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报刊社会责任内部治理的对策
2016-03-28王慧欣陶丽萍
王慧欣 陶丽萍
我国报刊社会责任内部治理的对策
王慧欣陶丽萍
报刊在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担负着党和国家导向宣传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近些年来,报刊业在商业化气息的强烈冲击下,出现了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因此,重点分析如何从报刊行业内部来解决报刊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报刊业;社会责任;内部治理
[作者]王慧欣,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陶丽萍,教授,博士,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报刊业受到商业化的冲击越来越严重,一些报刊只顾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人们真正的需求,导致一些虚假新闻等社会责任缺失的事件频频发生,《广州日报》“黎元江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警醒,随之而来的又是“北青传媒事件”,各种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行业内部治理不当导致。加强报刊行业内部治理已经成为目前十分迫切且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报刊社会责任内部治理含义
报刊内部治理是解决经营者和产权者之间权利分离带来的问题继而产生的解决方法,它是一种最常规有效的治理方式,治理更加有效和直接、花费较少、成果显著,对于管理层的监督更加方便直接。①杜彬:《公司内部治理与投资者者保护》,《开放导报》,2010年第1期。报刊治理的目标是保证报刊业内部运行更加有序化,保证国家和公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我国报刊业实行的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在保证为党和国家服务的前提下,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经营管理,是党的喉舌。②唐大勇:《中国报刊业的产权变迁与制度创新——以“21世纪报系”为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我国的传媒业一直以来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更注重经济效益,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在内部治理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二、报刊内部治理出现的问题
(一)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
我国报刊业最初的建立是通过国家出资建立,通过行政命令指定相应的领导,给予他们一定的编制,在政治上进行监督和领导,权力主体和责任主体不清晰,没有一个具体的主体来掌控报刊业以及对它的一切负责,具有报刊业所有权的国家和实际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并没有明确说明,因此国家没法建立具体的资产监管制度来对报刊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报刊业治理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没法具体追究责任,有的只是报刊业的经营者和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因为管理层只是经营者,最后造成的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要建立更加合理健康的内部治理结构,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细产权,如果继续保持在这种产权模糊的状态下,只会造成更多国家财产的损失。
(二)采编与经营机制不协调
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实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这种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形式,能够使经营更加专业化,可以提高报刊业运营的效率。虽然是相互独立运营工作,但是作为报刊业的两个运营系统必定会有所联系,因此在内部治理的实际运营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报刊的经营系统是负责报刊的宣传等业务,但也和采编系统的内容制作和主题策划息息相关,有些报业在实际运行中没有注意两者的协调发展,在运营中两个机构各自为政,缺乏及时的交流和沟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两个机构之间的各种矛盾。还有的报业集团只是注重报纸的经营,过于重视报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报纸的质量,造成报刊社会责任严重缺失的现象。
(三)人才选择和激励机制欠缺
我国报刊业的核心领导都是直接行政任命,并非按照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的科学选拔,行政级别越高,相应的收益就会越多,“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在报刊业管理者的心中也毫不例外③常永新:《传媒集团暴露公司治理缺陷》,《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被任命的官员都有一定的行政职务,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知之甚少。可以说只要他们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不出现失误,就可以高枕无忧。中国的报刊业由于行政力量的过多参与使经营者的目标偏离,对管理者的业绩评估没有客观具体的评价标准,政府的直接任命导致再好的工作业绩都不能给经理层安全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出现了许多行贿腐败的现象。
(四)决策层对经营层的制约和监管相对弱化
监督机制可以对决策层和执行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但是监督层必须要独立于决策层和执行层才能保证健康有序的运行。原来的监督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的监督体制尚未健全,才会有了类似于“黎元江腐败”案件。报刊业虽然也依照企业管理形式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机构,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多数报刊的领导是由党委直接决定,董事会也只是名义上的聘任,而且有些董事会成员对于报刊内部经营管理不太了解,因此难以对经营者实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极易导致经理层出现自利行为。报刊内部也会一定程度上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五)从业人员自利行为失控
由于报刊业的产权不清晰,国家和政府只是委托代理人来经营报刊业,党和政府关心报刊的舆论导向和宣传思想,而对于报刊业的资产问题却没有实质性的管理,因而为一些代理人的自利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没有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社委会是由国家行政力量任免,经理层也只是对报刊业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加上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即便是他们专心经营却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因为一切人事的任命权都是由上级部门决定,加上社委会的成员虽然对他们有一定的制约但是多数人对于专业的经营业务不熟悉,所以一切的经营权利就掌握在了经理手中,极易导致经营层的自利行为,造成国家财产的严重损失,如经理层独断行为、侵蚀利润、过度消费公款、盲目投资及滥用人,等等。此外,经理层的人员还会利用自己的政府性职务把自己的决策失误造成的责任转嫁到国家身上,把经营上的失误改为国家政策失误,以此来逃脱自己的责任。①李维安、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探析》,《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三、报刊社会责任内部治理对策
(一)明晰产权,规范法人治理
报刊业按照企业的经营方式来进行管理,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明晰产权,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保证各方面的权益不受侵犯。我国报刊业的特殊性导致其不可能完全私有化,但是国家也在鼓励报刊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可以采取“政企分开管理”的办法,政府控制着报刊业的舆论导向,在保证国家相对控股的基础上,给予报刊业自主权,允许存在其他投资者,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各种投资主体的产权要清晰明确,以便确定职责权力,让报刊业成为具有决策经营权、剩余股份支配权的法人实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运营的效益,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法人治理。
(二)建立采编与经营协同运行机制
首先,在编委会和经委会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委员会,主要负责进行这两个机构之间的信息的讨论和交流,若遇到不能协商解决的问题可以向社委会寻求帮助。其次,建立一个经委会和编委会共享的信息和资源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加深彼此的交流,而且还可以实现报刊内部资源的整合,加强各部门团结合作的精神。此外,建立共同的利益机制,拥有共同目标,合力为报刊集团贡献力量。最后,提高社委会的领导能力,利用社委会的力量带动经委会和编委会之间的交流,上级带动下级,做好表率工作,带动下属人员交流沟通,更好地协调经营和采编的关系。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选用和激励机制
报刊集团要深入市场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来选择真正有能力的人才来服务于报刊行业,设置相应的人才考核机制和试用机制,这样会增加应聘者的危机感。使经营者的业绩与工资水平相挂钩,建立各种形式的科学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控制权激励②卢恩光:《我国报业集团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报酬激励对于经营者来说一般是最有吸引力的,一般的报酬机制包括年薪、奖金以及股权等,优厚的年薪对于经营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长期的激励形式。此外还应该给予经营者足够大的自主权,有更多的权利来管理报刊经营的各种事物,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精神上的满足也至关重要,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有很高的地位和声誉,可以采取职位激励的办法,业务突出的经营者能获得更好的升值机会,这样就会更加任劳任怨地为报刊集团工作,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双赢。
(四)规范报刊业监督约束机制
完善报刊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应该是在社委会、经委会、编委会和监事会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约束的关系,监事会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监事会要独立于社委会,保证其权威性,并且其成员最好是从报刊业外部聘请专业监管团队。社委会负责决定一切重要事务,明确经委会的权利和义务,但是要受到监事会的监督,社委会还要给予监事会足够的权利监管报刊的经营和采编,但是监事会没有任何决策能力,可以向社委会或经委会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也要对监事会定期进行考核,对绩效低下的监事撤销其职务,确保对其他机构负责。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监督报刊业的不良行为,科学合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可以确保报刊业目标的快速完成。
(五)报刊内部建立有效的自律机制
整治报刊业仅仅依靠外部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加强自我规范,在报刊行业内部建立有效的自律机制。自律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道德的考验和对内心的自我控制,需要依靠自身不断的努力①杜志红:《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原因与实现路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7期。。报刊从业人员肩负着向社会传播信息和能量的重要使命,更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观念的培养,认清自身肩负的重任,提高自身素质,经营管理人员更要起好带头示范作用。自律不仅是对个人,也可以表现在报刊行业内部,因此还可以模仿西方建立报刊行业自律协会,行业自律协会不仅可以调解报刊从业人员的纠纷,还可以对违反行业规定的人员进行处分,维护报刊内部有条不紊地发展。
[1]杜彬.公司内部治理与投资者者保护[J].开放导报,2010(1).
[2]唐大勇.中国报刊业的产权变迁与制度创新——以“21世纪报系”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3.
[3]常永新.传媒集团暴露公司治理缺陷[J].探索经纬,2006(6).
[4]李维安,常永新.中国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3(1).
[5]卢恩光.我国报业集团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D].上海:同济大学,2004.
[6]杜志红.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原因与实现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7).
[7]屠正锋.中国传媒业运行的监管与规范[D].上海:复旦大学,2007.
[8]常永新.传媒管制与传媒集团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J].南开管理评论,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