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

2016-03-28

农业知识 2016年39期
关键词:血清型注射剂毒株

浅谈猪群免疫失败的原因

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实践中,猪群在经过免疫接种之后,往往还会继续发病。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实地调查以及查阅有关资料,猪群免疫失败的因素主要有疫苗、免疫程序、营养、生理状况、药物、环境等因素。

1.疫苗因素。疫苗的种类不同免疫效果也不一样,一般灭活苗免疫力维持时间长,但产生免疫速度慢;弱毒疫苗毒力越强,免疫效果越好,但反应较严重;毒力弱的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但较安全。另外,疫苗毒株和传染病毒株血清型不同,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超过有效期,或疫苗保存不当、疫苗的效价降低等均影响免疫效果。

疫苗运输、贮存不当 灭活疫苗须需在2~8℃条件下贮藏和运输,活疫苗需-15℃以下贮藏、运输,因此必须具有低温贮藏、运输设施才能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本身存有缺陷 主要是血清型差异:有些病原的血清型较多,例如口蹄疫有7个血清型、80多个亚型,有些病原的血清型经常变异。如果疫苗毒株血清型和病原血清型不一致,就没有免疫力。免疫接种时应设法选用与本地流行毒(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

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稀释液不当、疫苗稀释浓度不当、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他疫苗、稀释过的活苗没有及时用完、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洒漏或漏注情况、注射剂量不准等都会造成免疫失败。

疫苗使用剂量不当 剂量过低则效力不足,剂量过大则引起免疫耐受(有的叫免疫麻痹);抗原剂量越大,所引起的免疫耐受越巩固持久。

2.免疫程序因素。适当免疫程序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猪群的种类、生产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及免疫抗体或母源抗体监测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并非免疫的疫苗种类越多越好,不能将书上或外地的免疫程序照抄照搬。

3.免疫接种操作。免疫接种操作不当,打”飞针”,注射剂量不准确;针头过短、过粗,注射后注射液从针眼流出来,使注射剂量不足;或接种部位不准确;疫苗稀释后,接种过程超过规定时限,疫苗效价降低;饮水免疫时,水中没加脱脂奶或水中含有氯及其他消毒剂或酸碱度不适宜;或饮水容器含有金属离子(特别是铁离子)、残留消毒药液等,使疫苗效力降低;点眼、滴鼻时没滴入眼内、鼻内等,均影响免疫效果。

4.生理状况。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品种、甚至相同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反应强弱也有差异,有些猪只生来就有先天性免疫缺陷。

5.营养因素。抗体是一种由众多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因此动物饲料中蛋白质或氨基酸供给不足,或缺少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就会影响抗体的产生,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如缺硒、缺锌、缺水、缺维生素、电解质及氨基酸的不平衡,都不能使猪体在免疫后产生很好的免疫应答。

6.环境因素。猪病的发生和传播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当动物机体受到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时会发生生理状态的改变,会引起动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一系列应答反应,造成猪只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低下,对猪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会引起猪只的死亡。影响猪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猪群饲养密度或组群、猪舍通风换气、保温和防暑、粪便和污水的处理、消毒、圈舍管理、技术操作 ( 转群、抓捕、去势、打耳号、注射疫苗 ) 等,这些环境因素,常常带来猪群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从而影响猪体一般抵抗力和特异抵抗力的产生和强弱。

总之,一种疾病的免疫失败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因素,它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查找原因时,要树立多病因论的观点,对猪群的疫苗、免疫程序、营养、生理状况、药物、饲养管理与环境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对各种资料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找出主要矛盾,得出客观科学的解决办法。

(李 玉 寇永标 无棣县畜牧兽医局 251900)

猜你喜欢

血清型注射剂毒株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猪瘟强毒株与兔化弱毒疫苗株的LAMP鉴别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