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的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
——兼论科技赋能对于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性意义

2016-03-28黄震杨兵

残疾人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残疾人人力资源互联网+

■黄震杨兵

“互联网+”时代的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
——兼论科技赋能对于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的突破性意义

■黄震1杨兵2

本期专题研究特邀主持人:

周沛

哲学博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及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出版专著及教材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有较高的引用率;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有较好的学术影响力。

专题点评:

就业是最基本,也是最好、最可持续的保障。对于有就业能力与就业愿望的残疾人群体来说,努力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就业,是其摆脱困境、实现小康的重要路径。尽最大可能帮助残疾人就业,也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所在。

在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很大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残疾人就业,最为主要的是要解决好两个关键性问题:残疾人就业能力与残疾人就业社会环境。只有提升残疾人自身的就业能力,消除社会偏见,改善残疾人就业环境,才能真正推进残疾人就业,实现残疾人的同步小康。

本期专题文章从残疾人就业能力与残疾人就业社会环境两个层面来研讨残疾人就业问题。冯敏良等从理论与政策层面、黄震等从互联网+时代残疾人人力资源视角、杨琳琳从“可行能力视角”就残疾人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做了较好的探索,高萍从“残疾隐喻”角度探讨了残疾人就业环境的困境与对策。通过不同视角的分析,最终都把残疾人就业落在政策层面,具有较好的理论性、实证性与指导性。

互联网+时代,随着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我们在残疾人就业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对于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也产生了新的认识。深入思考“科技赋能”现象,深化了对互联网+时代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认识。互联网+的时代为残疾人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重大创新的契机。

互联网+;科技赋能;残疾人;人力资源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尤其是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和人群,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人类社会正在迅速进入“互联网+”时代。残疾人也被裹挟着卷入“互联网+”的浪潮。以残疾人就业促进网(www.cjrjob.cn)为例,其创立于2008年,是我国最早提出信息化助推残疾人就业理念的探索者和践行者,借助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力量,发挥残疾人比较优势,在帮助残疾人实现体面就业、白领就业、高科技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创新探索作用。截至2016年10月,访问过残疾人促进网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终端的残疾人数累计已超过1200万人次。经过互联网长期的熏陶和浸染,很多残疾人养成了网络沟通、网上购物和在线工作等行为习惯,并且在互联网上形成了巨大的社群效应和协作体系。因此,面向“十三五”时期以及未来更长时间,我们必须基于“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国家战略,重新思考和规划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

1 “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残疾人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突破了传统个人电脑(PC)互联网的局限,借助无线通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理器官及个人信息深度绑定,以至于出现了“人机合一”、“人网合一”和“人数合一”的全新现象,“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正在重新定义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每一个人,重新定义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在重新定义社会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由此,残疾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来仅仅基于物理空间就能够完成的工作,现在必须基于计算机、互联网链接才可能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

互联网技术让残疾人实现了突破障碍进行沟通的无限可能,甚至可能拥有超越健全人的“特异功能”。比如健全人使用可穿戴设备,似乎是身外累赘,而残疾人义肢通过植入智能芯片则可能成为新的福祉。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最新科技的帮助下,可以通过虹膜识别进行演讲和写作,让他的伟大思想迅速通过互联网在全球广为传播。在美国科幻电视剧《无敌金刚》中,科学家利用仿生科技将一名重伤飞行员的手脚换上电子假肢,使其可以通过意念控制,结果让他拥有了超能力。如今,真实版智能仿生假肢,正在将科学幻想故事变成现实。据某知名义肢公司工程师介绍,仿生足内装有传感器,可以感知使用者是在走平路还是在爬楼梯。每种地势都有对应的独特信号,由电脑软件瞬间解读,甚至有人使用这种仿生足攀登喜马拉雅山。美国未来学家Paul Saffo认为,人类的未来是以生物科学和机器人科学为主。人类会发明自己器官的代替品来躲避疾病或延长寿命,未来的半机械半生物假肢将会代替人体现有的手臂来开汽车。

由于信息科技的进步,已经让残疾人跨越了过去时代的种种障碍。有残疾青年利用互联网创业,从寻找货源、店铺装修到拍照、包装、销售、客服全是他一个人,借助互联网,用一只手“敲键盘”一年敲出200万元销售额,两年后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另一位高位截瘫的29岁残疾青年彭洪伟,用一台电脑当工具,利用工作博客作探路石,不仅月入数千元,更带领一支残疾人队伍踏上创业之路,拥有互联网自由撰稿人、网站运营、网络推广、网络营销专业人员、购物馆购物导航创始人等众多头衔[2]。

在互联网+时代,残疾人过去的很多劣势,现在甚至有可能反转变成优势。比如,在人体植入芯片,对于健全人来说,可能是生理性的伤害和负累。但对于残疾人,却是功能性的恢复和增强。在功能方面,残疾人可能实现“残疾人+网络人=智能新人”的创造性整合,实现人力资源的化合反应。互联网重新定义残疾人,特别是科技赋能对于残疾人的功能加强效应,可能带来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创新机会。

2 从发挥比较优势到实现科技赋能

在互联网+条件下,要对传统残疾人观和残疾人人力资源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和大胆突破。对于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从发挥比较优势向实现科技赋能迈进。

传统残疾人观认为,残疾人是被动的、病态的且不能独立的群体,不能正常参与社会活动,主张残疾人社会福利应以维持和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为基本目标。传统残疾人观是在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状态下,残疾人社会福利思想的反映,已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严重不符。在传统残疾人观的影响下,很多企业把安置残疾人作为完成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做了一些积极尝试,国家政策也做了推动,但是收效并不尽如人意。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和思想文化的进步逐步推动了残疾人福利理念上由旧残疾人观向新残疾人观转型。新残疾人观认为残疾是固有的社会现象,残疾人是人类社会多元生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大系统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残疾人是平等的权利主体,残疾人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和能力,社会应为其“平等参与”创造制度的、物质的、环境的条件。与新残疾人观对应的是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社会参与模式与潜能发展模式。新残疾人观的确立,必将推动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根本转型[3]。

2008年,我们提出残疾人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理论,提出残疾人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4]。基于残疾人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残疾人的生理特征不再仅仅被看作一种缺陷,而是基于其特殊比较优势分析,实现残疾人与工作岗位最佳匹配。随着近年来比较优势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理论的推广,部分高科技企业如湖南精城、东华软件、残友科技等公司,基于残疾人比较优势的开发和岗位匹配甚至定制岗位,出现了一批高科技助残就业基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观念的转变。政府机关也开始带头吸纳残疾人就业,上海、江苏、北京、湖南、四川、浙江、广东、陕西等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纷纷为残疾人定制“体检标准”。

在互联网兴起后,残疾人比较优势进一步得到了彰显,残疾人远程居家就业逐渐成为适合残疾人的新的工作方式。这与目前很多发达国家流行家居办公的(Small Office Home Office,SOHO)工作方式不谋而合,残疾人就业促进网已经实现远程居家就业,完全通过网络实现协同工作,并且与残联合作开展残疾人网络招聘会,和企业合作开展一系列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工作。经过八年的实践,残疾人就业促进网有30万残疾人用户,访问量达1200万人次,发布岗位122650个,IBM、联想、东华软件、中银律所等公司通过网站成功招聘到了可胜任工作要求的残疾人员工。

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下,对残疾人人力资源的认识将彻底改变以往劣势视角下的残疾人观,走出福利理论下的就业困境。2008年我们提出残疾人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理论时,互联网对残疾人生活和工作的渗透尚未达到今天这样的深度,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实现了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在观念上的突破。残疾人人力资源的科技赋能理论是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具备了实现基于技术上对残疾人人力资源的功能加强。过去比较优势理论基于“扬长”“避短”的视角,互联网信息科技对残疾人人力资源实现补短甚至“赋能”。因此,在互联网+条件下,科技赋能可能对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产生重要影响和重大突破。

3 未来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的展望

随着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在残疾人就业工作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深化了对互联网时代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认识。2013年以后,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的时代,残疾人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出现了重大突破契机。未来在实施“十三五”时期全面小康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之时,应该基于科技赋能理论积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

3.1 从科技实现功能加强到需求驱动性创新

如果说过去的pc互联网时代,残疾人利用互联网主要是加强信息沟通的能力及其价值开发,今天在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残疾人已经产生了通过科技实现功能的加强和需求驱动性创新。在互联网经济的上半场,残疾人被动卷入了这股浪潮,在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残疾人将更加主动地推动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和科技研发的进步。台湾的许岂逢1995年因一场车祸造成下半身瘫痪,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努力向上的他开始学习使用计算机,成立网页设计工作室,之后更加入“无碍e网”免费为残疾人朋友进行计算机教学。为帮助更多残疾人朋友,2008年许岂逢加入劳委会职训局居家值机实验计划担任客服专员。他表示残疾人在求职上常常困难重重,原本以为人生就要平淡地过去了,没想到现在有专为残疾人设计的工作机会,让他可以在家工作,使家人更放心,也减轻了家中的负担[5]。

对于科技创新来说,残疾人是需求发现的驱动力量。在当今世界短跑体坛上,奥斯卡是个无法忽视的名字。这位出生于1986年的南非小伙至今是残疾人短跑多项世界纪录保持者。人们称之为现实版“刀锋战士”、“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无腿人”。奥斯卡的惊人速度被教练比喻为“没有二挡的五速引擎”。未来,残疾人将更多地参与现代高科技的开发,从需求源头来驱动信息科技的创新。

3.2 科技革命极大地解放了人类体力和脑力

随着全球智能化及其革命,大量机器人的使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残疾人可以从事的工作领域将更为广阔。特别是数控技术,让残疾人只要正确地操控键盘按钮,就可以完成过去复杂的劳动。网络招聘、网络培训、远程面试、人脸识别、指纹验证及第三方快捷支付等技术,残疾人足不出户几乎可以完成就业全过程。

银行、证券、保险、市场研究行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数据录入业务量非常大,如果把这些业务外包给残疾人,不仅给残疾人带来收入,还可以大幅降低银行、证券、保险等单位数据信息录入成本,是巨大的双赢。上海静安区残联曾在200多名残疾人中作过调查,超过半数的人愿意参与“码字赚钱”。因为这项工作可以在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完成,环境熟悉;工作时间富有弹性;在援助基地敲敲键盘,还可以和其他残疾人交上朋友。静安区残联向与会的数据录入“大户”呼吁,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6]。

3.3 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创新蕴藏着巨大机会

中国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大规模的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工作机会从企业、政府部门转而更多的涌现在第三部门—社会部门。而残疾人由于长期饱受社会歧视,参与社会积极性更高,借助科技可以帮助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残疾人就业促进网发布志愿者招募,短短一小时内就收到100多份残疾人报名简历。国家现在也在推动互联网+社会工作的创新,让残疾人不仅仅是社会工作的受助者,也成为施助者。

在互联网+这场变革趋势已经日趋明朗的情况下,残疾人就业工作必须顺应大势,积极有为,加强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创新探索,实现理念上的重大转变。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涌现出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入科技的开发和产业变革之中,让残疾人成为首席需求官、首席体验官,参与研发。可以建立一批残疾人科技实验室,鼓励残疾人科技研发创新项目。

在互联网+时代,(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科技既为残疾人“补短”赋能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手段,也为残疾人“扬长”发挥其比较优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残疾人就业插上了隐形的翅膀。但随之而来的配套设施、残疾人就业政策、制度和教育体系应做相应的调整和升级。过去基于传统残疾人观视角下制定的残疾人就业政策,越来越成为科技赋能作用进一步发挥的障碍,如残疾人远程就业、异地就业还存在一定的法律和政策障碍,亟待制度创新,以尽快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元素已经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又像煤炭、石油和电力一样,成为现代文明社会运转的动力。未来残疾人就业政策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应该主动顺应互联网+这一世界性的潮流和不可阻挡的趋势,鼓励和支持残疾人通过网络就业、远程就业进行跨时空的协作。“十三五”时期要实现扶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目标,8500万残疾人将不仅仅是作为被动受助的扶贫对象,还应该成为积极有为摆脱贫困的参与者,借助科技赋能让残疾人人力资源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有生力量,让中国的残疾人事业成为世界残疾人事业的典范,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注入中国力量。

[1]仿生肢:高科技让人类无限奔跑.广州日报 ,2010年 5月 23日 http://discover.news.163.com/10/0523/11/67C6SIMM000125LI.html.

[2]《失去双腿 他靠写博客赢得网络推广订单》,残疾人就业促进网http://www.cjrjob.cn/?action-viewnews-itemid-53646.

[3]谈志林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残疾人研究,2011(1):44-48.

[4]黄震,宋颂 残疾人的人力资源特殊比较优势研究 残疾人研究, 2011(3):14-19.

[5]台湾实施居家值机计划助身障人士居家就业http://www.cjrjob.cn/?action-viewnews-itemid-51970.

[6]上海:敲敲键盘赚钱不出家门——静安区残联开辟科技助残新渠道.http://www.cjrjob.cn/?action-viewnews-itemid-23659.

Development of the Disabled Human Resources in the Internet plus Age——On Signifc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owerment

HUANG Zhen,YANG Bing

In the Internet-plus age,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Under this backgroun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abled human resources has been mad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stant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s in our practical work in the employment of the disabled.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discus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owerment" phenomenon and then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Internet-plus era.In conclusion, we believe that the Internet-plus era provides a great innovation opportunity for the employment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s well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abled human resources.

C913.69

A

2095-0810(2016)24-0003-04

1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2 残疾人就业促进网 北京 150081

黄震 教授 残疾人就业促进网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

【Key words】Internet-pl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owerment;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Human resources

猜你喜欢

残疾人人力资源互联网+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