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2016-03-28
花椰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椰菜集约化穴盘育苗的环境条件、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成品苗标准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花椰菜集约化穴盘育苗生产。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三、环境条件
育苗环境条件符合NY 5010的要求。
四、育苗技术
1.育苗季节
一年四季都可以育苗。
2.设施及设备
(1)设施设备选择
可选择日光温室或连栋温室、补光灯、苗床、穴盘、平盘、喷淋系统、风机、控温及遮阳设备等。
(2)苗床架设
选用热镀锌防腐、防锈处理金属床架、钢丝网床面、铝合金窗框的移动式苗床。床面平整,抗变形力强,距地面高大于60厘米。
(3)穴盘选择
一般选用105孔黑色PS标准穴盘,尺寸540毫米×28毫米×40毫米(长×宽×高)。
(4)设施检查
播种前检查育苗设施的坚固性,覆盖严密性以及环境调控设备,地面混凝土硬化或铺设其他材料状况。
(5)设施设备消毒
设施卫生:播种前,应清除育苗设施内及周边杂草和透明覆盖物表面污物,采用15%的生石灰水溶液喷洒基础设施内外。
设施消毒:每667平方米(1亩)温室用1.6千克高锰酸钾、1.65升甲醛、8.4千克开水混合产生烟雾,封闭48小时消毒,待气味散尽后即可使用。或选择高温季节的连续晴好天气,室内地面洒水,密闭育苗设施,连续闷棚15天以上。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设施喷雾消毒。
穴盘消毒:用40%甲醛100倍液浸泡穴盘20~30分钟,塑料薄膜密闭7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或用80℃热水浸泡20分钟取出,晾晒备用。或将穴盘在高锰酸钾1000倍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清水冲洗干净,晾晒备用。所用薄膜应符合GB 13735的要求。
3.育苗基质
(1)基质配比
优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体积比7∶2∶1或6∶3∶1配制。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要求。
(2)基质配制和消毒
每立方米加入1.5千克速效水溶性肥料、200克多菌灵(或100克多菌灵+100克甲基硫菌灵),加水使基质的含水量达60%(手抓成团,落地即散)左右,拌好后用塑料薄膜封闭7天左右。所用肥料应符合NY/ T 496和NY 1107的要求。
(3)基质装盘
将备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稍加振压,抹平即可。装盘时,以基质恰好填满育苗盘的空穴为宜,基质要疏松,不能压实,也不能中空。
4.品种选择
选择符合市场需求,抗病、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
5.种子处理、播种
(1)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可用50%代森铵水剂200倍液浸种15分钟,然后洗净晾干播种。
(2)播种
将处理好的种子播在装好基质的穴盘中,每穴播1粒,播深1厘米,播后覆盖基质,然后喷小水,浇透水。
6.苗期管理
(1)温度
播种后基质温度控制在20~28℃,出苗期温度白天气温保持20~28℃,夜间保持20℃。夏季高温季节最高气温不能超过30℃,若温度过高,可用水帘降温。冬天温度过低时采用设备加温。
(2)湿度
出苗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如果湿度过高,用排风机排湿。
(3)肥水
出苗后即可喷1次清水,保持基质湿润,高温天气多喷,阴雨天气适当减少喷水次数。之后结合施肥喷水。当子叶展平,第一片真叶露出开始,用水溶性速效肥料500~1000毫克/千克叶面喷肥,隔2~3天喷1次。
(4)其他管理
定植前5~7天开始炼苗。主要措施有:加大通风,降低温度,减少水分,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
五、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虫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黑胫病等;主要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白粉虱、蚜虫、蓟马等。
2.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
3.农业防治
育苗场远离蔬菜种植田,选用高抗多抗品种,种子及育苗器具消毒处理,清除育苗设施内部及周边杂草,育苗基质有机物料中若含有机肥应充分腐熟,科学灌溉施肥,夏季避雨遮阳育苗,混配基质选择洁净无病原菌场地等。
4.物理防治
育苗设施采取高温闷棚,通风口用40目防虫网封闭,苗床上每20平方米悬挂一块20厘米×30厘米的黄板和蓝色粘虫板等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生物防治
育苗基质中接种生物促生菌、喷施植物源制剂,增强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用食诱剂防治害虫,每667平方米使用100毫升害虫生物食诱剂,按1:1对水稀释后,加入专属配合药剂,搅拌配制好药液,均匀注入专用诱捕箱底部垫片上,每667平方米使用诱捕器1~3个。
6.化学防治
(1)化学防治原则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规定在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规定。交替使用农药,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用药。
(2)猝倒病、立枯病
基质和覆盖蛭石中每立方米加入30%多・福可湿性粉剂200克,苗期可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30%噁霉・甲霜灵水剂1500~2000倍液,进行苗床喷雾或浇灌防治。
(3)霜霉病
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68.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4)黑胫病
出苗后用30%多・福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7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5)菜青虫、小菜蛾
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1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成品苗标准
子叶完整,茎秆粗壮,叶片深绿,无病虫斑,株高20~25厘米,具有2~3叶1心,根系发达,根坨成型。春季育苗苗龄20~25天,夏季育苗苗龄在20天左右。
(韩璐 山东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邮编:2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