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

2016-03-25周钦章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职业能力素质教育

周钦章

摘 要: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课程。笔者通过在技工院校教学中的摸索总结,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提出了自己对一体化教学的思考和见解,分析当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困惑,并提出了实施一体化教学需注意的问题,对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职业能力;素质教育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要在全国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从此掀开了一体化教学的浪潮。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体化教学的概念基本清晰,即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现状

1.急功近利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绝不是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通力协作,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一方面,一体化教学的阻力主要来自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另外,学生本身对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是十分关键的。为此,在教师层面,我校首先展开一体化教学的座谈会、研讨会。充分认识到技工学校教学要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和活力。改革方向是一体化教学。通过研讨,教师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把一体化教学提高到关系学校和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教师从根本上转变了教育理念,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层面,要在思想上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通过就业形式教育、企业信息反馈、历届毕业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明白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而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是我们改革的对象,存在一些不足,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积淀才延续下来的,我们称之为更先进的一体化教学是否就能够速成呢?笔者持否定的态度,一门课如果不经过几轮的实践,这一门课是不可能成熟的。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就会有人急功近利,一轮课都还没上完就开始推广教学成果,这样急功近利,对教学是无益的。

2.思想观念的转变不容乐观

受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整个社会对于一体化教学的认识相对浅薄,整个社会普遍轻视职业教育,认为学生考大学才是正规途径,读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是没办法的选择,是“差学生”的专利,更不关心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教学问题,甚至有人认为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就是混混日子,等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去工作,所以多年来这一块是被忽视的。

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孩子选择了职业学校就是学一门技术,将来能够谋生。愿望是好的,但对学生如何才能快速适应社会、能够有长远的发展是没有认识的,对学校怎么教学生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是不清楚的,对学校教育没有正确的观念,没法正确引导孩子如何配合或者适应学校的教育。

学生在进职业院校前对社会、工作和职业生涯是没有认识的,到了学校里无法正确地认识和面对学校的教学,有的学生认为理论学习重要,有的学生认为实操重要,自从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以来,很多学生就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所以教师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的教学工作轻松了,学不好是学生没努力。笔者恰恰认为,一体化教学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的角色就更重要了——由演员变为导演了,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课程的设计变得复杂化。要能想到各种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既要知道怎么操作,又要让学生知道操作原因,即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实践理论,要做到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

3.矫枉过正,忽略素质教育

“断章取义,瞎子摸象”是我们经常会犯的一些低级错误,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职业教育后,看到人家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结果回来教改时就过分强调了实践,忽略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矫枉过正。如果是真的矫枉过正还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还能够修正回来,怕的是走马观花,仅学了别人一些表面的东西,根本不懂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才是最可怕的。

在推广一体化教学的同时,过分强调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基本的素质教育,那就更可怕了,教会学生技能是给了学生生存的资本。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部分具备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这些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是成绩相对较好的,不但要生存,更要学会如何发展,如何生活,只有良好的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才能支撑他们朝这方向发展。

没有理论作支撑,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解决眼下的用工荒,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在几年后会被淘汰,没有了发展空间。所以,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出发点是非常积极的,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矫枉过正,转变思想才是根本。

三、一体化教学的思路

1.不要急于求成

传统教学模式被认为是比较落后的,依然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我们认为,比较现代的一体化教学也难免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探索和摸索,针对不同的行业和学科,寻找不同的改革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

2.教学管理部门要着手引导大家的思想观念

一体化教学观念既包括教师的观念,也包括学生、家长的观念,甚至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允许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一些没有预料到的偏差,甚至错误的做法,积极引导大家敢于创新,挑战各种尝试。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一定要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既要知道怎么教学生去做,更要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并保持持续的学习和应变能力。所以一体化教师不但要有实践操作经验,更要具备行业的理论知识和行业的前瞻性。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人的素质就像水上漂浮的一座冰山,浮在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是看得见的,藏在水下部分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部分占整体的绝大部分,是人们看不见的,但这些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水面上的显性职业素养,因此,技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见图),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

3.操作层面的探讨

在操作层面,笔者认为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不单单是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进行合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加强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多让企业走进校园,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企业,让企业了解教学,更让教师了解企业,了解岗位,进一步合作开发出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甚至可以将企业的真实业务搬到课堂,真正让学生做到“做中学”。

参考文献:

[1]辜东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荟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袁贵仁.素质教育新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职业能力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