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的“正常化”
2016-03-25唐瑾
唐瑾
深圳市在2015年12月20日发生山体滑坡。这种“山体”并不是大自然意义上的山,而是人工堆放的渣土。据媒体调查,在2000年之前,深圳还没有堆放渣土的压力,而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2006年以来,深圳对处理渣土感到“压力山大”。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最近10年,深圳的城市建设速度非常快。2014年,深圳GDP为16001.98亿元人民币,而香港GDP则为17144亿元人民币,深圳超越香港,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在1979年之前,如今深圳所在的地方,不过是一个叫做“宝安县”的小地方。这一年,中央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
一年后的1980年3月24日,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深圳与汕头、珠海、厦门一起,成为首批“经济特区”。在所有的“经济特区”中,深圳的故事是最精彩的,每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甚至进入了教科书。
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各种保税区,最后发展到上海自贸区,这种开放形态的演进,其实也是一种独特的改革方式。先在一个地方试点,成熟后再在全国各地推广,从而形成一种稳妥的渐进效应。
如今,人们提到深圳,不太会立即想到“经济特区”这个词,从某种程度上讲,“特区”已经深入人心,“特”字也就消失了。这不但是一个传播学意义上的感受问题,也是一种现实:深圳已经不再像最初那样依赖特殊的政策,它已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深圳的经济,也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出口加工”型,它有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也有万科这样的房地产业老大。
其他几个“经济特区”的定位不同,但是路径都是相似的。最初作为特区所拥有的政策红利,都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城市的自主权也越来越大,这一切,都让“经济特区”显得没有那么特别了。
今年,“经济特区”走到了第37个年头。对一个人来说,37岁是正走向成熟的年纪。对一个城市来说,37年并不算长,但是深圳,用37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正在丧失。在当下,最热门的开放模式,已经是上海自贸区和“一带一路”。“经济特区”更多的是一个充满“历史感”的词汇。但是,对这几个城市来说,其特殊性的丧失,换一个角度看,并不是坏事。如今,厦门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城市,而珠海,其优良的环境让它以宜居而闻名,成为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代表。经济特区的“正常化”,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