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
2016-03-28李玉华
李玉华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商贸管理系,湖南 怀化 418000)
武陵山片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
李玉华*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系,湖南怀化418000)
21世纪是一个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时代,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是一种世界性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旅游资源之一,对武陵山片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既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趋势,也可为区域旅游扶贫战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旅游是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产业,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都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旅游产业中的积极作用,开始研究游客文化消费需求,并依托各自特有的文化资源开发出经典的旅游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国民族众多,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对境外游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大力发掘我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我国经济落后的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产业集群化发展现状极不相称,如何解决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提炼和提升民族文化,构建创意产品集群共生发展模式,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是当前学界和业界都非常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内涵界定
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认为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回归大自然”,强调旅游对象是原生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系统。发展生态旅游就是要保持一个地区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不被破坏,要尊重并维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努力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旅游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尚无统一权威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通过深入了解旅游地文化和历史,在欣赏文化景观中不断拓展学习,让游客获得文化教育和熏陶。一些学者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在开发利用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资源时,旅游活动各个方面均需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可持续发展。两种观点侧重点不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解有差异。前者重点强调出游的目的是感受和学习文化,后者则突出旅游活动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本文将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为:文化生态旅游是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以保护旅游地文化原真性为基础,以游客获得高层次文化体验为基点,强调旅游活动与旅游地、居民与游客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文化与生态效益的共生发展。
二、 武陵山片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
武陵山片区跨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四省市,是中国内陆最大的贫困连片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中,它处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交汇地带,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一)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生态扶贫
旅游业涉及面广、联动性强。旅游消费除直接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行业外,还与金融、邮电通讯、特色农业、房地产、影视等行业密不可分。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流入,可以提供岗位众多、层次不一的就业机会,达到旅游产业扶贫与改善收入分配的良好效果。因此,发展旅游业可以全面快速拉动旅游地经济增长,可以有效推进区域与民族间的协调发展,为片区全面发展与繁荣提供支持和保障;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片区整体脱贫致富。
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挖掘旅游地文化内涵,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法宝。也就是说,旅游文化品质越高、特色越鲜明,旅游经济就越发达。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众多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中国丹霞地貌崀山风景区、佛教圣地梵净山、“万里长江第一街”的“云梯街”、最美江南小镇——湘西凤凰城都汇聚于此。片区境内共32个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区域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60 余项。武陵山区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土苗文化传承地,同时还是红色文化聚集地。因此,无论是从资源优势还是从产业基础来看,武陵山片区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
(二)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文化是民族之魂,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关乎民族自身的存在价值,也是保证文化魅力持久的重要手段,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以及社会经济进步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底蕴厚重,但因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某些民族传统文化正慢慢被遗忘、某些文化因素正逐渐流失。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有效保护本地区独特人文资源的原生态。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越突出,本地区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就越大,也就越能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文化旅游业是特殊产业,只重视经济收益,不重视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商业化痕迹的加重而慢慢失真甚至消逝。随着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旅游发展的需求,当地人不断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原本被遗忘的传统习俗或部分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中重新绽放光彩。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既要修葺抢救文物古迹,整理濒临消失的文化资料,又要保护好民间文化传承人。发展文化旅游业为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创造巨大的生存空间,民族工艺品、服饰、歌舞不断被开发出来,当民俗演艺和民俗旅游产品被客人高度认可并能换取丰厚报酬时,当地居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就会增高,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增强,民族精神培育的社会环境也就愈加完善。
三、武陵山片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
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众多,文化特色鲜明,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绝对比较优势,但其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基于本土特殊的自然和文化环境条件,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要正视现实,为缓解巨大的生态和环境压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从宏观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和规划,将改善生态环境和缓解贫困进行统筹考虑,以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因此,着力开发文化生态旅游,是武陵山片区实现精准扶贫的主要途径,也是传承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一)寻“文化空间”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之道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为基础的旅游开发模式,首先要对文化遗产进行原状保护或生态保护,其次还要对这种特殊文化存在的空间进行大力保护。良好的社区文化的存在环境,可以使当地礼仪、习俗等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自然传承和发扬。文化空间若被挤压或破坏,则民族传统文化就失去了自然生存的空间,本土文化就会被边缘化。如果外来文化入侵强势,则本土文化就会迅速被异化,甚至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慢慢消逝。民族文化失去原真性,其旅游吸引力就大打折扣,规模性的开发利用就无从谈起。文化保护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纯粹性,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焕发新的光彩。民族文化旅游重要特点之一是旅客参与性强,游客素质层次不一,体验的过程享受和结果也不尽相同。正确引导旅客自觉遵循相应的道德规范,充分认知民族文化内涵,尊重民族文化传统,是维护民族文化空间完整和纯粹的重要手段。
以通道地区的侗族文化旅游为例,通道位于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处,素有“南楚极边,百越襟喉”之称。境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人文景观典雅,是目前中国侗族特色保存最为完好的自治县,也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全国芦笙艺术之乡。
通道因其地处偏远山区,历史上与外界交流甚少,生活状况比较封闭,反而成就了其文化空间的纯粹性。该地区侗族文化保存完好,境内拥有大量极具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以鼓楼、凉亭、花桥最为出色。织绣以侗锦、侗帕最负盛名;歌舞,以琵琶、侗戏、侗歌、芦笙最受人们喜爱。 走进通道,旅游者感受的就是原生态的自然与文化之美,每一个侗寨都古朴幽雅,每一座风雨桥与鼓楼都仿佛镌刻着这个民族的沧桑与淳朴,每一首侗歌都折射出这个民族追求自由与爱情的执着,风光之美、建筑之奇、民风之纯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盛宴。
通道侗族自治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其文化旅游还未形成良好的规模经济,文化生态旅游才处于起步阶段。侗族文化旅游保护与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财力、人力做支撑,只有政府、居民、旅游企业通力合作,才能达到和谐发展状态。一方面,必须坚持本地区文化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又必须切合市场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只有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开放找到平衡点,才能发挥民族文化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的生态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走农业与文化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之路
发展生态农业重在引导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改善结合在一起,引导农民瞄准市场,推广优质产品及种植方法,发展片区特色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仅可以调动农民投入农业建设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改善,能进一步提高旅游吸引力。高品质的生态农业产品、富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农耕文化也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游玩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生态旅游与农业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能有效解决文化生态环境、农业生态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促进区域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武陵山片区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武陵山片区地处北纬30° 地质生物带,得天独厚的生境条件形成了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境内生长植物达4 000多种,国家一二级珍稀动植物85种,被誉为“物种基因库”“地道药材基地”。片区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农林资源丰富,境内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农业生态旅游是通过展示农业生产过程、农村生活面貌、农民劳作场景,让游客参与劳动体验来认知自然环境和当地社会文化,从而实现农业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
以茶乡生态旅游为例,茶乡有成片的茶园,风貌独特,山清水秀,茶文化历史悠久,有当地特色茶叶,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叶生产方式及茶风茶俗。游客可赏景,可摘茶,可制茶,可品茶,可购茶,可吃农家餐,可住农家屋。让游客在回归田园亲近自然过程中,认知茶的性能,知晓茶与健康的相关知识,感知中国茶艺茶道精深的文化内涵。保靖黄金茶素有“一两黄金一两茶”美称,茶文化悠远绵长,黄金村拥有7个保存较好古茶园,具备良好的茶乡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在走茶叶专业化道路上,应强调“黄金茶发源地”这一独特资源,提炼和凸显其产品优秀品质,使其在价格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设计茶乡生态旅游产品时,同样要打“黄金茶发源地”牌,主推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游,将茶叶产业链由种茶、卖茶向品茶、论茶,以茶养生等下游环节以及茶叶品种开发等上游环节拓展,真正形成完整的茶叶链,实现农业、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黄金茶的品质及文化内涵,提升茶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抓文化亮点凸显民族特色创旅游品牌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武陵山片区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演艺产品成为旅游地民俗文化与演艺产品合理结合的新型产品类型。民俗演艺产品是一方面可促进旅游地民俗文化资源有机利用和转化,另一方面也是快捷便利宣传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以张家界为例,目前张家界的民俗演艺项目主要有:1)剧院演出:这是湘西最早推出的民俗演艺产品,一般在晚上展开,主要服务对象为旅游团队,表演内容多通过展示地方民俗特色文化和绝技为主,如:张家界的《魅力湘西》《梦幻张家界》等等。其中《魅力湘西》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将民族音乐和舞蹈与完美结合,既保留了湘西原生态民俗文化,又满足了游客多多层次的文化审美需求,成功打造了民俗文化旅游品牌。2)景区演艺:这类演出多集中在景点、主题公园内,属于小型演艺项目,多以间隔性为旅客进行表演为主,例如:土家风情园每日下午4点上演茅古斯舞蹈、摆手舞等;老院子每晚8点左右举办民俗晚会。3)实景演出:是以自然实景为依托,综合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演出形式,代表作品有:宝峰湖景区推出的《梯玛神歌》和天门山森林公园演绎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新刘海砍樵》通过天门山无与伦比的奇山美景,借助顶级的音响、灯光、数码影像等设备,并采用独特的设计手段把舞蹈、魔术、歌曲、杂技融为一体,成就了演艺项目品牌。
湘西凤凰的旅游演艺项目,经历了由小、散、乱到高、大、上的发展历程。民俗演艺曾经遍地开花,同质性竞争恶劣,社会反响大。后来政府进行资源整合,对民俗村寨、民俗演艺进行规范化管理,结合凤凰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近两年相继完成了大型实景演出项目《烟雨凤凰》和《边城》。尤其是2015年推出的《边城》,无论是舞台效果的设计,还是文化内涵的演绎,都将文化的魅力绽放推到了极致。它不仅展示了湘西民俗之美之奇,更是还原了一个活着的《边城》。用叶文智先生的话来讲,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艺术价值,《边城》都能坐上中国旅游演艺的头把交椅。事实证明,只有抓住文化亮点显民族特色方能创建文化旅游品牌。
四、结语
总之,旅游产业作为关联性强、就业容量大、见效快且环保的朝阳产业,其多维减贫效应十分显著,是武陵山片区要实施精准扶贫的龙头产业。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丰富但又有较高的同质性,片区内各地市要避免同质竞争,要妥善处理地区间资源的整合与功能定位,努力实现合作与共赢。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要以特色来吸引世人眼球,以周密的规划和精耕细作来形成和强化竞争力,进而带动区域发展。
[1] 邵佳,冷志明.武陵山片区的生态贫困与生态扶贫[M]//游俊,冷志明,丁建军.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武陵山片区多维减贫与自我发展能力构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70-172.
[2] 丁林,杜莉莉.滇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生态开发现状及对策[J].旅游研究,2014,6(3):38-43.
[3] 江腾.少数民族档案在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作用:以铜仁市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4(1):114-115,120.
[4] 王恒松,李炳昌.贵州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47-3152.
[5] 宋安宁,武友德,曹洪华,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6):732-734,762.
[6] 成凤明.发人深省值得追问:《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带构建研究》评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2):169-170.
[7] 桂榕,吕宛青.符号表征与主客同位景观: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一种后现代性:以“彝人古镇”为例[J].旅游科学,2013,27(3):37-49.
[8] 梁爱文.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路径思考:基于云南德宏自治州的研究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28-33.
Analysis of the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Culture Eco-tourism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LIYuhua*
(Commercial and Trade Department, Huai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uaihua 418000, China)
The 21st century is one of the economy eras dominated by culture, and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cultural factors 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a worldwide phenomenon. Cultural diversity heterogene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tourism resources to attract tourists. In this paper, the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y culture eco-tourism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is deeply considered and explored, not only conforming to the trend of modern tourism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viding new ideas and policy suggestions for regional pro-poor tourism strategies.
Wuling Mountain Area; minority culture;ecological tourism;development path
10.13542/j.cnki.51-1747/tn.2016.03.002
2016-03-25
湖南省科技厅课题“怀化民族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SK5024);怀化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怀化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研究”(HSP2014091704)
李玉华(1970— ),女(汉族),湖南怀化人,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旅游文化,通信作者邮箱:422492988@qq.com。
F327.8
A
2095-5383(2016)03-0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