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2016-03-28唐相龙王云祥
唐相龙,王云祥
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唐相龙,王云祥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 730070)
兰州,作为“一五”时期苏联援华的新兴工业城市,其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是新中国最早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之一,如今,兰州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新区又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从第一版《兰州市城市总体初步规划(1954-1972年)》到第4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编制,都与国家的重大战略密不可分。
国家战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兰州
一、“156项目”与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
(一)“156项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揭开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当时面临的国际环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禁运和封锁、台湾与大陆对峙、朝鲜战争爆发,而国内环境由于多年战争使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为了巩固新生政权,保卫国家安全,快速发展经济,中国与苏联结盟,实行“一边倒”,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战略。[1]
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这期间苏联对新中国工业领域援助的“156项目”,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确立了重工业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方向。兰州,被列入“一五”时期重点先建工业城市,在苏联援建的156项工业项目布局中,近1/3的项目摆在西部,其中在兰州拟建有六项重点工业项目。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定位的确立
1953年4月,李富春副总理率领相关技术人员和苏联专家近百人组成联合选厂组,到兰州实地踏勘,收集资料,提出兰州的重点工业项目选址方案;1953年5月,兰州城建局局长任震英,带领有关技术人员到北京中央城市建设总局,在苏联专家穆欣、巴拉金指导下,在中央城市设计院帮助下,编制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年12月,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兰州市城市总体初步规划(1954-1972年)》,据此,兰州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按照城市规划顺利开展。[2]
“一五”计划期间兰州市被国家确定为八个重点工业建设城市之一,这也是兰州市首次在城市建设方面获得国家政策重大支持的历史性机遇。[3]城市的主要目标是发展重工业,建设工业体系,把兰州建成以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工业为城市骨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城市,为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服务。
“一五”时期的西安、太原、兰州、包头、洛阳、成都、武汉和大同等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层面主导的首批最为重要的城市规划活动,对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创立起到了奠基性作用。[4]
二、“三线建设”与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
(一)“三线建设”
继“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良好开局后,新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折。从1958年开始,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随着“三年困难时期”和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陷入极度艰难境地,随着国际关系的进一步紧张及战争威胁的加剧,1964年,中央提出以“备战、备荒、为人民”为指导思想、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建设被放在首要位置。1966年,中国又掀起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大风暴,随即兰州城市建设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停滞甚至倒退期,直至1975年,在任震英的主持下,开始对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二)“反修前哨是第一线城市”定位的确立
在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兰州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将贯彻执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兰州被认为是地处反修前哨,是第一线城市,是战时必须确保的城市。整个城市布局,必须考虑人防战备,一切规划都必须从战备着眼,平时发展经济,战时保护经济,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本任务。把兰州建成一个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产、能生活的战斗城市,西北铁路、公路和航空的交通枢纽城市,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的社会主义工业城市。1979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78-2000年)》。
三、“西部大开发”与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
(一)“西部大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各种政策条件的影响,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政治战略意义。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投资向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倾斜政策,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此时,计划经济时期编制的兰州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在经济战略地位、城市发展形态和总体布局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兰州市人民政府开始对第2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二)“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定位的确立
西部大开发是兰州再次获得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的历史性机遇,也为兰州经济的再度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兰州,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处于连接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四个省区的区域中心位置,不仅能够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而且在工业基础、能源物资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优势条件。在兰州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职能由工业为主的省会城市,逐步转化为以工业、交通、金融商贸和科技并重发展的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2003年国务院批复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年)》。
四、“跨越式发展”与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一)“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从国家战略和新能源发展战略来看,西北地区成为“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可再生能源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兰州,作为欧亚大陆桥上的节点城市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作为最靠近这些可再生能源的传统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性城市,具有较好的发展战略契机;另一方面,在“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兰州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2年8月,国务院设立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2013年1月,国务院批复甘肃成为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4年7月,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复。这一系列优势政策的叠加,加速了“再造兰州”重大战略的实施,率先实现了兰州的“跨越式发展”。
(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定位的确立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兰州处于重要的战略通道位置,是大西北的“十字路口”,也是沟通东西南北的核心节点城市;兰州新区作为兰州、银川、西宁三个省会城市的共生地带,是我国面向中西亚、中东欧国家开放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节点城市。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成为加速向西开放、发展内陆经济、推进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战略契机。
2015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兰州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空间的拓展上做出了重大突破,更多的从区域视角,突显兰州作为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兰白经济带、兰西区域城市群、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发展战略的构建,使得新时期的兰州,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
纵观兰州第一版到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它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兰州,从“156项目”中六项重点工业项目的落地,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城市”,到“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作为“反修前哨,是第一线城市”,再到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最后到实施“再造兰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每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都离不开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持。
纵观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改革开放前30年,城市规划受到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薄弱的国民经济条件的牵制,存在很大的起伏与波动,城市规划体现为“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在后3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土地有偿使用、分税制改革、房地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改革的影响下,城市规划转变为政府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的工具。[5]社会的波动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正如芒福德所言,“真正影响城市规划的,是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变革”。
[1] 李百浩, 彭秀涛, 黄立. 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以苏联援助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4): 84-92.
[2] 兰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兰州市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兰州市志·第6卷·城市规划志[M].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1.
[3] 唐相龙. 任震英与兰州市1954版城市总体规划——谨以此文纪念我国城市规划大师任震英先生[J]. 《规划师》论丛, 2014: 205-212.
[4] 李浩.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5] 邹德慈. 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总报告及大事记[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Modern City Overall Plan of Lanzhou under the Angle of the Country Stratege View
TANG XianglongWANG Yunxia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Lanzhou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Lanzhou as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id the new industrial city, the No.one overall city plan is one of the earlist ratified by the Government of New China. Now, Lanzhou is as the important city on the new Silk Road ,the Lanzhou New District is also one of the five State-level Districts. From the first edition of Lanzhou City Preliminary Planning (1954-1972) to the Fourth Editin of Lanzhou total city planning(2011-2020) that is closed to the State important strategy.
the country-level strategy; overall city planning; edition; Lanzhou
(责任编校:彭 萍)
TU 984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6.017
2096-059X(2016)06–0071–03
2016-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8024,51568033)
唐相龙(1974-),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王云祥(1988-),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