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体型连衣裙的腰臀部板型研究

2016-03-25袁为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差量板型分割线

本文旨在为合体型连衣裙的腰臀部板型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首先,分析了合体型连衣裙的腰臀部板型的特征,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总结了这一部位的板型处理技巧:处理好腰臀部的放松量,处理好腰臀差量,把握以上两点,才能将合体型连衣裙腰臀部板型设计好,呈现女性腰臀部位的完美曲线。

绪论

合体型连衣裙是指胸围、臀围的放松量在4,腰围的放松量在0~6cm(抹胸款式或近似抹胸款式的胸围放松量可缩小为0cm,但臀围放松量还是4~10cm之间)之间的连衣裙。(本文针对的是非弹性面料的研究)腰臀部板型是合体型连衣裙下半身板型的关键,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连衣裙造型的呈现。

1.腰臀部板型特征

(1)运用省,进行塑型

从省的构成原理和呈现方式来说,在合体型连衣裙板型设计中,只要在一线区域内合理设置腹凸、臀凸点,即省尖点,省道位置以腰线起始(如图1),理论上来说,省道的位置可以随意确定,省道越多越合体(所有单省相加不超过总省量),省量越大越合体(单省量一般不超过3cm),反之亦然。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要考虑到形式美法则以及与全身的款式设计、结构设计相协调,才能将省道的魅力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省的运用,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面料的花纹、图案的完整性。由于其结构原理比较简单,适应面又很广,因此运用省进行连衣裙的塑型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图1 腹凸、臀凸点在一线区域内处处存在

(2) 运用分割线,展现曲线

“功能性分割线在造型设计中意义重大。(本文所针对的主要是功能性分割线,或功能与装饰兼具的分割线。)分割线的造型原理是:将省道巧妙的转移、隐藏到分割线之中,力求表现人体的曼妙曲线。”合体型连衣裙的腰臀曲线,细分为三类:前身的腰腹曲线、侧身的腰胯曲线和后身的腰臀曲线。一般来说,腰胯曲线和腰臀曲线需凸显,腰腹曲线需淡化。由于放松量的限制,连衣裙的廓形较合体,运用分割线,能使女性的腰胯曲线和腰臀曲线展现出来,传达或端庄或优雅或性感的女性魅力。分割线处还能成为连裙上的亮点,进行装饰设计。(如图2)

图2 分割线的装饰设计 2015春夏 米兰 Prada

(3)运用褶,增添艺术魅力

如果说省和分割线是塑造合体型连衣裙良好造型的基础手段,那么褶更具有艺术韵味。由于她的艺术感染力较强,往往也能成为全身造型的亮点。这类褶由腰臀部余缺量转化而来,将裙原型的省道转化为褶,同时又具有装饰功能,因此属于功能性褶或功能与装饰兼具的褶(本文研究对象)。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发散型褶、波浪型褶、垂荡型褶、蝴蝶结型褶、交叠型褶、缠绕型褶等。但板型设计都遵循一个原理:褶量除了省道转移的量以外,往往还要给予一定的附加量。附加量的多少决定了褶的外部造型。附加量越大,褶量越大,褶的造型量感和体积感也大。反之亦然。

(4)运用省、分割线和褶,丰富设计语言

在合体型连衣裙中,省、分割线和褶常常组合运用,比如省与分割线组合运用,分割线与褶组合运用,省与褶组合运用,或者三者综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设计手段带来了外在造型的千变万化和无穷魅力。

板型处理的关键技术

省道总量跟腰围与臀围差量直接挂钩。差值越大,省道总量越大。差值越小,省道总量越小。省道总量需要省道数量和单省量来呈现。

1.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抹胸吊带蝴蝶结形褶饰连衣裙。(如图3)(连衣裙成品三围尺寸见表1。)

这一款连衣裙正面的胸部、腰部和臀部均有褶饰,而背面采取分割线的结构设计。这款连衣裙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蝴蝶结。将蝴蝶结中间的“结”不变,而把“蝴蝶两边的翅膀”进行了夸张,变形的处理,使之更贴合人体。在板型的处理上,为了更好的凸显“蝴蝶结”的形状,连衣裙的左侧进行了斜线状的分割,并且在分割处拼接了黑色的面料,以烘托主体。褶饰的应用部位在衣身的前片,重点在前片的板型处理。(后片的板型与裙原型一致,不再赘述。)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下半身的板型。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拷贝前片原型和裙原型。由于褶饰是不对称的设计,因此要把左右两片对称拷贝下来。第二步,绘制连衣裙的外轮廓线。缩小胸围、腰围、臀围的放松量(胸围缩小5.4cm,腰围缩小6.6cm,臀围缩小2cm)并定点,将点连接起来。连衣裙的上边缘距离胸围线5cm,将此线画圆顺。裙长在原型基础上缩短2cm,即58cm(下半身的裙长)。在距离肩颈点2.5cm处定点,在连衣裙的上边缘线距离中线5m处定点,将两点用光滑弧线相连,吊带宽4cm,与上条线平行。第三步,绘制开刀线和褶饰线。绘制之前,要把上半身靠近侧缝的腰省量直接转移至侧缝处,这样,就产生了新的侧缝线。(由于此款裙装从腰部到裙底摆有多个斜向弧形褶,会增大臀围,为了臀围尺寸不过于大,这里进行缩减2cm的板型处理。)首先绘制开刀线。上半身的开刀线,在侧缝上的落位点距离腋窝点7cm,在腰线上的落位点距离侧缝11cm,先将两点连成直线,再绘制弧线。下半身的开刀线,在侧缝上的落位点距离臀围线4cm,在腰线上的落位点就是裙原型上靠近中间的腰省,也就是说,这条开刀线转移了一个腰省。将裙原型上左边靠近侧缝的腰省转移到侧缝,另一腰省留待合并。接下来绘制褶饰线。先绘制上半身的褶饰线。褶饰线在腰线上的落位点情况如下:第一条褶饰线距离开刀线在腰线上的落位点1cm,其余五条褶饰线在腰线上的落位点间距0.5cm。第一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即左边的另一腰省的省尖点。第二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位于连衣裙上边缘线,距离中线7cm。第三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位于连衣裙上边缘线,距离中线1.5cm。第四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即延长右边的另一腰省至BP点的省尖点。第五条褶饰线,第六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如图所示。(如图4)接下来,我们转移胸省。将左边的胸省量转移至第二条褶饰线处。(如图4)将右边的胸省量的2/3转移至第三条褶饰线处,另外1/3转移至第五条褶饰线处。(如图4)然后我们绘制下半身的褶饰线。褶饰线在腰线上的落位点情况如下:第一条褶饰线距离开刀线在腰线上的落位点距离开刀线的落位点1cm,其余五条褶饰线在腰线上的落位点间距0.5cm。第一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在侧缝线上,距离开刀线的落位点11cm;第二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在侧缝线上,距离上一个落位点15cm;第三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在底摆线上,距离侧缝8cm;第四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在侧缝线上,距离上一个落位点13.5cm;第五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在侧缝线上,距离上一个落位点13.5cm;第六条褶饰线的另一落位点在侧缝线上,距离上一个落位点12cm。将靠近侧缝的腰省省量转移至最后一条褶饰线中(如图4)。将靠近前中的腰省的省量转移至开刀线中。(如图4)第四步:展开褶饰。(如图5)先将连衣裙上半身的纸样沿开刀线剪开,将上半身的“小片”的腰省合并,打上直丝标记,留待备用。同样,将连衣裙下半身的纸样沿开刀线剪开,将“小片”上仅剩的一个腰省沿右侧的“省线”延长,按照新线剪开,将腰省合并,打上直丝标记,留待备用。接下来我们沿褶饰线剪开纸样,对于上半身的纸样,注意将两处腰省和三处胸省合并,褶饰自然展开,不追加附加量,只是在最后一个褶饰展开时,按照上一处展开量的多少来处理。上半身的纸样中,褶饰的展开量为5cm。将展开后的纸样打上直丝标记,留待备用。(如图5)连衣裙的后片主要采取收腰省和横向分割的板型结构。具体打板过程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前片、后片吊带需要连裁。将所有纸样打上丝绺标记,至此,抹胸吊带褶饰连衣裙的前片样板制作完成。

在处理这类褶饰的板型时,要注意褶纹的间距的设置,其总的原则是要符合形式美中的节奏与韵律原理,悦目性要强。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在设计的时候,反复的修改与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2.板型处理技巧

(1)处理好腰臀部的放松量

与胸腰部放松量处理强调“匹配关系”不同,腰臀部放松量的处理更多的是要考虑造型或廓形需求。以前文例子为例,腰臀部的褶呈以腰部为起始的发散形,褶纹间距在腰部最小,逐渐增大至裙底摆。因此,腰围、臀围的量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对应到板型处理上,腰围的放松量为2cm,臀围的放松量为10cm。这样,就迎合了造型需求。

腰围、臀围的处理有时又需要一致。比如旗袍类型的合体型连衣裙,为了凸显女性的优美曲线,腰围、臀围的放松量都比较小,如果腰围放松量0cm,臀围放松量不宜超过5cm,方能取得理想的造型效果。

(2)处理好腰臀差量

合体型连衣裙中腰臀差量的处理也非常重要。这个处理主要是指平衡分配。腰臀差量指的是腰围、臀围的成品尺寸的差值。以160/84A号型的中间码为例,腰围、臀围的净尺寸分别为84cm、68cm。假如我们现在制作一条公主线连衣裙,腰部、臀部的放松量分别设置为4cm、8cm(如图6),那么腰围、臀围的成品尺寸分别为72cm、98cm,因此,腰臀差量就是26cm,半身结构图中的差量就是13cm。26cm要平衡分配在连衣裙腰围线的后中缝、后公主线、后侧缝、前侧缝、前公主线处,后中缝、后公主线、前公主线依次分配量为1cm、3cm、4cm(半身制图),它们相加为8cm。由于前后腰围线与臀围线的差量不能通过垂直辅助线得知,因此我们只能通过计算,得知后腰围线的长度为22cm,后臀围线长度为24cm(二者均不计算后中缝的收缩量),前腰围线的长度为22cm,前臀围线的长度为25cm,因此,后侧缝、前侧缝的差量分别为2cm,3cm,反映成公式:后身腰臀差量=(1cm+3cm+2cm)×2=12cm,前身腰臀差量=(3cm+4cm)×2=14cm,两者相加为整身的胸腰差量——26cm。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腰臀差量在前后身不一样,后身比前身少了2cm。经过这样的板型处理,后腰臀部位较合体,腰臀曲线微微展现,前腰臀部位稍宽松,掩盖凸起的腹部曲线。当然,腰臀板型怎样处理主要跟连衣裙款式有关,想展现后腰臀曲线,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缩小后腰臀差量,想展现前腰臀曲线,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缩小前腰臀差量。第二,后腰臀差量与前腰臀差量处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后中缝腰围收缩1cm,这主要是由于女性后腰正中部的曲线比前腰正中部的曲度大,因此后腰收缩1cm,而前腰不处理。可见,对于使用分割线造型的合体型连衣裙来说,后中缝的收缩处理十分必要。如果是省造型的连衣裙,这个量只能归到侧缝处。褶的变化比较大,这里不一一展开。

结束语

合体型连衣裙胸腰部板型的腰臀曲线塑造对于整体造型意义重大,因此腰臀部板型处理是整体板型设计的关键。腰臀部板型要处理好腰臀部的放松量,处理好腰臀差量,把握以上两点,才能将合体型连衣裙腰臀部板型设计好,呈现女性腰臀部位的完美曲线。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

作者简介:袁为(1983-),女,讲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武汉商学院应用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板型。

注:此论文属武汉商学院2014年校级科研项目成果,课题名称为“合体型连衣裙设计与板型研究”,课题编号: 2014Y002

猜你喜欢

差量板型分割线
板型控制系统在二十辊可逆轧机的应用实践
基于差量特征与AdaBoost的家用负荷识别方法研究
女装分割线结构设计技术研究
铜加工冷轧机板型控制方法研究
高强热轧带钢平整过程板型控制技术研究
轧机自动优化板型控制系统
巧用差量法解题
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分割线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运用
X型女装外套分割线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