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便穴,给肠胃润滑/刮痧治脚跟痛

2016-03-26程凯

中老年健康 2016年3期
关键词:增液上巨虚太溪

程凯

衡量健康有三个很简单的标准:吃得下、睡得着、排得出。不过说来容易做着难,单说这个“排得出”,就有很多人备受便秘折磨。尤其是偏爱辛辣饮食,饮水少,吃太多高热量食物的生活习惯,容易造成胃肠积热,引起便秘。这时单纯用泻药通下是不行的。中医认为,胃肠积热会造成人体津液亏耗,干燥的大便就无法在肠道里通过,如同没有水的时候船就会搁浅一样。所以,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要从增液和通便两方面入手。

增液承气汤就是这样一种既能滋阴增液,又能泻热通便的中药方剂,方中的玄参、生地、麦冬具有增液润燥、壮水滋阴的功效;朴硝和大黄的功效是攻下通便。五味药合在一起,功效就像增水行舟一样,令干燥的大便顺流而下,用于治疗胃肠热盛、热邪伤津、津亏热结所导致的便秘。而在我们的身体上,也有主管增液和通便的穴位。两种穴位搭配使用,就相当于吃了增液承气汤。

根据肺肾共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中医理论,选取太溪、太渊两穴可以增液润燥。太溪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如图1),是肾经的原穴,可以滋肾阴,功效相当于玄参和生地;太渊位于腕横纹上,脉搏跳动一侧的凹陷处(如图2),是肺经的原穴,可以滋肺阴,功效相当于麦冬。搭配脾经穴大横、胃经穴水道和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可以攻下通便。五个穴位合起来可起到增液承气、润肠通便的效果。其中,大横位于肚脐水平向左旁开4寸,按压有酸胀感(如图3);水道位于肚脐直向下四横指处水平向左旁开三横指(如图3);上巨虚位于外膝眼向下6寸,胫骨前缘向外一横指处,左右腿各一个(如图1)。

具体方法是,轻轻点揉太溪和太渊,使刺激持久渗透,以补益肺肾之阴;上巨虚可用自上而下刮痧的方法,如果出痧明显可重点刮拭;大横和水道建议用顺时针揉腹的方法来按摩。五穴合用,就是人体自备的增液承气汤。

刮痧治脚跟痛

文/唐瑞

脚跟痛是指脚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是由于脚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脚跟痛多由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加上感受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刮痧治疗此病具有活血化瘀、畅通气血的作用,操作简单,适合家庭使用。

用刮痧板蘸少许刮痧油,从脚踝上的悬钟穴(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起,向下刮至内、外踝处,再沿着踝部周围刮拭。刮拭力度要轻,以免损伤皮肤、血管和肌腱,每次刮10分钟。

猜你喜欢

增液上巨虚太溪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Qi-acupuncture Therapy of TCM on Portal Hypertension
温暖手脚
夏日喝汤 消暑增液保健康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有“艾”更健康(三十九)
——用艾灸防治便秘(上)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Chize (LU 5) versus Shangjuxu (ST 37) in ra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周全副教授运用增液润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阿片类镇痛药所致肠燥津亏型便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