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龙二号”成功完成大洋“首秀”

2016-03-26科日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1期
关键词:潜器潜龙声纳



“潜龙二号”成功完成大洋“首秀”

2016年1月1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m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AUV)“潜龙二号”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断桥热液区下潜,获得了该区域的精细海底地形地貌图,完成大洋“首秀”,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AUV的首次在洋中脊海底勘探。

当日8时40分,“潜龙二号”进入万顷碧波中,在无人无缆的情况下,自主地开始了其首次深海探索之旅。18时14分,“潜龙二号”被顺利回收至“向阳红10”船的后甲板上。

“潜龙二号”的造型酷似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NEMO。据介绍,把潜器设计成鱼的外形主要是为了适应海洋中脊复杂地形的要求,让潜器能够自如地“翻山越岭”,便于水面回收,减少垂直面的阻力,增强水面航行能力。此外,为应对水下复杂的地形地貌,“潜龙二号”还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前视声纳作为避碰控制设备。该设备是一种成像声纳,即采集到数据后,通过图像处理方式来识别障碍和周围环境,结合避碰策略,下达紧急转向、紧急变深或变高,以及跟踪策略等指令。在解除危机后,其可通过在线路径规划引导潜器返回到正确的轨迹上,使其继续正常地执行任务。“潜龙二号”是“十二五”时期国家863计划深海潜水器装备与技术重大项目的课题之一,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制,是一套集成了热液异常探测、微地形地貌探测、海底照相和磁力探测等技术的实用化深海探测系统,主要用于多金属硫化物等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作业。

(科 日)

猜你喜欢

潜器潜龙声纳
潜器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水动力系数敏感性分析
连续冲击条件下水下潜器运动姿态估计方法
关东大火坑
Daniel Kish
船载调频连续波声纳测深技术研究
基于听觉特征的被动声纳目标识别
内孤立波作用下水下潜器的载荷特性数值分析
关于声纳发射电源的改进设计
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贡献
潜龙先生八秩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