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城四家子城址北城墙发掘简报
2016-03-27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吉林白城城四家子城址北城墙发掘简报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吉林省考古 城四家子城址 辽金时期 城墙发掘
图一 遗址地理位置图
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的城四家子城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辽金时期城址(图一)。该城址平面大致呈方形,据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城址周长5748米①,残高3—7米不等,四面墙各有一门,并有角楼和数量、间距不等的马面若干。自2013年起,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城四家子城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②。现就2013年5月对城址北墙的解剖式发掘工作简报如下。
北城墙是城四家子城址目前保存状况最好的城墙,为最大限度地减小对遗址的破坏,解剖地点选取了位于北墙西段,距北城门350米的一处豁口,此豁口系当地村民为方便交通人为开挖形成,城外通往城址南部古城村的道路自此处斜向穿过(图二)。此处城墙现存高度约4.3米,底部宽20余米,暴露在外的城墙断面上可见明显的夯层。我们利用豁口东侧壁清理出平整的剖面,并紧贴墙体布一条宽2米的探沟进行发掘,以了解墙体的地下基础结构。
一、地层堆积
由于自然力的侵蚀和农民拓荒耕种的影响,城墙遭严重破坏,加之本地区近些年风沙较大,且以西南风为主,在城墙墙体北侧形成较厚的坡状堆积。
城墙处的地层堆积共10层(图三):
第①层:表土层,为质地疏松的灰黄色沙土,含较多植物根系,厚10—40厘米。
第②层:风积淤沙层,灰褐色沙土,质地疏松,内中包含少量现代垃圾、兽骨和植物根系,厚0—40厘米,仅见于城墙北侧。
第③层:风积淤沙层,黑褐色沙土,质地疏松,含少量植物根系,厚0—50厘米。
第④层:风积淤沙层,黄褐色沙土,质地疏松,无包含物,厚0—50厘米。
第⑤层:风积淤沙层,黑褐色沙土,质地疏松,无包含物,厚0—30厘米。
第⑥层:风积淤沙层,黄褐色沙土, 质地疏松,无包含物,厚0—50厘米。
第⑦层:墙体坍塌层,灰褐色土,质地略坚硬,无包含物,厚0—50厘米,仅见于城墙北侧。
第⑧层:墙体坍塌层,黄褐色土,质地略坚硬,无包含物,厚0—40厘米,仅见于城墙北侧。
第⑨层:墙体坍塌层,灰黑色土,含黑褐色、灰褐色斑点,质地坚硬,可见明显夯层,夯层厚度与墙体夯层相同,且平行于墙体夯层,但与墙体夯层间存在错位,厚25厘米。
图二 发掘地点位置图
图三 北城墙剖面图
第⑩层:淤沙层,黄褐色沙土,质地疏松,无包含物,厚30厘米左右,仅见于城墙北侧。
第⑩层下部叠压一层路土,应为当时的地面,距现地表深约0.4米。路土之下即为城墙遗迹。
二、城墙结构
城墙由地上墙体和地下基槽两部分组成(图三,图四)。
(一)地上墙体
通过解剖发现,该段城墙地上部分为多次夯筑而成,现存墙体由6部分独立夯筑的夯土组成。其营建顺序为:先在中部夯筑剖面呈梯形的墙芯,再在两侧依附墙芯坡面分别加筑上窄下宽的夯土,再在该夯土外侧继续加筑,形成以墙芯为中心左侧3块、右侧2块夯土共同构筑的墙体的形制。
墙芯剖面呈梯形,起建于黄色沙质生土之上,残高4、底宽3.9、顶部残宽1米。墙芯土色为黄色,细沙土,与生土土质土色较为接近。夯层较厚,多在15厘米以上,最厚的达30厘米。
墙芯北侧与之紧邻的一块夯土墙体(下称“北1”)残高4.25、底宽2.8、顶部残宽1.65米。该部分墙体为红褐色土,与下层生土土质土色较为接近。夯层厚10—20厘米,质地坚实,剖面可见起伏明显的夯窝,夯窝直径在10厘米左右。该块夯土北侧的夯土(下称“北2”)残高4.25、底宽1、最宽处约2、顶部残宽1米。该块墙体为青灰色土,部分夯层土质土色与中层生土较为接近。夯层厚0.1—0.2米,夯窝亦较明显,直径约10—15厘米。北部最外侧的一块夯土(下称“北3”)残高4.1、底宽1.6、顶部残宽2.3米。该夯土为黄褐色土,夹杂大量黑褐色、红褐色土块,似经火烧,夯层厚10—15厘米,从剖面看夯窝不明显。
墙芯南侧与之紧邻的一块夯土墙体(下称“南1”)残高4.35、底宽3.5、顶部残宽0.5米。该部分墙体为灰黄色土,夯层厚10—15厘米,质地坚实,夯窝明显,夯窝直径10—15厘米。该块夯土南侧的夯土(下称“南2”)残高1.8、底宽2.6、顶部残宽2.1米。该块墙体为黑褐色土,夯层厚10—15厘米,夯窝明显,直径约10—15厘米。
(二)地下基槽
图四 北城墙剖面
该城墙具有两组地下基槽,间距7米,分别位于墙芯南北两侧墙体之下,位置左右对称。
北侧基槽由3个具有打破关系的基槽坑以及“北1”、“北2”和“北3”的地下部分构成,总宽度4.5米。其中,最下层基槽坑(下称“Jc1”)为弧壁弧底,内中填充黄色沙土,质地略硬,其内夯窝不甚明显,夯层厚度不甚均匀,约为0.1—0.3米,底部距当时地表深0.8米,北侧被另一基槽坑(下称“Jc2”)打破,残存宽度1.8米。Jc2为斜直壁平底,距当时地表深2、底宽1.3、残存高度1.45米,其内可见夯层15层,均为黑灰色土,质地坚硬,夯层厚度较为均匀,约为0.1米左右,大致水平。Jc2上部南侧叠压“北1”和“北2”,北侧被另一弧壁弧底基槽坑(下称“Jc3”)打破,该基槽坑开口于第⑩层下叠压的路土之下,深1.05、残宽1.7米,其内夯层亦呈弧形,不甚明显,土色灰黑,质地坚硬,其南部被“北3”的地下部分打破。Jc3北侧打破一块叠压于路土层下的夯土(下称“北4”),此夯土坐落于生土之上,应为城墙早期夯筑的部分。“北3”的地下部分呈斜直壁平底状,深0.8、宽2.5米,其内可见夯层10层,为灰黑色土和黄褐色土交替夯筑而成,质地坚硬,夯层较密,厚度在5—10厘米不等,夯窝明显,夯层剖面略呈波浪状,局部可观察到夯窝直径约为0.1—0.15米。另外,叠压于Jc1和Jc2之上,有一块相对独立的夯土(下称“北5”),被“北1”和“北2”打破,残存2层夯层。
南侧基槽由3个具有打破关系的基槽坑以及“南2”的地下部分等构成,总宽度7.5米。其中,最下层基槽坑(下称“Jc4”)剖面呈不规则形,弧底,北侧边陡直,南侧边平缓,残宽5.65、深约2米,其内堆积可分2层,下层为黑褐色土,质地略坚硬,参杂有大量黄土块,内中填充黄色沙土,质地略硬,其内夯窝不甚明显,夯层厚度不甚均匀,约为0.1—0.3米,上层为质地略硬的黄灰色土,略经夯打,北部被一形制规整的弧壁弧底基槽坑(下称“Jc5”)打破。Jc5宽3.05、深约1.6米,其内可见夯层10层,为黑褐色土,质地坚硬,夯层厚度不均,多在0.1—0.3米之间,夯窝不甚明显,上端南侧被另一弧壁弧底的基槽坑(下称“Jc6”)打破。Jc6深1.1、宽2.5米,其内可见夯层6层,均为灰黄色土,质地坚硬,每一夯层厚度不甚均匀,约为0.1—0.25米,夯窝不明显。Jc6上部暨路土层下叠压着的,有一块由若干层薄厚不均的夯层构成的夯土(下称“南3),应为早期城墙的向南延伸的部分,总厚度0.9米,已发掘宽度2.25米,内中夯层下部为黄褐色土与灰褐色土交替夯筑,上部均为灰褐色土,质地坚硬,每一夯层厚度不甚均匀,约为0.05-0.3米,夯窝不明显。“南3”坐落于生土及Jc4、Jc6之上,北端以及Jc6上端均被“南2”的地下部分打破。“南2”的地下部分呈斜直壁平底状,底宽1.95、深0.85米,内中夯土为灰黑色土,质地坚硬,每一夯层厚度不甚均匀,大致为水平分布,约为0.1-0.3米,夯窝明显,使得夯层剖面多数呈波浪状。
图五 系络图
三、城墙营建顺序及分期
通过解剖所获的叠压和打破关系,可明确城四家子城址北城墙各个组成部分的早晚关系(图五),从而明确城墙的营建顺序。通过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可将北城墙遗迹分为二期五段。
第一期包含的部分有:墙芯、Jc1、Jc2、Jc4、Jc5、Jc6、南1、南3、北4。这部分遗迹之间亦存在早晚关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墙芯、Jc1和Jc4,应当为城墙初建成的部分。该阶段遗迹无论墙体还是基槽,夯层都较厚,夯窝不甚明显,所使用的土亦是牢固度较低的黄沙土。第二阶段包括Jc2、Jc5、Jc6和“北5”,这三处基槽坑应当是初建城墙阶段对基槽部分的改建,主要目的是为增强基槽的承重能力,“北5”应当为建于Jc2之上的墙体。此阶段夯层明显变薄,夯窝明显,并且使用了多种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土交错夯筑,无论用料和用功程度都大大高于第一阶段。第三阶段包括“北4”、“南1”和“南3”。“南1”为基于Jc5和Jc6之上的墙体,而“北4”和“南3”这两部分应当是城墙主体建成后于内外两侧夯筑的起护坡或加固作用的延伸部分。
第二期包含的部分有:Jc3、北1、北2、北3、南2。这部分遗迹应当为城墙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重修形成的部分,此时的地面已有所抬升。这几部分之间亦存在早晚关系和营建先后顺序,大致可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Jc3,为重修墙体的地下基槽部分。第二阶段包括北1、北2、北3和南2,为最后一次大规模维修城墙阶段形成的墙体。此阶段夯层夯窝明显,并且使用了多种不同颜色和质地的土交错夯筑,无论用料和用功程度均较高。
四、结 语
对北城墙的解剖是我们对城四家子城址考古发掘工作的第一步,通过此次发掘,使我们对该城墙有了深入的认识。
首先,城墙的结构。该城墙全部由夯土构筑,以中部的梯形墙芯为中心,向两侧分块加筑,每块宽度大致在2米左右。墙体存在地下基槽,但较之以往所见城墙墙基不同的是,此墙体地下基槽不在墙体中部,而是在墙芯两侧,对称分布,且宽度远小于墙体的地上部分。
其次,城墙的营建和使用时间。城墙地上墙体各部分间清晰的叠压关系让我们得以明晰它的营建时序,从地下基槽的打破关系可知,现存城墙结构并非一次形成,而是经历了多次的补建和重修,说明城墙的各个组成部分间不仅有营建时序上的早晚,还存在使用时间上的早晚。早期阶段,城墙的营建特征是地下基槽和地上墙体分别夯筑,基槽夯层均较厚,夯窝不甚明显,夯实程度一般;晚期阶段,城墙的营建特征是墙体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一体而成。
第三,城墙的时代。由于没有出土具有断代作用的遗物,暂无法对城墙的始建和维修的确切年代进行判定。但参照该城北城门发掘中,于城墙地下基槽中出土的辽代晚期遗物可判断,该城墙的始建年代应不早于辽晚期③。而从北城门处出土的建筑倒塌堆积均为金代且无更晚的文化层可知,该城墙现存遗迹的形成和主要使用时代应为金代。
附记:此次发掘项目领队为宋玉彬,执行领队为梁会丽,参加北城墙发掘的人员有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解峰,吉林大学考古系硕士研究生高义夫、卢成敢。
执笔:梁会丽 解 峰 周 宇
绘图:梁会丽
照相:梁会丽
①吉林省文物志编委会:《洮安县文物志》,1986年,内部刊物。
②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金城市考古的新发现:白城城四家子城址的发掘》,《中国文物报》2013年12月20日第8版。
③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13年城四家子城址北门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待刊。
责任编辑:党 郁
Archaeology of Jilin Province; Chengsijiazi City Site; Liao and Jin Period; Excavation of City Wall
Chengsijiazi City Site, located in Taobei District of Baicheng City, is a state city site during the Liao and Jin period. In 2013, Jili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dissected the north wall of the city site and found the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ode of the wall, which provided basic information and reliable data for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and site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