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咏物抒情?
2016-03-25李弗不
李弗不
【写作训练要点】
一、掌握抓住事物特征,找准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相似点的咏物抒情的表现方法。
二、学会咏物时分清层次,分门别类,层层深入的写法。
【写作阶梯教室】
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我们也不妨学学此种手法。那么,何谓象征手法呢?简单说来,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来寄寓或表现人们的某种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方法。
象征手法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阐发深刻的道理,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以便给读者留下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象。如当你因看到天地山川、风云月露、花草叶木、鸟兽虫鱼,听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时而产生联翩的浮想,进而以这些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托意于物,这样便能写成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好作文。
大家学过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文,作者就是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来赞美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艰苦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争上游的精神。还有大家学过的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一文,也是从松树有极强的生命力,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的特点,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借歌颂松树的高风亮节,来歌颂共产主义者的革命情操。高尔基的《海燕》刻画了暴风雨的报信者海燕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歌颂在现实斗争中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这几篇初中课文,都是使用象征手法的范例。
那么,究竟如何具体地写好这类作文呢?
当然,关键是要能够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找准象征事物的具体形象与被象征的思想或感情(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才能展开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
譬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是通过对白杨树特征的描写,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正直;丫枝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团结;丫枝一律向上,叶子也片片向上——进取;皮光滑而有银色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质朴;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坚强不屈。
本来白杨与北方农民、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是毫无关系的,但由于作者把握住了白杨树的特征,找到了它与被象征物的相似点,白杨树同北方农民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要的确有相似点,不可强拉硬拽扯在一起。
【写作创新技巧】
在咏叹象征物的特点时,不能胡乱堆砌,要分门别类,一样一样地讲清楚,一层一层地深入下去,让人读后不至于感到“黑压压一片”,而有清晰、鲜明的印象。如《松树的风格》一文,突出了松树的三个特点,从写松树入手,说松树不拘于生长条件,不论生活环境——“它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赞美松树的生命力极强,它“要求于人的甚少”;接着写松树为人类作贡献而“粉身碎骨”的自我牺牲精神,它“给予人的甚多”的高洁无私的完美品格;最后写松树无论在严寒霜雪还是盛夏烈日中,总是神采奕奕,写它“乐观主义的精神”。然后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一环扣一环,条理分明,读来给人鲜明、强烈的印象。
有的同学把单纯写景的抒情文当成象征手法的借物抒情,要搞清楚这两者的不同,象征手法描写事物,不只是停留在对事物本身的描写上,而是通过象征手法点明象征的意义,《白杨礼赞》中赋予“树”以“人”的性格和气质,抒发了作者的情怀,歌颂了力挽狂澜、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的优秀中华儿女;写景抒情却是通过对事物本身的描绘来抒发感情的。
【考场优秀例文】
樟 树 赞
茹志鹃
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木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原来樟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是世界上任何科学制成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了。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点 评]这是著名女作家茹志鹃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全用白描手法,写宋庆龄故居庭院前的两棵樟树,以“树”喻“人”,含义深刻,象征宋庆龄的高尚品德。作者没有直接点明两者的相同之处,笔墨经济,然而,熟知宋庆龄一生事迹的人,便能自然地联想到这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而生发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全文抓住樟树的两大特点来写,条分缕析。樟树荫凉特大;樟树有一种抗虫的香气,不招虫。这样分门别类,重点突出,层次清清楚楚。文中运用对比,把广东的一种英雄树与樟树对比:英雄树“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而“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繁繁密密,荫凉特大”。抑英雄树而扬樟树,更衬托出樟树的品质。文章前后照应,层层加深,开头写道“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结尾写道“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中间写道“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这样前后呼应,既强调了樟树的两大特征,又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一层比一层深化,给读者以完整、清晰的印象。
青 松 赞
谢豪佩
记得每年过年,母亲总要带我去探亲,沿途种着好些青松,郁郁葱葱,青翠盎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那傲然屹立的风格的确使人过目不忘,油然生起敬爱之情。
回眸过去,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歌颂过它,多少名杰赞美过它,把它看成坚强崇高的象征,作为自己的榜样。当严冬来临,各种花儿都无可挽回地凋谢了,唯有青松掩饰不住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将自己的内在之美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力求在这万物凋零之际,为大地增添一份生机。
“一粒颇有生命力的种子,无论落在哪里,它都能顽强地活下去。”用这句话来形容松树的种子,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松树的种子是坚强的,只要落在土里,无论这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它都以顽强的毅力破土而出,继而萌发新芽,在寒风中不畏一切地昂起头、挺起胸来,似乎要与天一比高低。它不需要有人去关心它,去浇肥上水,去为它搭棚遮蔽,因为它要做一棵坚强的树芽,要做一棵能够经受得住严冬考验的栋梁之材!
正如宋朝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所写的一样:“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确,世界上的树木有近百种,如桃树、柳树等等。相比之下,松树既没有桃树的娇美可爱,也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但它却有着令人无比钦佩的内在之美。
这不禁令我想起广大的抗洪救灾的解放军叔叔们。面对一次又一次越加险峻的洪峰形势,他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正像松树一样吗?要求人们的甚少,贡献给人们的甚多。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严防死守,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为保护国家人民的财产,不惜牺牲生命。这难道不正是青松的伟大风格吗?
我赞美青松,更赞美那些像青松一样具有坚强意志和祟高品质的解放军叔叔们!
[点 评]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小作者基本上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找准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从而赞颂了一种具有青松般不畏严寒,“无论落在哪里,都能顽强地活下去”并默默为他人奉献的人。尤为可贵的是,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及时赞颂为抗洪水而奋不顾身的解放军战士,把解放军战士恰当地与“青松”联系起来,应该说准确而形象。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清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