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2016-03-26姜春林赵宇航程秀红
■姜春林 赵宇航 程秀红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暨WISE实验室,大连市高新区凌工路2号 116024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一个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在中国兴起,科学学这一术语在中国被正式提出。1979年7月,在第一次科学学学术讨论会的先导下,科学学事业在中国开始大步前进,一批群众性学术团体和专业研究机构相继建立。与此同时,各地科学学工作者相继办起中国第一批科学学和科技管理领域的专业期刊,如京津沪三地工作者在天津编辑出版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学院创办的《科研管理》等。可以说,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后文简称科学学类期刊)在我国是伴随着科学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
学术期刊是科研成果报道和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和专业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2]。一门学科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必须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并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逐步形成一支精壮的学科队伍。期刊作为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具有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促进人才队伍培养的功能,是提升学科影响力的重要支撑。反过来,高素质的学科队伍是专业期刊的稿源保障,得到同行较多的关注与引用能使期刊获得发展优势。因此,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注重服务于学科建设应当成为期刊办刊的永恒主题[3]。
专业期刊群的发展成熟是一门学科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从1980年我国第一份以“科学学”这个学科名称命名的期刊《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开始,30多年来科学学类期刊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管理学领域举足轻重的学术阵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现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的三大会刊——《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它们均被国家自然基金委认定为“管理科学重要期刊”,且均连续两年[4-5]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这些刊物在早期对科学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起到了启蒙和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现阶段科学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术界和公众视野的显示度并不高。甚至部分在科学学类期刊中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对“科学学”“科技管理”等学科也缺乏清晰的认识,而只是迎合刊物栏目所好而已;这与此类期刊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前将期刊与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有宏观上对学术期刊和学科互动的探讨[6],或是讨论高校学报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7-8];针对具体学科的期刊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9-11]。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多属于理论分析,缺少数据的实证支撑。另一方面,当前对某一类期刊发展现状的调研角度颇为单一;以科学学类期刊为对象的研究主要从学术群体、研究热点、引用特征等文献计量角度出发。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视角对科学学类期刊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呈现其特征并揭示存在的问题,再结合学科特点提出此类期刊的提升策略。
2 研究对象与思路
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评价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是国内较权威的期刊分类和文献计量报告,最新的一版将28种期刊纳入了“G3科学学与科研事业”[12]类别(见表4)。需要说明的是,与科学学渊源颇深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期刊在学科归属上更倾向于哲学,因此未考虑在内。为了全面展示科学学类期刊的发展现状,我们从栏目设置、研究主题、开放获取(Open Access)、新媒体平台建设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剖析原因,进而为更好地发挥该类期刊在学科引领、人才培养、成果传播等方面的作用建言献策。
3 科学学类期刊发展现状与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批高水平专业期刊。经统计(表1),目前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南京大学CSSCI收录的来源期刊均达到半数,也有一定数量的期刊被CSCD或JST数据库收录;累计共有13种期刊获得过国家级奖项。除了办刊成效较为突出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的三大会刊外,《软科学》《中国软科学》《科技进步与对策》等也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有些期刊还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这些成绩体现了科学学类期刊较高的整体办刊质量及竞争力,但期刊发展的问题仍然存在。
3.1 栏目设置与主题分布
如果说专业期刊能够引领学术发展,那么期刊的栏目设置就是“刊眼”,是论文研究主题的风向标。我们选择几种代表性强的期刊,从其官网或纸质期刊目次页获取栏目设置信息,具体情况汇总如表2。可以看出,期刊名称的差异大体能够体现在栏目设置上。但也明显看出各刊栏目设置存在较多重复或相近内容;围绕科学学理论或科学研究理论问题设有专栏的期刊很少,相比之下几乎每种期刊都设有与“创新”相关的栏目。
表1 科学学类期刊被收录和获奖概况
表2 科学学类期刊的栏目设置情况
关键词是作者对全文内容的精炼,是文章研究主题的高度体现。笔者在之前的研究[13]中注意到科学学类期刊高频关键词趋同对办刊特色的影响,但未进行深入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前主编许静曾采用关键词检索高频词的方法,分析了6种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14]的选题趋同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在CNKI中按上表各期刊名进行检索,统计各刊在2009—2014年间发文的关键词,将排在前十位的高频关键词统计于表3。
与已有文献比较发现,当前科学学类期刊的研究主题仍有明显的趋同现象。横向观察,“技术创新”仍然是大多数期刊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各刊高频词位次虽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刊物的研究内容相同或接近。纵向来看,此前能够体现期刊名称、栏目特色的关键词却越来越少。以《科学学研究》为例,1998—2008年间反映学科基础特性的“科学学”、“科学计量学”等高频词依然得不到太多关注,这固然受到学科前沿、热点的演化趋势影响,但直接指向科学学元研究和支撑方法的关键词术语的缺失,表明科学学这门学科的显示度正在降低,对于夯实学科基础理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2 开放获取情况
在文献资源向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形势下,学术期刊在编辑、出版和发行方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放获取的出现为学术出版和知识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它降低了出版物的获取门槛,对最新的科技进展、研究成果与学术思想快速做出反应,其较强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使读者能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因此方便了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流,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参照不同机构或项目对开放获取的定义[15],并结合期刊发展实际,从开放信息、功能模块等方面对28种科学学类期刊进行网络调研,结果见表4。
独立的网络平台是期刊走向数字化的前提。在所有调查对象中,67.9%的期刊拥有独立网站。这些期刊中,开放获取程度较高的信息是期刊目录及论文摘要,分别占到89.5%和78.9%,而提供论文参考文献的期刊只占31.6%。评价期刊开放获取情况,最重要的指标即能否全文免费下载。结果显示,在各期刊独立网站中提供全文免费下载的期刊占比52.6%,即仅有半数期刊利用自身网页实施较为充分的开放获取;对当期下载统计表明,部分期刊更新不够及时,即存在延时开放获取现象[16]。在功能模块方面,绝大部分期刊主页具有在线投稿功能,57.9%的期刊支持在线审稿,支持稿件查询的仅为36.8%。这表明多数科学学类期刊在网站建设中提高了稿源获取的便捷性,但在为投稿人、审稿人、读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方面仍存在不足。
表3 科学学类期刊2009—2014年前十位高频关键词
此外,一些非核心期刊在开放信息、功能模块等方面建设较为完善;反观一些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期刊却存在问题。以14种CSSCI来源期刊为例,提供全文免费下载的期刊仅有4种,还不足三成。
表4 科学学类期刊开放获取情况一览
3.3 新媒体平台建设情况
新媒体指由媒介载体的不断发展创新而产生的新的传播工具。在网络高度发达、智能手机广泛应用的现实条件下,科学学类期刊应当认真研究新媒体所产生的技术变革、思维转换和应用前景[17],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融合,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通过登录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的客户端,输入期刊刊名或主办方名称,搜索其微博、微信账号,对28种期刊新媒体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截止到2015年9月19日,数据整理如表5、表6。
我们发现,开通新浪微博的科学学类期刊仅占32%,且仅有《科学咨询》通过了官方认证。《中国发明与专利》于2009年10月最早开通官方新浪微博,粉丝数、微博数均居首位;综合各项数据可以看出,该刊的微博平台建设较为完善,及时将有价值的信息推送至微博平台,并与粉丝形成互动机制。粉丝数超过100名的另外2个期刊微博数很少,更新迟缓。虽然《中国高校科技》的微博更新相对及时,但其粉丝数仅为55名,且其博文获得转发、评论和点赞次数极少。除此之外的其他期刊,微博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或搁置阶段,内容空泛无意义,难以吸引粉丝关注,进一步限制了期刊微博平台的发展。
表5 科学学类期刊微博平台建设情况
表6 科学学类期刊微信平台建设情况
与微博相比,开通微信平台的期刊更少,仅占1/4。其中,多数公众号推送信息不及时,频率低;与读者缺乏良好互动;传递的期刊内容信息有限。以上调研数据表明,科学学类期刊,尤其是学术型期刊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自身影响力。究其原因,多数期刊只是追随热潮,虽然引入了微博、微信平台,却并未投入足够的精力、人力、技术和专业知识以支撑平台的良好建设,没能获得具有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使新媒体平台成为多数期刊建设项目中的“鸡肋”。
4 提升科学学类期刊发展的策略
上述分析表明,当前我国科学学类期刊仍面临诸多问题。未能有效推动学科发展,专业期刊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沟壑;期刊间刊文同质化明显,栏目和主题趋同,个体办刊特色不突出;开放获取程度有待提高,新媒体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平台内容匮乏,等等。专业期刊群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里结合调研现状与学科特点对该类期刊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4.1 重塑科学学理论研究之基
从发文的高频关键词来看,近年来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的趋势愈发明显,这对于原本逐渐边缘化的科学学相关学科的发展极为不利。著名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曾说:“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科学的科学’如果把应用目的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她将会破产”。科学学理论只有走在应用实践的前面,才能开辟科学学发展的道路[18]。早期的科学学类期刊立足当时人们对于科学学的认知水平,探讨的大多是这门学科一般性、普遍性、共同性问题。开展此类科学学元研究[19],是确保相关学科在中国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学术基础。反观现状,与元研究有关的期刊栏目还在,但实际内容似乎已偏离了初衷。建议科学学类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社会功能、科学学元研究等基础问题,针对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等方法理论,展开持续而深入的讨论。做到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的良性协同。
4.2 突出科学学类期刊的资政特色
科学学作为一类特殊的软科学,它要求研究人员以更加宏观的角度,研究整个科学技术活动的共性问题,因而能够为科研管理与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科学学研究成果具有政策指导效用,这是由该学科自身特点决定的。因此,科学学类期刊不仅要引领学科、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更应该突出本学科的资政特色,发挥科技期刊的智库职能。事实上,科学学成果的资政作用在具体政策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据说赵红州先生关于科学发现最佳年龄的研究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青年基金就有一定启发;奉公[20]曾在《科学学研究》上撰文提出改进科研资金投入的“拟成果购买制”构想,几年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分别增设了后期资助项目,而后期资助项目可以理解为拟成果购买理念在建制内运作的一种形式[21]。为突出本学科期刊的资政特色,科学学工作者要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在研究中增强问题导向意识与政策敏感性。相关编辑出版专家要鼓励和引导作者在选题期刊编辑中面向政策需求,尝试开辟资政建言类期刊专栏;期刊编辑还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挖掘高质量的资政成果予以宣传,并向相关政府决策部门进行成果推荐。
4.3 超越同质化之弊
同质化一方面受政策引导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界急功近利与浮躁的心态:研究者热衷撰写热点问题论文,期刊热衷设置热点栏目,刊发热点文章。以“创新”为例,作为当前我国管理学和经济学界最热门的话题,其得到学者关注无可厚非,但一窝蜂的“扎堆”研究(其中不乏一些概念炒作)是否真正推进了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抑或有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呢?科学学类研究成果应当作为国家科技政策趋势的引导,而不是用国家科技政策的“指挥棒”来导向学术领域的研究[22]。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独特优势和个性为核心竞争能力。我们期待的是百花齐放的专业期刊发展局面。各刊应准确定位,强化主编意识[23],办出期刊的“灵魂”。在选题策划时把广泛性和独特性相结合[24];在栏目设置上根据受众、研究对象、稿源等情况灵活选择。超越期刊同质化之弊,关键要着力打造和而不同、特色突出、共生有序的科学学类期刊“生态群”。例如,地方性学会和机构主办的期刊应着眼地区科技经济发展实际,可以刊登适量的应用对策型成果;学术型科学学类期刊可适当开辟重点普及科学学基础知识的专栏,以进一步提高读者对科学学的学科认知水平;作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的期刊,应适当增加科学学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栏目,以弥补此类栏目的缺失。此外,各期刊编辑部应重新建立起期刊联盟,做好同类期刊在组稿、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等方面的协作互通机制,充分发挥各期刊的个体优势和同类期刊的群体优势。
4.4 搞好期刊网站建设,完善开放获取功能
科学学类期刊应以传播优秀科研成果、服务读者大众为目标,努力建设学术氛围浓、交互效果好的门户网站。应充分借鉴国际知名期刊网站建设的成功经验,网站建设从内容到形式做到全、新、快、美。网站内容应涵盖期刊介绍、编委、投稿须知、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开放目录、摘要、参考文献等文章信息,包括当期与往期内容;提供在线投稿、审稿、稿件查询、高级检索等功能,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尽量支持全文下载,由半开放或延时开放获取逐步向即时完全开放获取模式过渡;期刊之间相互嵌入主页链接,形成专业期刊群的竞争合力;其他功能模块建设,如创建评论讨论区,为读者、作者、期刊编辑等提供互动平台。由于存在多方面差异,各期刊应在考虑自身条件和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模式,为打造良好的期刊品牌创造条件。
4.5 打造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平台建设应当更加规范化,即尽快通过官方认证,增强权威性和稳定性;以期刊名及期刊封面作为期刊新媒体平台的名称和头像,提高官方微博、微信的辨识度;将微博网址及微信二维码发布于期刊官方网站及期刊封面[25],吸引读者关注。准确分析把握读者需求,发布期刊相关信息,提供期刊文章摘要以满足读者碎片化阅读需求[26],提供全文链接吸引读者进行深度阅读。此外,应根据微博和微信的不同,分别进行平台的特色化建设:新浪微博应及时发布期刊动态信息、国内外热点话题、前沿资讯等,引发读者的评论、转发与讨论;微信平台可充分利用自定义菜单,为读者提供文章及稿件查询、过刊浏览、当期阅读等服务,还可以定期向用户推送学科基础理论、前沿、热点、学术活动等消息。
[1] 陈益升.科学学期刊在中国的历史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52-56.
[2] 叶继元.核心期刊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 郭俊仓,何博雄.科技期刊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4):256-258.
[4] 章红雨.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12-30(07).
[5] 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EB/OL].[2015-09-20].http://hii.cnki.net/refreport/topmag.aspx?tabId=2.
[6] 赵伟,马云鹏.论学术期刊编辑与学科建设的有效互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59-61.
[7] 刘岩,刘新军.论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及推动学科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297-300.
[8] 刘明寿.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J].编辑学报,2012,24(3):210-213.
[9] 齐淑兰,刘炜宏.竭诚为本学科发展服务倾心打造精品期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16(3):367-369.
[10] 孟丽,段春波,时秋宽,等.医学期刊办刊策略与医院学科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314-1318.
[11] 高雪莲,杨慧霞,付中秋,等.专业学术期刊与学科发展相辅相成[J].编辑学报,2014,26(1):71-73.
[12]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R].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5.
[13] 姜春林,唐悦,杜维滨,等.CSSCI管理学来源期刊引文网络结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7):54-58.
[14] 许静.关于科技管理期刊内容趋同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0, 22(4): 347-349.
[15] 姜春林,王文苑.学术期刊开放存取现状与模式研究——CSSCI管理学期刊案例分析[J].科研管理,2012,33(11):116-121.
[16] 陈铭,叶继元.中文文科期刊开放存取现况的统计与分析——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3(3):28-35.
[17] 石婧,段春波,周白瑜,等.科技期刊应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评价初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5):655-660.
[18] 侯海燕,屈天鹏,刘则渊.科学学在我国大学的兴起与发展[J].科学学研究,2009,27(3):334-339.
[19] 王续琨.学科发展视角中的科学学专业期刊——纪念《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创刊30周年[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31(5): 24-27.
[20] 奉公.论公共产品类科研资金投入的拟成果购买制[J].科学学研究,2003,21(3):254-258.
[21] 高雪莲,奉公.拟成果购买制与后期资助项目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7):42-48.
[22] 刘武,郭薇.我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和《科学学研究》1999—2003文章内部结构和资助状况浅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9-24.
[23] 张学文.怎样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学术期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2):145-149.
[24] 佟贺丰,武夷山.学术期刊应避免同质化[J].科技导报,2009, 27(3): 107.
[25] 马勇,赵文义,孙守增.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选择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9):77-81.
[26] 谢文亮,杨小川.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浅阅读与深阅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5(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