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细胞毒性药品的配置管理研究

2016-03-2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36期
关键词:毒性输液物品

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细胞毒性药品的配置管理研究

陈 汎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细胞毒性药品的配置管理存在的问题,评价强化改进的效果。方法医院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具有细胞毒性药品配置资格的工作人员6人,每年配置三千余例次,2015年2月开始进行强化改进,主要针对防护安全、工作效率问题进行改进。结果2015年调剂错误、配送错误、药物泄露事件次数均下降,下降率在59%~100%,药物泄露事件下降81.82%;2015年,抽检物品空气质量、物品表面、手细胞毒性药物浓度超标率1.62%(3/186),低于2014年7.86%(1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毒性药品的配置问题较多,针对性的改进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质量,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健康。

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细胞毒性药物;配置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集中由专职技术人员在万级洁净、密闭环境下,局部百级洁净的操作台上配置静脉用药,极大的提高了管理、配置的效率,但也增加了场所质量控制难度[1]。细胞毒性药物主要是指化疗毒性药物,均采用人工配置。工作人员若防护不到位,通过呼吸等方式摄入微量的药物,长期与细胞毒性药物接触,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危害医护人员的生命健康[2]。为进一步提高医院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细胞毒性药品的配置管理质量,医院开展了一次强化质量改进管理,针对过去配置中心出现的管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取得一定成效,现在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1人,其中具有细胞毒性药品配置资格的工作人员6人,每年配置三千余例次。2015年2月开始进行强化改进。

1.2 方法

1.2.1 主要问题 (1)防护安全问题:①空气污染仍然存在,监测不足,室内的负压装置效率不足,工作人员在配置细胞毒性药物时,不可避免出现溅射、蒸发情况,导致空气中的药物浓度上升,药物微粒与工作人员的皮肤、呼吸道接触;②药物外溢,配置的容器质控不严格,仍存在容器破损情况,未能及时检出,在进入中心后,大量耗散,部分人员马虎大意在取用时不能严格要求,敞开时间过长,另有少部分在取用时磕碰导致容器、包装损害[3];③工作人员穿戴防护工作基本合格,但部分防护装置使用时间过长,导致防护效果下降,不能达标,部分工作人员马虎大意,穿戴防护装置不合格,甚至因防护装置舒适性、随体性欠佳,不穿戴防护装备,皮肤、头发裸露时有发生[4];④对于较强的腐蚀性、穿透性的药物,防护水平不足,使用的乳胶手套使用时间过长,防护效果下降;⑤应急能力不足,在出现刺伤、化学药品容器破碎等突发事件时,现场人员处置不够及时,导致局部空气、物品药剂浓度显著上升,现场清理难度大增;⑥废物处置仍存在细节问题,如化学药剂堆积过多,处理不及时[5]。

(2)工作效率问题与配药安全问题:①在配置过程中,取拿错误、重复取拿、错误放回问题较普遍;②出现取用新到药物,而旧的药物取用在后情况;③配置药物出仓等待情况较普遍,有时等待时间较长;④存在配药不符合药物药理学的工作差错,如环境温度过高超过奥沙利铂规定的2~8℃、多柔比星注射液未能完全避光等[6]。

1.2.2 对策 (1)加强安全防护:①加强对细胞毒性药物的管理,从配置人员、废物管理制度等角度出发,查漏补缺,看是否有不足之处,更新制度条例,如增加创新改进意见奖励制度、化疗药物急性泄露处理与责任人追究制度;②做好防护用品设备的管理,每周评估防护设备情况,对于不合格、老旧、损害的设备及时更换,严格按照要求定期检测生物安全柜等存储设备、空气负压吸引装置等空气净化设备的状态,防护物品需放置在安全柜旁,以便取用,在工作区备足镊子、乙醇棉球、防刺破容器等物品,并准备应急处置药物[6];③提高环境质量检测的评价标准,做好与检验科的沟通,定期采样送检,严格控制空气、物品表面、手清洁度;④强调规范操作,细胞毒性药物必须有资格认证,禁止闲时替代、私自替岗,规范开瓶、包裹、注入溶媒、抽液等操作标准,如抽吸时需控制液量,使用过滤针头,操作时应远离安全柜至少15 cm[7];⑤发生刺伤后,立即处置,禁止工作,手套使用超40 min或出现大面积污染时,需立即更换,出现容器破损或肉碱可见的小量泄露时,立即穿戴标准防护设备,以纱布吸干药液;⑥做好防护设备使用管理,鼓励相互监督,领导需严格每日评估,对于防护不严格者需予以警告,定期体检,安排岗位轮换,新入职或复岗的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培训。

表1 2014~2015年差错事件与药物泄露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2)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①做好药物的标识,细胞毒性药物一律采用黄色标志,黑色字体;②药物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排序;③拆零的药物需单独存放,禁止混放[8];④做好混配与成品的标志,调剂岗按照医嘱调剂;⑤按照进出口舱门安排工作流向,避免混拿;⑥核对岗位,需认真核对黄色提示的细胞毒性药物,按照顺序核对成品质量、打包装箱、签写记录,并签字确认。

(3)保障用药安全:①反复强调职业道德,建立奖惩措施,无人情况下也应严格要求自己;②定期进行药学知识培训,组织进行业务学习,规范上岗前培训,做好算法的学习,编制操作手册;③做好与药师的沟通,规范标识;④做好定期的错误分析,进行改进;⑤合理轮休,减轻工作负担,避免疲劳作业。

1.3 观察指标

2014年、2015年,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调剂错误、配送错误,抽检物品空气质量、物品表面、手细胞毒性药物浓度超标率,记录在案药物泄露事件。医院实验室定期采集样本进行检查,2015年抽检186次,2014年抽检140次。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表记录数据,采用n或%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5年物品混放、调剂错误、配送错误、药物泄露事件次数均下降,下降率在59%~100%。见表1。2015年,抽检物品空气质量、物品表面、手细胞毒性药物浓度超标率1.62%(3/186),低于2014年7.86%(1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8,P=0.006<0.05)。

3讨论

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是静脉输液中心质量管理的中点,其主要针对肿瘤中心的患者,配置的药物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威胁较大,质量改进的重点应放在安全防护、工作效率的提高上。从本次研究来看,该配置中心的安全防护的细节问题较多,工作效率问题主要集中在物品管理上。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后,2015年药物泄露事件发生次数下降81.82%,成为偶发事件。强化改进有助于药物浓度达标,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此次强化质量改进的重点:(1)制度补强,原有的制度基本健全,但仍有不足之处,不可能面面俱到,改进旨在增加新的条款,以作为管理的依据;(2)确保防护用品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防护设备管理是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是保护工作人员的闸门,除做好穿戴设备的管理外,还需做好安全柜、负压装置的管理,确保良好的工作状态,预防泄露,避免空气中的药物浓度超标;(3)强调规范操作,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有较好的工作状态、娴熟的技能,从而避免因经验不足导致差错事件,有时一次事故便可能导致安全管理的成效付诸东流,如药物泄露会导致环境内药物浓度迅速上升,严重情况甚至需要临时关闭场所,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秩序;(4)强调应急处理改善,合理的处置是避免意外事件危害扩大的关键。

综上所述:细胞毒性药品的配置问题较多,针对性的改进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质量。

[1] 连智聪,初炜. 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现状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9):1598-1600.

[2] 张夏兰,繆丽燕. 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3,48(23):2065-2068.

[3] 殷爽,刘丽. 环境监测与生物监测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暴露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6,8(6):119-123.

[4] 王明辉,张艳华.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新员工培训实践与探讨[J]. 中国药房,2012,23(9):814-816.

[5] 惠云芳,张亚婷,姜媛媛,等.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细胞毒性药物职业防护情况的调查[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0):46-47.

[6] 陈碧艳. 静脉配置抗肿瘤药物信息汇总分析[J]. 海峡药学,2015,27(12):224-226.

[7] 向亚娟,李文英. 化疗药物配置中心常见差错分析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5):122-123.

[8] 郭江宁,张鹏.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与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5):3-4.

Disposition and Management of Cytotoxic Drugs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CHEN F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Hospital of Fuzhou,Fuzhou Fujian 350009,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cytotoxic drugs in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center,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improvement.MethodsThe existing staff of 21 cases in hospital intravenous infusion center. The cytotoxic drug allocation of qualified staff of 6 cases,the annual allocation of 3 000 cases. From February 2015 began to strengthen the improvement,mainly for the protection of safety,efficiency improvement.ResultsIn 2015,the number of dispensing errors,delivery errors and drug leakage were decreased,and the decrease rate was 59% to 100%. Drug spill fell 81.82%;In 2015,the air quality,the surface of article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ytotoxic drugs were 1.62% (3/186),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7.86%(11/140)in 2014,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isposition of cytotoxic drugs,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health of workers.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Cytotoxic drugs,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R95

A

1674-9316(2016)36-0105-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36.061

福州市第一医院药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9

猜你喜欢

毒性输液物品
称物品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