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时期杭州的茶具

2016-03-27沈国琴

茶叶 2016年1期
关键词:钧窑元代磁州窑

沈国琴

(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 310013)



元代时期杭州的茶具

沈国琴

(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 310013)

摘要本文以中国茶叶博物馆藏的元代茶具为线索,结合元代时期杭州的饮茶盛况及饮茶方式,简单梳理了元代杭州的茶具概貌。

关键词元代;杭州;出土;饮茶方式;景德镇窑;磁州窑;钧窑

元代杭州繁华,茶肆茶房众多,居住在杭城的市民生活处处离不开茶,对茶具的需求同样旺盛。那么,当时人使用的茶具又是怎么样的呢?

茶具的形态和功能由饮茶方式决定。元代饮茶方式介于宋代与明代的过渡阶段,既有团饼茶的饮用,同时散茶瀹泡也初开端倪[1-2]。因此,从茶具器型上看,元代杭州的茶具有茶研、茶盏、盏托、汤提点等点茶器,也有茶壶、茶杯等散茶冲泡器。

杭州作为东南繁华之都,成为全国各地商品的集散地及消费中心。南北各窑口生产的陶瓷茶具通过运河或其它途径进入到杭州,当时最有代表性的陶瓷茶具有景德镇窑的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及单色釉品种中的青白瓷、枢府釉白瓷、高温蓝釉瓷、高温红釉瓷、龙泉窑的青釉瓷、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及钧窑瓷等[3-4]。元代是景德镇瓷器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开始了政府对景德镇瓷业的管理,也为明清两代景德镇瓷政管理开了先河,元代的景德镇已经成为当时全国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瓷器出现几大创新产品。首先是青花和青里红品种的烧制成功,揭开了中国陶瓷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青花虽然在唐代已经出现,但作为陶瓷商品它的数量并不多,从目前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只是当时偶然烧成的品种,并没有成为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到了元代,景德镇的工匠们充分利用他们的生活智慧,创烧出了青花瓷。所谓青花,是指在瓷坯上用钴料描绘纹饰,然后罩一层透明釉,在1200℃左右高温下以还原焰一次烧成的瓷器,又称“釉下蓝“、“釉里青”、“白釉蓝花”。由于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方法制胎,元代的青花瓷胎质细腻洁白,釉色微微闪青,光润透亮,清澈明丽。元代的青花钴料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进口青花料称之为苏勃泥青,从西亚进口,青花发色浓艳,由于这种钴料的成分属于高铁低锰(跟国产料的高锰低铁相对而言),因此青花沉淀到瓷胎里面,呈现出蓝中带黑的特点。国产料的青花纯度不高,发色偏暗,青花相对淡雅,纹饰也较简洁。杭州出土了不少元代青花瓷器,青花碗及盏托就是当时的茶具。

其次,元代景德镇瓷器的创新还表现在高温单色釉品种的烧制成功。高温蓝釉描金爵和红釉高足杯出于于杭州市朝晖路元代的窖藏,是非常难得的瓷器品种,虽然是酒具,却从侧面反映当时的杭州已成为景德镇创新瓷器品种的消费地,茶具也不例外,不过关于更多的资料,还有待于将来的考古发掘。

经过五代及宋的持续发展,元代的景德镇青白釉瓷器生产兴盛。无论是胎釉配方及工艺造型均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各种适合新时代的器型[5-6]。日常生活用器、佛前供器及专供外销的器型是当时的主流,茶器就是当时重要的生活用器之一。元青白釉茶盏、执壶和盏托是当时常见的茶器类型,用如脂类玉的青白瓷茶具盛放茶汤,衬托出茶汤的美感,使青白瓷茶器成为元代杭州人的首选。

枢府釉瓷器也是元代重要的景德镇瓷器品种之一。所谓的枢府釉瓷是一种釉色介于白釉和青白釉之间的,类似于鹅蛋青的釉色瓷器。由于这一类釉色的瓷器中印有“枢府”两字,于是统称为枢府釉瓷。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政权,而蒙古人有尚白的习俗,因此,枢府釉瓷器得到元代统治阶层的认可,成为等级较高的瓷器用品。1987年杭州出土过26件枢府釉瓷器,其中一件印有“福禄”铭文。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的元代枢府釉折腰碗应是当时的茶器之一,该茶碗敞口,折腰,矮圈足,碗内外遍施青中带白的乳浊釉,釉色有着强烈的玉质感,碗内壁模印缠枝花卉纹,“枢府”两字隐约可见。茶器出土于杭州的中河一带,中河曾是南宋御街的护城河,元时仍然繁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使用着景德镇生产的各种瓷器制品,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们用枢府釉茶碗喝着玉磨茶或者酥签茶的情景。

元代时期的龙泉窑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由于元代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龙泉窑瓷器成为当时重要的贸易瓷。反之,海内外的需求也大大刺激了龙泉窑瓷器的生产和发展。元代饮茶兴盛同样也促进龙泉窑茶器的生产。综观元代瓷器品种,盏托、瓷杯、茶研(和杵一起使用)及执壶均是当时居民日常的茶具。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元代青釉暗刻云鹤纹盏托是龙泉青釉茶具中的精品,该盏托的盏面似圆盘,弧面微微上扬,中间开下凹之圆孔以承盏,浅盘下束颈,小鼓腹,小圈足。灰白胎,通体施粉青釉,釉面均匀而滋润,盏外沿暗刻四对云鹤纹,鹤纹飘逸生动,朵云刻画有动感。此类盏托通常与斗笠碗配合使用。

磁州窑位于河北省邯郸磁县的观台和彭城一带,宋时磁县属磁州故名磁州窑,是北方很重要的一个瓷器生产窑址。宋代是磁州窑生产的鼎盛期,主要以白地黑花装饰作为其特色产品,元代则延续着其一贯的风格。元代的杭州城,其消费品来自全国各地,来自河北的磁州窑产品通过运河运抵杭州,也成为当时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磁州窑的器物定位在为普通市民提供服务上,其装饰花纹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特别是白地黑花的各种植物、动物、人物纹饰,取自生活,来源于生活,活灵活现地在瓷器上表现出来,因此受到普遍的欢迎。杭州出土了大量的磁州窑瓷器,其中不乏茶具,如茶碗、茶叶罐、茶臼等,见证了磁州窑在元代曾经的盛况。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元磁州窑铁锈条状纹碗,这是磁州窑仿烧建窑黑釉的产品,体量较一般的建窑盏大一些,通体施酱釉,碗内以不同结晶釉表现四块条状斑纹,民间俗称“铁锈花”,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

钧窑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产地在河南的禹县。其主打产品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带有乳浊釉色窑变的瓷器,宋代钧窑的代表性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月白色以及天青等诸色品种,可谓瑰丽多姿、色彩纷呈。到了元代,钧窑成为了民窑,基本上为市民提供各种日常的生活用器,诸如花盆、茶具、酒具及餐具等。事实上,杭州也出土了不少元代的钧窑器具,包括茶具。中国茶叶博物馆藏的元钧窑碗,器型较大,碗内有一红色玫瑰斑纹,恍若落日下的彩霞,点缀碗间,极富装饰效果。

总之,元代杭州的茶具汇南北各地之窑口,形制多样,充分适应了当时饮茶方式之变化。

参考文献

1刘瑛. 元代的茶法和茶叶生产. 中国茶叶, 2006, 28(3): 42-44.

2冯卫英. 从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文物看茶风西渐. 茶叶, 2014, 40(1): 45-49.

3郭丹英. 冰心寓壶赤子情怀——写在吴远明捐赠历代紫砂茶具之后. 茶叶,2009, 35(3): 187-191.

4郭丹英,汪星燚. 小中见大识茶船——茶博馆藏茶船赏介. 茶叶, 2006, 32(B04): 78-81.

5郭丹英. 赴河北邯郸征集磁州窑茶具小记. 茶叶, 2005, 31(3):180-180.

6沈国琴,郭丹英. 元、明时期杭州的茶馆. 茶叶,2014, 40(4):230-231.

Tea-Sets popular in Hangzhou during Yuan Dynasty

SHEN Guoqin

(China National Tea Museum, Longjing Road, Hangzhou, China 310013)

Key wordsYuan Dynasty; Hangzhou; excavation; tea-drinking style; Jingde kiln; Zhizhou kiln; Jun kiln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tea-sets popular in Hangzhou during Yuan Dynasty, which are now displayed in the National Tea Museum of China. The tea-drinking style and general situation of tea-sets used in Yuan dynasty were also discussed.

收稿日期:2016-02-02

作者简介:沈国琴(1965年-),女,从事茶文化推广及宣传活动。

中图分类号:K247;TQ17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77-8921(2016)01-046-02

猜你喜欢

钧窑元代磁州窑
写意泥性·黄河印迹·钧窑瓷板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5)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4)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2)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1)
解析元代瓷器——釉里红瓷器和钧窑瓷器
王绎《写像秘诀》中的肖像画技法研究
从民族文化交流视角论元代蒙古族汉文创作的产生与发展
《雪霁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