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之笔
2016-03-25李志洁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在内容、构图等方面为画面做一些补充。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是增加绘画作品艺术价值的必要途径。
中国画题款有悠久的历史,它产生于唐前,成熟于元后,实现了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艺术的相结合。自古以来“三美”、“三绝”就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题款,又称为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或称为款识。中国画的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的内容:在画中题诗题文称为“题”。而记年月,为“款”,通称为题款。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处所等等。若是系赠人之作,还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系赠语和谦词等。内容与格式上变化纷繁,按照特定的情况加以调整。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题款,而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要求画家必须在文学上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使内容上更丰富
西画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绘画最终的“结果”,而中国画可以看到绘画的“过程”,就是因为题款交代作画时间、地点、经过。同时提款还具有非常高的历史考证价值。如南宋画家马远的代表作《踏歌图》,它的上半部描绘了仙境般的境界,下半部表现了南宋首都临安郊区农家“踏歌”的欢乐场景。画面上下两部分内容很协调地统一在同一画面里。表现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是为绝妙佳画。又宋宁宗赵扩把王安石的一首诗欣然抄录在画面上方:宿雨清矶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这首诗点明了画的主题,诉出宋皇帝对太平盛世的企盼之情,使画面内容更丰富,艺术价值更增一层。诗书画相结合更使画面意境顿生,耐人寻味。
使画面构图更完整
中国画自古以来讲究留白,那么提款会不会破坏留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有些画面中会有多余的空白。用以题款,自然不会侵占绘画幅面上画材的地位,而且相反地,补充了画面上的空虚,就是俗话说的“补空”。许多画家在绘画之前会预想好提款的空间,也有的将其作为后期一种辅助调整画面的手段。例如画残荷在左下角,以普通的构图原则而说,殊觉主体太偏左下角,而右上角空白过多,有构图不平衡之嫌,并且只有主体而无客体,画面亦显孤单,可以说是一幅未完成的布局。倘若在右上角题字并盖一适当的名章,这题款就是残荷的客体,可与残荷作对照,相呼应,从而打破孤单的画面结构。从色彩上来说,印章也与黑色的残荷有了对照而产生变化,使画面更加完整。但也有的画构图密集,题字恐有碍画面上的布置,这时画家就将它藏写在树根石罅之中,例如范宽的《庐山高图》,将其姓名隐藏在大山之中。
提升抒情性,增强艺术价值
提款书法若与画面意境相呼应,会产生和谐之美。书法的线条、节奏、质感也必须与画面的线条、节奏、质感相呼应。如豪放大气的写意画需要配合豪放的书法,精密的工笔作品需要配相对安静的书法字体。如果搭配不当也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这些都能与绘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便可抒发绘画所不能言的画外之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元吴镇的《渔父图》,读其画,一渔父驾一叶扁舟逍遥于云水之间,便可以体味到梅花道人对归居山林的向往。再品其诗:西风潇潇下木叶,江山青山愁万叠。常年悠悠乐竿线,蓑笠几番风雨歇。西风萧瑟,枯叶落下,对自己的祖国江山有千万的愁,只能归隐拿一杆垂钓的线,什么时候这动乱的风雨才能停歇!更近一层表现了在当时异族统治的复杂政治背景下,作者的无奈与对祖国安定的渴望和那颗陶醉于超然物外的自由之心。书法用笔之间可看出刚劲却又淡然的线条,将诗书画结合起来,让人似乎也云游于天地云水之间,超脱而归于自然。这就是提款给绘画增加的艺术价值。
增加画面故事性和趣味性
有的画家将提款运用到绝妙之处,会给画面带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看其画觉得妙,再看其落款不仅拍案叫绝,恍然大悟。看齐白石的作品《他日相争》画面下方,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活泼生动,栩栩如生。再看画面右上方,拙美的提写“他日相争,白石”、并落方印。这让我浮想翩翩:不仅仅是画面中这个夺食的场景,两个小家伙早已有过多次抢夺经历,未分胜负,表情拧犟,谁都不肯认输。他日之争,今日又争。岂不引人发笑。
题款作为中国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国历代画家的修养和智慧,是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独特艺术语言,在世界艺术之林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门包含精湛的书法,深厚的文学的艺术,它与画面相得益彰,被历代画家传用。它不仅可以完善画面结构,丰富画面内涵,还深化意境,添加情趣,使画面更有感染力。题款对中国画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它有一定的章法,不可随意而为之。因此近代画家、学者应当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志洁,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