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城市小麦冬前弱苗的类型及防治对策

2016-03-27永城市植保植检站郝艳芝

河南农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弱苗永城市白化

永城市植保植检站 郝艳芝

永城市小麦冬前弱苗的类型及防治对策

永城市植保植检站 郝艳芝

随着农业机械和化学农资的推广普及,加之气候条件错综复杂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农作物出现千差万别的症状。针对田间异常现象,农民朋友往往束手无策,即使进行防治,也不能“对症下药”。就近年来永城市小麦秋苗出现的方方面面异常症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一、整地质量差所致的弱苗

近年来,由于旋耕机(耙)的推广普及,耕作层较浅,旋耕后不耙实。加之,秸秆还田或田间杂物多的地块,秸秆粉碎不够彻底,整地质量更差。据永城市植保站调查:部分田块小麦根系不能与土壤有机结合,甚者根系下扎在秸秆里,不能正常从土壤中吸收水肥,出现生理饥饿,导致小麦根系弱、抗逆性差、生长不良、叶色发黄、植株矮化等现象。

预防以上现象,务必提高整地质量,加厚耕作层,加深犁底层,扩大作物根系生长空间。“耕地不深翻,麦根无处钻”“深耕加一寸,等于加遍粪”等谚语均说明深翻有利于根系下扎、利于土壤蓄水保肥、提高农作物抗逆能力等。整地要做到“三个必须”——旋耕后必须耙实,连续旋耕2~3年必须深翻1次,秸秆还田的地块必须深翻,将秸秆均匀地分布在耕层中,防治作物种子“棚架”,出现弱苗迟发现象。

二、秸秆直接还田导致的弱苗

秸秆还田机的推广,不仅提高效率、节省劳动力,而且有利于能源良性循环、减少污染、平衡土壤养分等。但是,在秸秆粉碎过程中,受秸秆干湿度及粉碎机等因素的影响,秸秆粉碎不彻底,直接影响下茬作物(小麦)种子生根发芽,导致弱苗。另外,由于作物秸秆成分中碳氮比失衡,还田时,必须追施一定比例的氮素进行调节。据调查:农户很少在秸秆直接还田时补施相应的氮素,导致土壤相对缺氮,小麦出现缺氮性弱苗。

因此,秸秆直接还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秸秆干湿度和粉碎机工作质量,选择适宜时机,把秸秆粉得越碎越好,秸秆长度在5cm以下。其次,实行深耕法,耙匀耙透,将粉碎的秸秆均匀地分散在土壤中。最后,秸秆量控制在300~400kg,并在犁前撒施5kg尿素。

三、除草剂残留所致的弱苗

若遇夏播期间干旱少雨,田间杂草出土较晚,化学除草剂施用偏晚;或者第一次除草不彻底,一季施用两次化学除草剂的现象;或者选用小厂家生产的质次价廉的除草剂等。在当季土壤对除草剂分解不尽,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发育,田间呈现带状或点片叶色沿叶脉发黄、叶片宽短、植株矮化、分蘖增多,甚者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防治时可选用金云大120、天丰素等芸薹素内酯类调节剂+中华肥精等优质叶面肥+禾果利或三唑酮等常量混合喷施,5~7d喷施1次,连喷2~3次。

四、拌种剂药害所致的弱苗

麦播期防治病虫害,是防病治虫的关键时期,也是防治土传、种传病害的有利时机,“春病(虫)秋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永城市对小麦全蚀病等病虫害的统防统治,麦播期病虫害防治基本普及。个别农户无故加大拌种剂量,轻者叶色黄化、植株变矮,重者缺苗断垄,甚者毁种重播。

防治拌种剂药害,首先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根系下扎,提高作物抗性;其次选用具有解毒作用的金云大120等芸薹素内酯类调节剂+中华肥精等优质叶面肥等混合喷施,5~7d喷施1次,连喷2~3次。

五、红蜘蛛危害所致的弱苗

2014年秋雨连绵,加之秸秆还田、整地等质量差原因,导致红蜘蛛异常发生。受害麦叶出现针刺状白斑,重时整叶灰白,逐渐变黄、枯萎、死亡。永城市麦田以麦圆蜘蛛危害为主,其喜阴、怕强光,生育适温8~15℃。相对湿度70%以上,最适其繁殖危害。11月中旬调查:全市螨田率81.0%,达到防治指标田占60.5%,秸秆还田的沙土地、两合土地居多。一般市尺行长50~200头,多者超过500头,单叶最多20余头,造成危害,为历年同期最高。前茬玉米秸秆还田不彻底、地表杂物多、滋生玉米苗多、播种深、出苗差等地块危害重。

防治时可选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2.5%联苯菊酯1 000倍液进行喷雾。

六、土(种)传病害所致的弱苗

麦播后降雨较常年偏多,土壤湿度大,适宜各种土传、种传病菌侵染,如小麦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等。小麦幼芽受害变褐枯死;幼苗受害芽鞘变褐,重者幼苗叶色变浅、发黄、变干、全株枯死。全市病田率50.0%,病株率15.6%,未拌种田块病株率15%~20%,已侵染到叶鞘,甚至叶鞘被危害腐烂。

防治时每桶水(15kg)可加入20%三唑酮乳油50g或12.5%禾果利20g与金云大10mL和优质叶面肥混合喷雾,重病田5~7d再防1次。重病田注重喷淋麦株根基部。

七、深播及群体偏大所致的弱苗

2014年,麦播前后以干旱天气为主,尤其是淤土地,墒情相对较差。农民盲目加大播种量和播种深度,一些田块提前播种,气温适宜,部分田块存在冬前旺长、春季转弱的隐患。

针对深播麦田,建议采取“扒土晒根”的办法,及早促弱转壮;对于播量大的弱苗,应适时进行化控和开展镇压等措施,可每667m2用15%多效唑40g叶面喷施。注意在小麦拔节前施用结束,以免影响下茬作物。

八、土壤污染所致的弱苗

随着农业机械化普及,田间作业过程中,难免出现油渍洒入土壤,出现土壤污染。近年来,在永城市太丘乡常庄村、马桥乡铁塔张庄村、陈集镇丁集村出现小麦白化苗后,连年在其他乡镇出现该症状。其中太丘乡发生面积最大,2008年11月初发生1m2小麦幼苗白化现象,并不断向四周扩展蔓延,12月扩展到70~80m2。单株首先从第2叶开始发病,向上逐渐蔓延,发病初期,叶片呈褪绿斑驳斑点,然后扩大成斑块,甚至整个叶片全部变白,最后全株白化。病株易拔出,3~4叶,正常分蘖,分蘖叶片同样白化,无次生根,种子根发育正常。

防治土壤污染导致小麦出现白化苗现象,可以在麦播前将被污染的土壤拉出大田外或者采用增施有机肥的办法缓解污染;一旦出现症状,可采用化学药剂缓解污染,选用金云大120等芸薹素内酯+中华肥精等优质叶面肥进行防治。

九、盐害、肥害所致弱苗

盐碱地或肥料中缩二脲含量过高则会导致烧苗、烧根,造成肥害。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对作物种子和幼苗均有毒害作用,浓度过高产生盐害,造成烧根、烂根。

我国规定肥料中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作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在旱时施用,如果缩二脲的浓度超过15mg/L时,作物就会枯死。旱地施用尿素,特别是冬种作物施用,因气温及湿度均降低,尿素及缩二脲分解转化成铵态都很慢,这时如已播种或移栽幼苗,浓溶液就会像腌菜一样将种子或幼苗根中的水吸出,且高浓度的缩二脲的毒性影响种子发芽,或引起幼芽枯死。

因此,要注意早施底肥,必须施后14d才可播种。如要抢农时,则必须在播种沟内施用尿素后,再在上面盖层薄土,于薄土上播种。待种子萌发后逐渐伸幼根于下层时,尿素及缩二脲均已转化为铵态,被土壤吸收,逐渐供应幼芽需要。

猜你喜欢

弱苗永城市白化
白化黄喉拟水龟人工培育研究①
永城市
最严重白化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永城市为例
盐城市小麦出苗不齐原因及补救措施
永城市
白化茶种质资源分类研究
白化和紫化茶种质资源开发进展
不同苗情下冬小麦氮肥最佳追施时期和追施量
永城市王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成功挂牌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