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文化造就幸福团队黄红波

2016-03-25黄红波

中小学德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庄家园专业

黄红波

摘 要:将教师发展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才能构建师生、学校共同发展的良性文化生态。用学校的核心理念感召教师,让教师认同并自觉践行这一核心理念;搭建平台,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文化就会成为师生的自觉观念和行为,实现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关 键 词:学校文化;教师专业成长;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3-0030-02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文化之于学校发展与变革的重要意义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学校文化属于生活在学校这一空间中的每一个人,学生和教师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学校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有机结合时,学校才能形成自身独有的文化,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多年来,新庄小学将教师团队建设视为办学的核心要素,将教师发展纳入学校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家园”文化,更造就了一支幸福教师团队。

一、关怀文化,构筑教师幸福家园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主体群体,当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教师群体所接纳、理解并认同时,他们才会将这种理念内化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学生才能因此而获益,学校也才能形成自身独有的文化气质。作为一所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新庄小学非穗籍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5%以上。基于这一实际,学校探索以“融合教育”构筑幸福家园,实现城市与农村孩子的共同成长。而融合最根本的是情感上的接纳,实施融合教育首先要让教师接纳并认同这一理念,他们才能真正接纳每一个孩子。为此,学校以“幸福家园”为主题,从“关怀”入手,用“家园”的温情礼遇每一位教师,让教师自然融入新庄校园生活。

“两会一日”是新庄教师最喜爱的校园传统之一。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定期召集“快乐好事分享会”的传统。每逢假期返校,外出旅行的教师都会与全体同事一起分享旅行的喜悦与收获;每当有教师获奖,同事们都会集体送上祝贺;家有好事的教师也乐于和同事分享幸福心情。每季度,学校都会为教师员工举办一次温馨生日会,领着教师外出郊游,健康过生日,校长还会亲笔书写贺卡,用有温度的文字温暖、感动每一位“寿星”。每学年,学校会举办一次隆重的教职工家庭日,邀请教职工家属在游戏与节目中展现家庭风采,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新庄的浓浓亲情。“两会一日”让老师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在校园生活中找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师营建了温暖的校园生活氛围,构建“幸福家园”逐渐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愿景。老师们发自内心地关怀每一个学生,对外来学生“多一点思想关心鼓励,多一点学科辅导跟进,多一点心理健康指导,多一点家校沟通联系”,从情感上接纳每一个孩子,促进城市与农村孩子的共同成长,成为教师的行为指南。

二、搭建平台,成就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搭建平台、开拓渠道,从管理走向服务,让老师们在幸福家园中不断成就自身的专业成长。

孩子们喜欢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学校应班级要求,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主题系列活动:文化评选、文学品味、艺体展演、社会实践等,为孩子们彼此接纳和相互欣赏提供交流平台。学科组建设遇到专业瓶颈,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名师到校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交流,并组织校内外师徒结对;选派教师去名校体验其教学特色、管理模式和校园文化建设,参加各种教师培训、论坛;与兄弟学校组建专题沙龙,丰富教师的专业生活……

在师生、家长的倡议和推动下,学校不断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突出班级常规、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家教指导等评价指标,重视教师的师德行为细节;先后设立了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孺子牛”评选活动、“新庄好人教师”评选活动、德育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幸福教师家庭”评选表彰活动等,并为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颁发“贡献奖”,让教师不断感受职业幸福,更感受到来自“亲人”——同事、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三、真情呵护,追求教师职业幸福

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在发生快速而深刻的变化,教师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社会对师德问题的质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往往让老师们身心俱疲。学校将呵护教师的身心健康作为管理的重要内容,用家的温暖让老师们找回职业幸福感。

学校定期开展教师团队拓展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为老师们量身定制丰富的减压游戏,如风火轮、传呼啦圈、达芬奇密码、四人站报纸、传接水、限时找东西等。老师们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学会分散压力。同时,学校组织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为教师减压,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羽毛球拍,并定期组织羽毛球练习和比赛;聘请瑜伽教练为教师做形体训练,请声乐专家指导教师合唱;定期组织全校健身活动,如跑步、增城绿道骑车游等;定期邀请心理专家为教师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还为教师购买心理书籍,倡导健康阅读。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呵护,让教师获得了重新出发的动力,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践行“融合教育”。

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其生活习惯存在诸多差异。因此,融合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顺利融入城市生活。基于这一认识,老师们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将小学生需要养成的好习惯进行分解细化,并从日常校园生活中取材,开发了《好习惯伴我行》校本课程,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同时,老师们发挥特长,开设了丝网花制作、中国结制作、十字绣等社团课程,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希望能让孩子们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

学生多来自征地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推动农村和城市学生双方家长的参与,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基于这一认识,老师们主动“出击”,或上门家访,或定期电话访问;积极与家委会联系,定期开展家庭联系周、家长交流会,创新家长会形式等。

由此,构建“幸福家园”成为新庄师生、家长的自觉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学校也实现了内涵式发展。“家园文化”让学校找到了立身之本,成就了每一个人的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新庄小学广东广州 511356)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新庄家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梦中家园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温馨家园
老庄尾盘拔高股价的确认技巧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