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信息元素,润泽体育课堂

2016-03-25刘宁宁

考试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学科信息技术

刘宁宁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的不断整合,各种信息手段和工具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为教学服务,之前我们了解到的多数是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学中,体育学科信息技术的使用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与学科特点有密切联系,体育与健康课程及语文、数学等学科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在室外相对开阔的室场中,且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的体育课上,信息技术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2013年,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问世,2014年“一师一优课”的实施与推进,现代化的体育课堂中信息元素的融入越来越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体育课堂如雨后春笋般闪亮登场。

1.一师一优课,助推体育信息化

随着这波热浪的掀起,中小学各学科在上级领导的组织下,开始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这对于平时运用信息技术较为广泛的基础学科来说可能不是难事,但对于在室外田径场相对开放且处于动态中的体育课堂实践课堂来说,是一件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事。但困难与机遇并存,这是体育课堂改革的大好良机,改变传统体育课堂,为新课堂注入新活力,或许信息技术就是突破口。奋战一线的体育老师通过查找资料,结合课堂实践教学,学习时代前沿的信息技术,一节节融入信息元素的体育课,犹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出来,助推体育信息课的发展。

2.巧妙融入,效率倍增

突破、创新是现代体育课堂一直追寻的方向。如何突破传统体育课堂,给学生带来最前沿的知识,让学生在兴趣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现代体育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一师一优课推广之前,我们很少看到体育课堂中有信息技术的身影。现如今,查看一师一优课网站时,看到与平时不一样的体育课,看到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体育课,学生徜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享受着运动的快乐,强健着体魄,这都是信息技术的引入,才使得体育课堂迸射出如此魅力,这不得归功于信息手段的出现。例如:在进行一年级队列练习时,如果只是老师一味地重复训练,学生就会感觉很枯燥。但如果老师结合抗日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看解放军叔叔是如何进行队列训练的,还可以让学生把平时解放军叔叔训练站姿、队列的资料找出来,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学习。学生定会从中感悟许多,爱国情油然而生,同时进行队列练习时,更是把解放军作为榜样,努力模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例如:在讲解快速跑的动作要领时,让学生通过观收集一些资料和图片,像我国110米跨栏名将刘翔在奥运会上夺金的一幕,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他们了解到快速跑的正确姿势,通过相关课件的动画效果,了解动作的生理原理,极大地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

3.“微课”引领,互动共融

近年来出现的“翻转课堂”、“微课”引入体育课堂,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特别是微课,制作简单,学生易懂,教师通过课前把教学内容、注意事项、重难点,利用图文、影像进行录制,时长在5-8分钟,避免时间太长学生兴趣降低,通过微信或者QQ群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家进行自主学习,聆听视频中的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主模仿、体验,可以反复观看,有重点地观看,并且带着问题观看,学生的兴趣会倍增。

4.电子设备,与时俱进

曾经看过一位年轻的老师执教一堂“单跳双落”运动技能课。在集体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学练之后,教师拿出了6个IPAD,分发给六个小组长,让六个组长依次把组内的学生跳跃动作拍下来,之后再轮换,借用信息技术的功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这一大胆举措,无不体现电子设备在体育课堂中的时代性。老师在进行健美操、武术课的教学中,引入ipad,通过小组长现场拍摄学生练习通过,再进行探讨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提高。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每位学生都在用全力完成练习动作,氛围异常热烈,这与信息工具的引入有密切关系。

心率腕表的引入是信息技术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实例。课堂密度的大小和负荷多少是决定一节体育课的成败,学生的运动量是否合理,是否达到健身要求,传统体育课堂很难进行判断。有了心率腕表,戴在学生手腕,可以直接检测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并根据现场数据进行及时调整,既方便又给体育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跳绳计数器也是新兴的信息工具。低年级学生在练习跳绳时,特别是超过百后,很容易把个数记错,有了这个新兴工具的加入,孩子们可以专心进行练习,结束后,仪器上会直接显示跳的个数,及时提醒自己,同时减轻体育老师的负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5.画龙点睛,科学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为体育课堂注入活力与生机,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任何工具的使用都要在符合学科特点的前提下进行。特别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课,运动密度、强度是衡量一节体育课的重要指标,如果课堂上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过长,或者多半时间在进行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势必就影响运动负荷,实现不了体育课强身健体的终极目标。

要正确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在学生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达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是需要一线体育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新课题。对于体育业老师来说,要勇于、敢于、善于了解、体会运用多媒体,积极学习熟练操作多媒体教学平台,学会课件的制作软件,独立制作教学课件,让体育课堂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让学生快乐地充满激情地享受每节体育课。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把信息元素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又是新课标改革的方向。不管是哪种改革,我们都必须遵循学科特点,寻找适合学生发展,符合课堂实际需要的信息化工具,让学生在创新中提高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课学科信息技术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体育课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