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标准基本内容思考

2016-03-25刘珊

江西教育B 2016年1期
关键词:课标中学语文教材

刘珊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2012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专业标准》从“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三个方面明确了一名合格中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和能力坐标,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研究从业人员,结合自身专业研究方向及特点,积极督促落实《专业标准》,思考和研究“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标准”,我们责无旁贷。

《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由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的14个领域、63条基本要求构成,63条基本要求明确、具体。那么,在《专业标准》要求下,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标准应如何定位呢?笔者在此主要从专业理念和个人修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作简要阐述。

一、 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理念和个人修为

1.专业认同

语文是一个承载了多重功能及奠基作用的学科,语文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极为重要。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审美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中学语文教师的终极教学目标。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文化传播和精神培育于一体,是语文教育的独特之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2.人本意识

语文课程有超越其他学科的强大的育人功能,其对文化的弘扬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健全人格。正是这种关乎学生精神成长的精神哺育功能,要求语文教学从业者需有尊重学生的意识,教育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博大的人文情怀。

同时,语文教育受制于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学生的文化背景及学习需求的诸多差异,要求教师需有发展个性的意识,要力求给予每个学生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3.个人修为

相对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修为尤为重要。

“向师性”是学生的一种基本心理特征。语文教师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学习意识就像文学作品一样极易感染学生,甚至影响学生成长。一位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就如同一本学生喜爱的教科书。

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也直接影响语文教育教学质量。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厚度决定了文本解读的深度,文本解读的深度又决定了语文教学的高度。

二、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

1.通识知识

一是心理学知识和语文教育学知识。中学阶段的学生经历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到渐趋成熟的过程,其阅读表达能力、知识文化积累也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增强和增长,其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不断提升。因此,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知识,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掌握和运用语文教育学知识,从事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二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人文科学知识是基本知识。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有助于语文教师造就有人文素养的学生。同样,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自然科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的科学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有利于语文教学中文本的解读以及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三是信息技术知识。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内容的丰富、学习方式的变革使教学活动也变得形式多样、精彩纷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当务之急。

2.学科教学知识

一是汉语言文学知识及其思想方法的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是语文教师必备之专业知识,只有熟知和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及方法,教师才能进行科学的知识传授、方法指导、能力培养及文化传播。

二是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是中学语文教学、评价、考试及教材编写的依据。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理解《课标》所论及的课程性质、理念、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正确把握《课标》的思想,切实落实课程目标。

三是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材是教学之材料。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编写体系,熟知教材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四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和策略的掌握。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研究地方及学校特点,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掌握。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师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和课程目标。

三、 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

1.课标执行能力

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是课标执行的前提。语文教师需认真研读课标,内化后形成一种严格执行课标的自觉行为:以课标理念为教学指导思想,将课程目标细化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和每个教学环节;按照课标所提出的评价建议,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教材解读能力

教材的解读以教科书的解读为主体。因为语文教学的特点及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特点(文选构架),所以对语文教科书的解读应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的解读,二是文本的解读。正确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把握教科书的编写体系,有利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体现语文教学螺旋式上升的特点,避免教学目标的重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文本解读的能力依赖于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决定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3.教学设计能力

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面,依次为:学段(初中段或高中段)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课文教学设计(或一节课教学设计)。

学段教学设计解决宏观教学规划问题,是相对顶层的教学设计。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的教学安排均需在学段教学之始即有合理规划,并科学设计。

学期教学设计解决中观教学规划问题。在学段教学设计之下,每个学期应该安排的教学内容应进行科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文教学设计相对于前两者,解决的是单元教学规划和每篇课文或每节课的教学规划问题,属微观教学设计。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语文知识构成、能力培养指向,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等等,都在设计之内。

4.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过程,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过程。语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具体情况,关照自身的教学特长和条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组织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调控、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等,都是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应该考虑的方面。

5.教学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三是进行自我教学评价,及时改进教学。

6.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例研究、课题研究、教学档案、教学日志等,都是教学反思的方式。

7.自我发展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包括职业发展规划能力、自身素养提高能力等。语文教师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参与专业培训,还要乐于阅读、勤于笔耕,成为一个文化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标中学语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