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几点体会

2016-03-25盛守义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学体会文化建设小学教育

盛守义

【摘要】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和谐、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应该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是否能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教育 文化建设 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34-01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活动中积淀下来的,为全校师生共同赞成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我校在重建学校新文化上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学校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氛围,无疑会对师生心灵熏陶,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为此,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的种种设施,活用教学资源,以增多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大自然机会,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就是力量。这些前瞻性名言、古训,均为我们揭示出读书文化的重要性。为此,我校开展的作文、数学、美术、音乐、书法、舞蹈、乒乓球、象棋等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定期举行一些读书比赛,学生创作手抄报,开展美术、书法、作文课外活动等。把学生的作品定期展示在学校开辟的二个栏目:《才艺大比拼》,《放飞想象》,《遨游苍穹》,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同时,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品德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团结协作;勤奋好学、不断进取。一股正气尉然成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教师中成立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辟问题中心,充分利用一切闲暇时间,进行研讨。通过这些群众性组织的构建,既能做到把师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健康活动上来,又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再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少先队活动是主要育人载体,这种育人活动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扩散和渗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之中,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能力,较易为学生接受。

二、营造融洽的人文氛围

学校是师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的人文氛围是影响师生思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学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对广大师生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构建和谐校园,就要重视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首先,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要加强德育和教育伦理的灌输,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让教师珍视和热爱手中的教育权力,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促使学校价值与教职工价值共同实现而获得双赢。让校园人文氛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养料和水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和阶梯。针对学生的人文氛围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这方面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之本”的理念,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主动磨砺与修养;行为上求进,主动求索与进取;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班纪班规的制订、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以及校纪的管理等,让学校的人文氛围达到一种民主平等的融洽状态,使学校和学生同时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注重班级管理的功能

要在班级管理中做。我们建设校园文化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通过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来回报社会。这种建设要通过班级管理这一中介才能实现。一是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要让书中的营养通过读的渠道注入学生的心间,滋润其精神发育。可以在教室里蓄架书,让学生课间去翻翻看看,先做完作业的学生也可以奖励他们去取架上的书来读,作为一种课堂充实和调剂,还要经常带学生进图书室,领他们来教师的书房里参观,鼓励他们写借条借阅。经常举办阅读交流会,让班级充盈浓浓的书香味,培养起学生读书思考习惯,让文化每天影响学生,转化学生。二是创设感染环境,如在黑板上书写诗歌、名言、逐日或逐周变换,布置学习园地或手工作品展览,用盆景艺术来装饰我们学习的地方。建立光荣榜,展示班上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人物事迹,上好音乐、美术、健康教育课。利用电教设备引导学生进行文艺欣赏。到大自然、到城市、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还值得一提的是书法教育,那可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根须,当把学生培养了能写出一笔漂亮的硬笔、软笔字时,文脉一定能充盈喷胀。三是要抓好班风学风建设。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按照班规班约,订立自己的班训,采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对照检查,反思自省,然后达到自律,自己管住自己。结合思想品德课,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学生知是非,辨美丑,体验生活,丰富经历,做个有文化、有道德、有教养的人。

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既包括软件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含有硬件的、环境建设的因素。在深化课程改革的活动中,我们要力求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是一块净土,在这里只有书声,只有快乐。为此,我们要营造一种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化,使学校成为师生舒展心灵、放飞想象的处所。

猜你喜欢

教学体会文化建设小学教育
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点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改革体会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高职“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