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2016-03-27上海市崇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15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

沈 洁 (上海市崇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50)

浅谈“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沈 洁 (上海市崇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50)

为使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者了解“互联网+农业”,从而推动“互联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介绍“互联网+农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条件,总结介绍了“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期加大对“互联网+农业”的宣传。

互联网+农业;概念;发展条件;重要性

自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之后,各行业都敞开怀抱,不同程度地与“互联网+”融合。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农业”也孕育而生,其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农业发展的各领域之中,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技术及其概念正深刻改变着传统农业,使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管理不断规范、流通日益快捷。为使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者了解“互联网+农业”,从而推动“互联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在介绍“互联网+农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条件,总结介绍了“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期加大对“互联网+农业”的宣传。

1 “互联网+农业”的相关概念

1.1 互联网及“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种通讯技术集合,形成了全世界沟通的通讯网;是一条新型的销售渠道,是企业开辟的虚拟营销方式;是一种新的媒体、媒介,是一条新的信息传播途径;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具备和其他产业有机融合的特征。互联网已变成了一种动力,一种时代的动力、产业的动力、创新的动力。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能推动传统的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互联网+”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1.2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从计划、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各环节入手,对传统农业产业链进行改造、优化、升级,使我国农业生产告别以往低效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显著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生产效率。随着“互联网+农业”理念的深入探索,将会实现传统农业到智能化农业的飞跃。

2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条件

2.1 政府政策

2015年颁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5月7日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训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又强调,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农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2015年的发展重点将集中在对农村传统流通网络的信息化改造、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拓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领域等四个方面。

2.2 农业基础建设设施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基础建设水平偏低,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水平偏低,各种智能设备并没有完全投产使用,再加上不同地区经济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并没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互联网技术,甚至不了解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和意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城镇网民数量占比达72.4%,而农村网民仅占27.6%,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李士强建议,国家“互联网+”战略实施后,应尽快实现村村能上网,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农民将成为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农民网民数量的增加及农村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升,也为农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提供了技术基础与保证。

2.3 农业从业人员

在我国传统农村家庭中,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且素质偏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难以接受新事物,无法将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实践,无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随着我国教育文化的普及和互联网思维的渗透,许多具有互联网思维、创新思路、管理能力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愿意回到农村创业,投身“三农”,成为了“新农人”。“新农人”的涌入,将大幅提升我国传统农民的文化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的人才结构,进而带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业互联网的发展。

3 “互联网+农业”的重要性分析

3.1 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没能达到统一的标准,这也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近年来,互联网信息集成、远程控制、数据快速处理分析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充分应用;3G、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科技也逐渐运用于农业生产中。如通过无线传感技术,

能随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数据以及农产品生产状况等信息,并将信息汇总集合,然后通过智能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并及时精确地遥控指定农业设备的开启和关闭,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生产,从而使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3.2 优化了农产品的销售模式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生产期间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最终收获的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同时我国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难以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农产品在丰收后常常出现“卖难”现象,这些都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通过采用电子商务技术,将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不仅优化了传统农产品的流通模式,提高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流通的透明度,逐步消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鸿沟,还减少了销售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吸引和聚集了互联网时代新兴消费者,增强了消费者的客户体验和客户粘性[1]。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建立了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农业生产体系,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此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的精确化生产和零滞销。

3.3 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链

构建农业产业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目前整个农业产业链存在大量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产业落后、信息不对称、分散用户量巨大、交易信息闭塞且环节较长、合同不完善等,因此,农业产业链被互联网改进的潜力巨大。主要表现在:(1)现代农业产业链要求遵循契约精神,本着共赢的原则,设计出严谨、完整的交易条款,尽量避免发生争执。(2)围绕主导产品,培养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扶持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龙头企业。(3)加速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不仅涵盖土地流转、农资销售、农业信息服务等,还涉及休闲农业等,而普通农民很难自己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给予农村电子商务实质性的保障和支持,让农民可以安心生产,让电商企业可以专注于营销[2]。如国务院近来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提出,加快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使其成为先导技术,促进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转变。同时,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万村千乡”市场网来改善电子商务服务环境,加快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3.4 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但资金的筹集与融通一直是农户、农商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农村家庭申请贷款较为困难,据统计,农民家庭正规信贷成功率为27.6%,远低于40.5%的全国信贷水平。自2000年初,央行和银监会开始推进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包括村级互助基金、小额贷款、资金互助社、“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方式的金融产业和服务创新,但受地域、资源、产业结构等多因素制约,这种由监管层主导的农村金融产业并没有效解决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产品单一、供给不足等问题仍较为突出。2015年3月,央行正式颁布《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提出将重点关注互联网支农扶贫创新和实践,要重视互联网金融在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借助互联网可突破地域上的制约,搭建农业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为农业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网上支付服务及各类理财服务等。同时,农民可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自身的诚信体系,实现农民借贷风险把控,保障农民基本利益。可见,随着农村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3]。

4 结 语

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将是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保障,运用互联网整合与分配信息,能促进农村生产、优化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信息的有效传递、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的两端均衡发展,再加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给我国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因此,“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势必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1] 李敏.浅析“互联网+农业”视角下的现代农业特征[J].智富时代,2015(9):6-7.

[2] 陈红川.“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6):143-147.

[3] 代成斌,黄玉珊.互联网+农业: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J].世界电信,2015(5):63-65.

2016-03-17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