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乌克兰错觉油画艺术中的同构形式
2016-03-25温利丝
温利丝
生活中,同构的运用无处不在。例如平面设计,相当大一部分设计作品中运用了同构形式,将作品上的信息直接植入观看者脑中。不管是在设计还是在绘画创作,新颖的表现方式永远都是其灵魂。本文根据对同构的认识,归纳当前已有的同构运用事例,再以乌克兰艺术家Oleg Shuplyak的油画作品为典型,分析同构形式在各领域中的运用及效果。
同构的认识
1.同构的概念及起源
“同构本质上是一种映射,同构这种映射,使一个系统的结构能用另一个系统表现出来”、“如果采取直截了当的说法,同构就是保持对信息的交换”这些观点出自美国大数学家道格拉斯霍夫特的著作《GEB——一条永恒的金带》。同构现象本质上也是一种映射,它是同构对象与对象间潜在的一些联系与效仿的关系,在相同的内部构造的基础上表现出同样的事物,产生新鲜事物的意义和特征生动化和具体形象化。
同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图形同构,一种是文字同构。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图形同构。
图形同构它是以图形为主要内容,运用同构中的各种表现手法将要传达的对象内容和事物的特征一同表达出来。图形与图形间并不是随意的表达,是按一定的规律加以自主地组合、拼接,形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加减,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让图形产生荒诞的感觉,利用荒诞和奇特制造出匪夷所思的惊艳效果,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人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变化。
中国在原始社会的半坡时期就出现过同构图形。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凤最初的形象是玄鸟,它和龙一样,也是上古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动物,它通过综合了多种动物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神鸟。战国时期出现了帛画《人物龙凤图》和帛画《人物御龙图》(如图1),灵活的运用了同构手法。
2.同构中的正负
正负形是由正形和负形构成。一般来说,展现图形必须具备图形和衬托图形的背景的两部分。德国著名设计雷维斯基雷客斯设计的《安托尼和克雷欧佩特拉》招贴(如图2),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白色部分时,可以看到柔美的女性形象;当我们关注红色部分时,就会发现有一条蛇在两腿之间滑动。这种巧妙运用女性腿部线条轮廓和蛇本身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达到正负的效果。
找出形与形之间公用的一些部分或轮廓线,互相借用、互相依存,以一种紧密的方式将多个图形整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表现方式在视觉上具有趣味性和动感,整体画面感十足吸引眼球。
同构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现代标志中展现的同构图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地提升,审美层次也在步步攀升,推动着设计不断地向前。国内的标志设计总是套着格式化的公式,流行的风格趋于统一化,流行的创新风格更新过于缓慢,很少深挖设计标识的真正意义,并没有从深处去表达出其内涵。
同构图形在设计中的运用,往往不只是单一的想要达到审美层次的目的和完成装饰的目的,而是在人的主观意识下自主的支配一个或若干个元素组合,是一种有计划性的表现形式。
在标志设计中,同构中的正负形式也常被运用。利用图与底之间互相借用的关系,创作出更新颖的形式,让人们看到图形并不是只有堆积才能产生形式,还可以在空间内并存,享受空间共享的美妙。其实这样的正负效果很早就在中国的传统图案设计中出现了,人们都熟知的太极图就是运用了正负关系所作。
2.同构形式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同构形式不仅仅在设计中常被运用,在油画创作中也被表现出来。
起初在西方,同构的表现手法被应用在手绘画作品中,是超现实主义绘画表现的一种意象手法。在20世纪30年代,同构形式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也让视觉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因为它完美的转述了艺术的本质意义——创造。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萨尔瓦多.达利也是善于运用同构手法的典型代表。在他的作品《记忆的持续性》中(如图3),他将钟与液体的动态同构在一起,为了表达时间的不稳定性以及无法掌握,他就是运用这样一种看上去怪诞的、离奇的手法,来表达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生活规律和熟悉的物体,他在画面中创造出流质的表,在人们心目中被定义为超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图式。
乌克兰Oleg Shuplyak大师在错觉油画中同构形式的运用
1.Oleg Shuplyak大师的介绍
Oleg Shuplyak大师出生在乌克兰东南部的工业和贸易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位于亚速海的北部海岸。马里乌波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业和园艺极其发达,在如此环境优美的氛围下Oleg Shuplyak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大部分作品素材都源于生活环境,通过个人的考究将其组合排布创作。
Oleg Shuplyak从小喜爱绘画,曾继承家业从事过商业贸易,但出于自身喜好,最终还是投身艺术。早期他喜爱画一些小插画形式的小稿,主要是一些环境风景的作品及人像的写生。到了中期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错觉画的影子,他开始有意无意地组合一些物品,可以发现趣味性很浓烈,但那时仍只是在尝试摸索的阶段,并没有发展的那么成熟。通过不断地探索这种形式的创作,每幅画中各种独立元素经过精心组合排布,使人们能同时欣赏到两幅精美绘画。这时,他的创作脱颖而出,成为自成一家的大师。
2.Oleg Shuplyak错觉油画的灵感来源分析
每位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都与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离不开,我们可以看着Oleg Shuplyak的作品来找端倪。很多题材都来自于宗教信仰,圣经故事中的题材丰富,纵观各时期的艺术大师的创作题材中都有圣经故事。耶稣、圣母、天使等人物活灵活现地被组织在一个画面里,各种圣经里讲述的场景都出现在画面中,给人以神秘而真实的感觉。
其中一种创作类型是由大的风景场景占大部分,加入部分人物和生活用品,将各种物品按照精心的组织排布。巧妙地排布出另一个画面,可谓画中有画啊!灵感来源无可厚非是从日常对周围事物的留心观察而来。
透过大师的创作灵感分析,我们也可对照自身在创作中的灵感来源。多保存对周边环境的记忆,尝试将不同的两个或多个事物组合在一起,会碰撞出许多火花是我们以往从未见到过的。
3.Oleg Shuplyak的作品与同构形式结合的效果分析
以Oleg Shuplyak的一幅画来做分析,(如图4)这是他创作的以一个孩童在户外写生为场景,画面通过精心地将各种物体组织安排,画中除了表现出孩童写生的场景外还隐身了另一个画面。观看者通过专心地欣赏可以发现,画中还有另一幅画,一个成年男人的头像隐隐浮现。这种形式在我们现代的设计概念中属于同构形式的正负形式。
正负形式,展现图形必须具备图形和衬托图形的背景的两部分。属于图形的部分称为“图”,画中的“图”的部分即是那个成年男人的头像。背景的部分称为“地”,“地”就是孩童写生的场景。“图”具有明确的视觉形象和较强的视觉张力,确实男人头像带给观看者的冲击力较大,因为他属于隐藏着的画外画。“地”则给人以虚幻、模糊之感,从空间关系上来说,“图”在前而“地”在后。
这种独具匠心的绘画创作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也打开了绘画创作的另一扇窗。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