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大棚嫁接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6-03-27高春燕齐艳花侯瑞金

蔬菜 2016年6期
关键词:瓜条结瓜大兴区

高春燕,齐艳花,王 维,侯瑞金

(1.大兴区青云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605;2.大兴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北京 102600;3.大兴区青云店镇二村一村,北京 102605)

大兴区青云店镇二村一村的侯瑞金自2010年以来,连续6年种植春大棚嫁接黄瓜,通过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其栽种的黄瓜长势好、病害少、产量高,并持续获得高收益。667 m2最高产量达到10 991 kg,产值24 799元,曾获得2012年北京市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春大棚黄瓜组一等奖。现将其春大棚嫁接黄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强、早熟性好、商品性佳的黄瓜品种,目前大兴区蔬菜技术推广站主推的春大棚优良黄瓜品种有“寒秀3-6”“北农佳秀”“金胚99”等。

1.1 寒秀3-6

耐低温优势明显,长势强,不封顶。以主蔓结瓜为主,株型紧凑,早熟性好,瓜条顺直。把短、刺密,肉厚心腔小,深绿色,有光泽。

1.2 北农佳秀

中早熟杂交一代,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大,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瓜条生长速度快。瓜条商品性极佳,瓜长棒型,单瓜质量200 g左右,瓜条顺直。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耐低温弱光,适宜春秋大棚及日光温室越冬茬和早春茬栽培。

1.3 金胚99

早春大棚不需嫁接,抗黄瓜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早熟丰产,商品性极好,耐弱光性强,适合早春、秋延大棚栽种,早春表现更为优异。

2 采用嫁接技术培育壮苗

黄瓜嫁接技术是保证高产的关键。嫁接后的黄瓜长势旺盛,结瓜多、瓜条直。嫁接黄瓜不仅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抗逆能力和肥水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

2.1 砧木品种选择

黄瓜嫁接所采用的砧木品种很多,侯瑞金采用的砧木是目前大兴区主推的“北农亮砧”。该品种以从日本引进的南瓜砧木材料中选育出的自交系H45471为母本,以国内南瓜砧木材料选育出的自交系MH67156为父本配制而成,是黄瓜专用砧木一代杂种。该砧木与黄瓜嫁接亲和性好、成活率高,有提高黄瓜抗枯萎病和增加产量的效果,尤其是对嫁接黄瓜果实表皮具有很强的脱蜡粉能力,使黄瓜皮色鲜绿光亮,可明显提高黄瓜的商品性。同时可以提高黄瓜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VC,降低单宁和亚硝酸盐含量,适于秋冬季及春季保护地黄瓜嫁接栽培。

2.2 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北京地区春大棚黄瓜一般的定植期在3月中旬,砧木和接穗的播种时间在1月下旬。目前大兴区在黄瓜上主要采用贴接的嫁接方法,接穗比砧木晚播2~3 d,催芽后播种。砧木种子播在50孔穴盘或8 cm×8 cm的营养钵中,接穗种子可直接播在平底穴盘内。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洒苗床,并将营养钵或苗盘浇足底水。

2.3 适期嫁接

当砧木1叶1心、接穗刚露出心叶时为嫁接适期。目前大兴区黄瓜嫁接主要采用贴接法,贴接具有操作简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等优点。其要点为:削切砧木苗时,从苗顶部紧靠一子叶基部,用刀片呈50°~60°角向另一子叶下斜切,将一片子叶连同心叶一起切掉(农民称之为“片耳朵”),要求切面长度在0.6~0.8 cm。削切接穗时,在接穗子叶下方1.5 cm处,选择苗茎的宽面(要切在子叶的正下方一侧)进行斜切,方向自上而下,切面的长度、角度必须与砧木的切面相吻合。最后,将切好的接穗苗和砧木苗切面对齐,用嫁接夹将接口固定。嫁接完成后,及时将嫁接苗放入小拱棚内,用75%百菌清药液进行叶面喷施,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

2.4 嫁接苗管理

黄瓜嫁接苗从嫁接到成活,一般需要10 d左右的时间。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温度、湿度和遮荫管理,保证嫁接瓜苗的成活率。嫁接后1~3 d苗床内白天温度25~30 ℃,夜间温度18~20 ℃,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3 d后可适当放风,降低小拱棚内的空气湿度,避免因棚内湿度长时间偏高引起伤口腐烂。以后逐渐延长嫁接苗的通风时间,并逐渐加大通风量,以黄瓜苗不发生萎蔫为标准。在遮荫管理上,嫁接后1~3 d,要用遮阳网遮盖,增加散射光。从第4天开始,每天早、晚接受短时间的光照,以后逐渐延长见光时间。随着嫁接苗的成活,中午要间断性的见光,待见光后不萎蔫时去掉遮阳网。嫁接后10 d左右进入正常生长阶段,这时应撤掉小拱棚,转入正常管理,并去除嫁接夹,抹除砧木侧芽。当嫁接苗长到3~4片叶时进入定植期,定植前5~7 d,要加强通风,降低温度进行炼苗,使苗子敦实健壮以适应定植后的田间环境。

3 定植及田间管理

3.1 整地施肥,适时定植

每667 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9 000 kg、三元复合肥45 kg、磷酸二铵45 kg,将粪土充分掺匀。定植前菜田做成小高垄,上覆地膜并进行膜下滴灌,以利于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达到防病目的。当10 cm深土壤温度稳定在12 ℃以上,日平均气温通过5 ℃时即可定植。应选晴天定植,一般每667 m2定植3 000~3 200株。

3.2 合理调控温湿度

定植后1周,大棚内密闭保温,棚温白天30~32 ℃,夜间10~13 ℃。缓苗后上午保持28~30 ℃,下午25 ℃左右,夜间12~15 ℃。一般情况下除了开花结果期应有稍高一些的温度外,白天维持25~30 ℃,夜间13~15 ℃即可。黄瓜生长发育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左右,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时,应立即通风排湿。

3.3 肥水管理

黄瓜缓苗后到根瓜采收前,以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徒长、为结果打基础的管理为主。待根瓜坐住且开始发育后,结束蹲苗,并应及时浇水1次。结合浇水,追施氮磷钾含量16-8-34的“圣诞树”冲施肥,每667 m2追施10 kg。根瓜采收后,结瓜前期每7~10 d浇1水,结瓜盛期5~6 d浇1水,不浇白水,水水带肥,氮磷钾含量18-18-18的史丹利冲施肥和含量16-8-34的圣诞树冲施肥交替使用,每次每667 m2施10~15 kg,保证黄瓜水肥的充分供应。结瓜盛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浇水要注意应在采瓜前进行,阴天或温度高的中午前后不宜浇水。高温季节浇水宜在傍晚进行,以降低地温。从5月上旬开始,可用0.2%磷酸二氢钾作叶面追肥,结合预防病害进行喷施。

3.4 植株调整

春大棚黄瓜植株生长旺盛,需定期落秧,落下的秧蔓按顺时针方向盘绕在根部,同时摘除卷须、病叶、老叶,功能叶片控制在10~14片。随着植株的生长,要进行多次落蔓,保持瓜秧高度在1.5 m左右。黄瓜生长后期要及时摘除下部枯黄老叶和病残叶,以利通风透光,减轻病害发生。后期要摘除过多的雄花和卷须,减少养分的消耗,还可促进通风、除湿、降温。

4 病虫害防治

及时在通风口覆盖防虫网,并在棚内悬挂黄粘板,规格25 cm×40 cm,每667 m2悬挂30张左右,可有效防止蚜虫、白粉虱等的危害。通过物理防治,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也保证了蔬菜的安全生产。黄瓜易出现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及时打掉下部的老、病叶,促进通风透光,减轻虫害,确保黄瓜长势旺盛。

猜你喜欢

瓜条结瓜大兴区
大兴区各级工会搭建职企“连心桥”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慰问送关怀,大兴区各级工会做好职工贴心人
基于NSPSO算法涔天河灌区长藤结瓜灌溉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刘玮玉艺术作品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五香冬瓜加工方法
冬防西葫芦短粗瓜
北京市大兴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西瓜皮综合利用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