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境外施工企业账务管理的思考

2016-03-28张云飞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2期
关键词:所在国财务软件分包商

张云飞

摘要: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产能过剩,国家适时提出了“走出去”及“一带一路”战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境外寻求出路,国际竞争也越发激烈。大部分企业在境外经营采用当地账与中国会计准则下账务分别核算的模式,并将当地账外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当地账的管理,该种管理模式短期内可以有效减少管理存在的会计、税务、审计等方面的风险,但对于一个计划长期在境外经营的企业,应当不断拓展思路,降低对外经营风险,改善内部财务管理,以尽快适应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本文就境外施工企业如何有效地进行账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财务管理谈一些意见。

关键词:境外施工企业 账务管理

一、账务管理分类

根据中资企业财务报告报送对象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境外项目所在国账务与中国会计准则下核算的账务,其中境外项目所在国账务在实际中称为“外账”,中国会计准则下核算的账务称为“内账”。

二、前期调研

当一家中资施工企业进入新的境外市场,其财务人员需对该国的会计准则、税法、外汇政策等进行前期调研,以便于分析采用合适的账务管理模式。

(一)所在国会计准则

了解所在国的会计准则,主要了解关于建造合同、固定资产折旧政策、会计科目体系、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与中国会计准则的具体差异,针对实务中的经济活动进行一一对比,以便于区分内外账核算的范围。

(二)税法

所在国税法主要应从施工行业所涉及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预扣税、关税等了解其征税的范围、税基、税率、申报与缴税期限,以便于在所在国依法纳税、合规经营。

(三)外汇政策

了解所在国关于外汇管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否对资金自由兑换、出境限制、外币资金在本国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及程度。以上政策有可能关系到建账涉及本位币的选择及后续资金保值等工作,可以通过与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当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咨询,尽快收集、了解、掌握相关的政策。

三、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

施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员紧缺,大部分企业不可能委派过多的中方财务人员,而日常财务工作又非常繁琐,这就需要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应适应公司逐步属地化经营。所以在选择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务软件的语言

财务软件按语言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随着施工企业境外经营业务的扩张,属地化经营越来越成熟,这要求在财务软件的选择上不能再单纯地使用中文版,而应该向使用程度更高的英文版转换,以实现不同国籍的财务人员均可使用的目标。

(二)财务软件的应用环境

财务软件按硬件结构类型划分可划分为单机版财务软件和网络版财务软件。

单机版财务软件一般指数据管理仅在一台电脑上进行操作,无法与其他用户的财务数据进行共享。该版本适合应用于仅委派一名会计核算人员的项目部。优点是操作速度快,购置成本较低。

网络版财务软件是指各用户可以共同对财务数据分别进行操作,且财务数据可以实现共享。一般情况下又可划分为传统局域网环境财务软件和远程控制环境财务软件。传统网络版财务软件仅能在办公室所在的局域网范围内访问服务器,对财务软件操作,达到财务共享,可适用于人员职责清晰,需要分别处理各自账务的公司总部财务部门。远程控制环境财务软件是更高要求的管理型财务软件,用户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操作、共享财务数据,可适用于任何对财务数据管理要求的项目部、公司总部或集团公司,但成本较高、受个别区域网络环境影响较大。

(三)集团对于财务软件应用的限制

目前,一般大型的施工企业集团开发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财务软件,各单位在应用上可选择性就较差,且一般无法满足境外用户的使用要求,这需要向集团提出语言版本的转换需求,加大语言版本的开发力度,集团层面在选择财务软件的同时也应该配合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需求,不断提升财务软件的应用范围,以更好地服务生产经营和财务决策。

(四)软件功能选择

对于境外经营来说,由于涉及的项目会逐步增多,在分工程项目核算的情况下,为便于后续账务管理,应考虑具备以下功能的软件:

(1)凭证的导出、导入;

(2)分项目建账情况下,集成账套可否建立,以便于后续各项目会计科目、辅助信息的统一,便于各账套数据归集至集成账套,以便于数据汇总、查询和报表报送;

(3)财务软件的稳定性,关系到数据查询的准确性、维护成本、报送数据的质量。因而,选择时应重点加以测试。

四、聘请满足国际化管理的外籍会计人员

中资企业在国外拓展业务的过程中,要求人员外语水平高,专业素质水平强,但稳定性较差,而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在非洲、中东、东南亚及南美拓展市场,当地用工成本普遍较中方员工成本低,为迅速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将日常琐碎的财务、税务等工作进行属地化管理成为一种趋势。

一般情况下,聘请国际化管理的外籍会计人员,可以选择在当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过且英语或中文水平较好的人员,或者在其他中资企业工作过的外籍会计人员,他们一般对会计政策、税务和中方相关的财务管理等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迅速规范外账的管理。

五、分包商管理

(一)分包商分类

在境外经营,分包商可以分为当地企业及中资企业,此处的中资企业指在所在国未注册成立的分支机构;而有注册分支机构的中资企业视为当地企业。

(二)当地分包商管理

境外施工企业在境外选择具备资质的分包商参与项目实施,是最能体现该公司属地化经验管理能力的一个方面,且便于财务管理。一方面对方可以按照所在国的规定提供合格的发票,双方根据税法要求各自申报纳税;另一方面双方核对往来简单,且在核算中不会存在内外账差异。笔者以为,中资施工企业境外经营应优先利用当地优质资源,这样会最大程度地降低境外经营风险。

(三)中资企业分包商管理

中资企业境外经营上往往选择在中国境内经常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实施项目的分包,而这些分包商一般不具备境外经营的资质。因而,无法在项目所在国注册公司、开立银行账户,为境外账务管理提出了难题。笔者认为,分包商在境外承揽的合同中应规定:

(1)要求实施中开具票据以总包方的名义;

(2)为分包方开具银行账户,实行专款专用,总包控制,确保外账现金流与票据匹配;

(2)分包单位的利润或票据有合同额之间的差额部分产生的税费,由总包方按照所在国税法予以扣缴。

六、外账管理

(一)所在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差异较小的情况

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对可以预见的差异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会计凭证。如果所在国接受中国的会计科目体系,可以要求雇用的当地会计人员按照中国的会计科目体系及记账方式进行账务处理,具体分以下几类情况处理。

(1)认同所在国境外发生的费用及所在国境内发生的费用,可直接计入外账处理,登记为A类凭证,作为内外账共用凭证;

(2)不认可境外发生的费用,例如与中资分包单位办理的结算,不在外账中进行账务处理,而仅在内账中录入,登记为B类凭证,作为内账专用凭证;

(3)会计政策与中国会计准则政策在折旧、减值准备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按照各自的准则要求分别登记为B类凭证,作为专用凭证;

(4)中资企业分包单位的费用为便于核算往来、税款等,可根据实际需要,外账中专设登记为C类凭证。若涉及的分包单位过多,可对相应的科目设置“单位往来”核算。

(二)所在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差异较大的情况

根据所在国的会计准则,无法适用于现有的科目体系,这就要求当地会计完全按照当地会计准则进行记账,以便于报税、审计。

七、内账管理

(一)所在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差异较小的情况

此种模式下,会计核算体系基本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记账,利用会计软件将内外账共用凭证即A类凭证转入到内账账务系统,并对支付给中资分包单位的工程款在内账中予以调整,外账专用B和C类凭证不转入内账系统。至此,完成内账凭证的整合,可据此出具财务报表。

(二)所在国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差异较大的情况

此种模式下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法。

(1)加强对当地有潜力员工的培训,在原始凭证中即登记中国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科目编码,让对方按此标准录入凭证,并加强凭证复核工作,逐步培训出一名可以正常录入内账凭证的当地会计人员。

(2)在雇佣当地会计不现实的情况下,只能由中方会计或借调集团内部单位会计人员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录入凭证。

总之,境外经营账务管理应依据所在国的税法、会计、外汇等政策,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可以分阶段逐步提升自身财务基础管理水平,为企业境外合法、合规经营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所在国财务软件分包商
财务软件在我国财会工作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分析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运用
略论财务软件的发展以及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浅析国际EPC项目分包商结算的精细化管理
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做好施工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工作
聚类分析法在国际工程分包商选择中的应用
高校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软件应用问题探讨
基于最小工期的施工分包商选择方法
2011年ENR最大200家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公司中国大陆入围企业(根据来自公司所在国海外项目的设计收入排名)
2010年最大200家国际设计公司(根据来自公司所在国之外海外项目的设计收入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