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课堂中的游戏化教学分析
2016-03-25胡毅
胡毅
摘 要: 幼儿语言教学对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结合实际,就幼儿园语言课堂中的游戏化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语言课堂 游戏化教学
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课堂中的应用,标志着幼儿教育已经开创了新起点。游戏化教学遵循了幼儿的天性,满足了幼儿语言教学的要求,具有生活趣味性,使幼儿语言教育的新突破。在幼儿语言课堂中,游戏化教学主要以游戏为教学手段,围绕语言教学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幼儿在游戏中无意识地获取语言知识,既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的。
一、幼儿园语言课堂游戏化教学概述
(一)概念
教学游戏是不同于自然游戏的,教学游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学游戏活动,具有教育功能和价值。幼儿语言教育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围绕社会文化语言教育,主动为幼儿创造愉快的游戏教学环境,利用游戏素材,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语言环境中,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以教育和游戏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二)特点
1.活动内容自主性
幼儿园语言课堂游戏化教学具有自主性,幼儿有自主选择游戏活动内容的权力,不能强迫幼儿完成教师要求进行的游戏活动,这是幼儿教学游戏化的客观要求。幼儿在自主选择内容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教师要为幼儿设计和提供满足幼儿语言需求的物质条件,增强幼儿的自主选择性。
2.活动形式自主性
幼儿语言教育游戏化教学,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内部活动可以由幼儿控制,活动形式具有自主性。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幼儿控制自身活动的能力。
二、游戏元素的应用,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幼儿语言课堂中,游戏化教学主要有教师设计、组织和开展,具有很明确的语言教学目的,并且富有趣味性。在语言课堂中,用趣味性的语言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幼儿个性制造充裕的发挥空间,满足其好奇、贪玩的天性。在语言游戏中,幼儿主动加入学习活动,并无意识地形成语言思维和得到语言知识,实现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游戏元素在幼儿语言课堂中的应用,充分体现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主动接受教师创造的语言环境,并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语言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教学转变为幼儿的语言需求,在不断满足幼儿需求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增强。
例如:在编故事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动物的面具,让幼儿自行挑选喜欢的动物,并指导幼儿结合动物面具设置故事角色。游戏中幼儿带着自己的面具,对编故事有无限兴趣,和小伙伴交流合作,创作有趣的小故事,在体验语言魅力的同时,得到相应的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三、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性,增强幼儿积极情感体验
在语言课堂中,教师不仅作为语言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还是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元素,成功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此时,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任务。在游戏过程中,为了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试着倾听幼儿的感受和意见,并积极配合,参与游戏,与幼儿合作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课堂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积木搭建游戏,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颜色、类型时,可以和幼儿沟通,如你喜欢怎样的积木?你想要搭建什么样的东西?通过制造话题,了解幼儿心里的想法,并鼓励其大胆表达自身意愿,在搭建中还可以和幼儿一起搭建大型点的积木建筑。搭建完后,为了培养学幼儿敢说、会说的语言能力,可以让幼儿阐述搭建的想法和思考。在阐述过程中,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增强其积极地情感体验。
四、游戏化语言教学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
在实际教学中,每个幼儿的智力发展及语言能力程度是不一样的。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正好弥补这一弊端。在语言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做出相应的游戏反应。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反应,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在语言课堂,游戏化教学可以包容不同程度特点的幼儿,并在游戏活动发现不足和差异,作为教师制订培养计划的重要依据。正是游戏化教学的灵活性和包容,造就了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总体而言,语言教育为幼儿全方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游戏化教学方式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满足幼儿的语言需求、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既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还实现教学目标。不可否认,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幼儿语言教育中效果最显著的创新型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马红梅.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活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吴芝玉.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