性城市。我们要善于总结提炼出西方生态弹性城市建设中的治水智慧作为参考借鉴,做好当前设计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开拓生态城市人水和谐的新道路。

四、结语

“美丽城市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14]设计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关键是要明确协同创新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发展的系统架构。这就要求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和水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夯实海绵城市建设的七大层次:1)明确目标层:实现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中人水和谐共生。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和理想旨归。2)完善理念层: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此作为基本准则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3)建立根本保障层:确立协同创新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发展的制度架构和规划体系。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4)打造结构层:建立协同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和海绵城市建设的互动机制。这就是“新五化协同推进”战略下海绵城市建设的互动机制问题。5)探索路径层:建立“新五化协同推进”战略下海绵城市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6)建构体制机制层:建立“新五化协同推进”战略下海绵城市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7)界定评估层:完善协同创新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估体系与反馈机制。总之,我们要参考借鉴西方生态弹性城市建设中的治水智慧,在“新五化协同推进”的整体性视阈下,通过理念先行、制度护航、教育绿色化、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等基本路径,“除干旱地区外,城镇新区建设均实行雨污分流,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15]建设富有“弹性”的、“会呼吸”的海绵城市,进而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开拓生态城市人水和谐共生的新道路。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74,5,4,1.

[3] 巴尔波.海绵城市[M].夏国祥,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

[4] 朱洪祥,雷刚、吴先华,等.绿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9.

[5] 董增川,胡文杰,梁忠民,等.城市人工水体综合效应与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

[6] 俞孔坚.“海绵”的哲学[J].景观设计学,2015(2):1.

[7] 张丽,田富强.城市人工水体综合效应与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

[8] 伍业钢.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技术、案例[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前言,35.

[9] 郭文献,刘武艺,王鸿翔,等.城市雨洪资源生态学管理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54-69.

[10] 张泽中,王海潮、刘广柱,等.城市雨洪调控利用与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9.

[11] 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73(4): 123.

[12] RESILIENCE A.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prospectus[DB/OL].(2007-02-01) [2016-01-25].http://www.resalliance.org/index.php/urban_resilience.

[13] 彼得·纽曼,蒂莫西·比特利,希瑟·博耶.弹性城市:应对石油紧缺与气候变化[M].王量量,韩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7.

[14] 魏龙.美丽城市建设的新探索:《美丽城市》评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2):封2.

[15] 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7.

On the Green Connotation of a Sponge City

LUChangan1*,ZHANLing2

(1.The CPC’ Party School of Hubei Province,Wuhan 430022,China;2.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Construction of a sponge city is the discourse innovation after Chinese wisdom being mixed with advanced international rainwater management idea.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sponge city, first of all, we should clarif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sponge c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development: the basic idea of sponge city is man and water harmonious coexistence. The main technology of sponge city is low impact development of rain water system. The essence of sponge city is ecological resilient city.

sponge city;man and water live in harmony;low impact development;ecological resilient city

10.13542/j.cnki.51-1747/tn.2016.03.008

2016-01-25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文明视野下的节约观研究”(13CKS020);四川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成都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化协同推进的路径研究”(SC15C04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生态社会主义的问题逻辑及其中国意义研究”(JBK1509098)

鲁长安(1982— ),男(汉族),湖北宜昌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社会主义,通信作者邮箱:821441380@qq.com。

F294.1;X321

A

2095-5383(2016)03-0037-04

占令(1988— ),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猜你喜欢

雨洪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海绵是植物吗?
重庆跳石河雨洪关系和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分析
雨水
规范流域调度充分发挥雨洪资源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