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乙嘧酚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研究

2016-03-25张红杰许明丽杨利军刘立文鲁建斌

关键词:白粉病药效杀菌剂

张红杰,许明丽,杨利军,李 泉,刘立文,鲁建斌,刘 策

(1.河北北方学院教务处,河北 张家口;2.张家口市农牧局,河北 张家口;3.怀安县农牧局,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5%乙嘧酚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研究

张红杰1,许明丽2,杨利军2,李泉3,刘立文3,鲁建斌2,刘策1

(1.河北北方学院教务处,河北 张家口;2.张家口市农牧局,河北 张家口;3.怀安县农牧局,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为了探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以25%乙嘧酚悬浮剂为研究材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乙嘧酚悬浮剂按262.5 g·hm-2、225 g·hm-2、187.5 g·hm-2,每隔7 d喷药1次,连续喷雾3次后调查防效分别为86.87%、78.38%和57.05%,防效均高于对照药剂。研究结论是施用25%乙嘧酚悬浮剂对黄瓜安全无害,是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

关键词:25%乙嘧酚悬浮剂;黄瓜;白粉病;防治

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一般不危害果实,但是叶片受害最为严重,其次是叶柄和茎。在植株发病初期,植株叶片的正面和背面会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随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较大片的白粉区。抹去白粉后可见叶面已经褪绿、枯黄发脆。它是真菌性病害,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丝壳属,专性寄生;该病菌可以终年寄生于寄主植物上,成为初侵染源。其发病最适宜温度在20~25 ℃,空气湿度对其影响较小,在空气相对湿度为±25%的条件下,病害也会发生及盛行。白粉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现在生产上普遍采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但此类化学药剂极易被白粉病菌产生抗药性,生产上防效表现极差,因此,选择新型药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迫在眉睫。为了寻找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研究小组在张家口市怀安县春季温室黄瓜进行了25%乙嘧酚悬浮剂喷雾防治黄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试验内容包括25%乙醚酚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推荐使用浓度、使用关键技术等。25%乙嘧酚悬浮剂防治白粉病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对植物安全的杀菌剂,且具保护性、内吸性、治疗性于一体,对白粉菌具有很高的活性。在植株发病初期用药可以有效控制孢子的生长,起到提前预防的作用,为日后的田间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防治对象:白粉病(Erysiphecucurbitacearum)

试验作物:黄瓜(CucumissativusL.)

1.2试验地点

2015年4月,在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进行了春季温室黄瓜白粉病防治试验。

黄瓜栽培密度:2 300株/666.67 m2;黄瓜生长期为根瓜结瓜期,黄瓜前茬作物为西红柿。试验田田间管理与周边种植的温室黄瓜管理水平一致,水肥条件相差无几。

1.3试验过程

1.3.1选用药剂

25%乙嘧酚悬浮剂(ethirimol suspension):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腈菌唑微乳剂(对照药剂):北京富力特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表1为各药剂处理用量情况。

表1 供试药剂与试验设计

1.3.2试验设计

表1中A:供试药剂25%乙嘧酚悬浮剂262.5 g·hm-2;B:供试药剂25%乙嘧酚悬浮剂225 g·hm-2;C:供试药剂25%乙嘧酚悬浮剂187.5 g·hm-2;D:对照药剂20%腈菌唑微乳剂225 g·hm-2;E:清水做对照。

供试小区面积:每小区25 m2,每小区栽培30株黄瓜。每个处理重复4次。

1.3.3施药要求

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前,根据药剂使用说明,计算得出供试处理药剂的稀释倍数,再依照田间黄瓜的生长势,计算666.67平方米用药液的数量。由于在黄瓜的根瓜期用药,叶面积系数小,叶量不多,故按666.67 m2兑水60 L计算出各处理的用药液数量及稀释倍数分别为858倍、1 000倍和1 200倍。药液配好后在黄瓜叶片的正、反面喷洒均匀周到,以叶面药液不滴落为宜。试验用的喷雾器应符合试验要求,采用电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

1.3.4施药次数

在黄瓜白粉病发生初期开始第一次施药,约在黄瓜的根瓜期。此时全田病情指数较低,因此未做病情基数调查。4月7日进行第一次施药在发病初期,4月14日、21日分别喷施第二次、第三次药液,每次施药间隔期为7 d,共施3次药。各处理均依666.67 m2用药液量60 L计算。由于试验是结瓜初期进行,其它病害尚未发生,整个试验过程只用了供试药剂,未用其它杀菌剂。试验期间美洲斑潜蝇轻度发生,单独施用过2次杀虫剂(5%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

2试验结果调查

2.1黄瓜生长环境调查

试验期间温室内平均温度为19.5 ℃,温度最低12 ℃,最高为35 ℃。室内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采用膜下滴灌方式种植,砂壤土,肥力中等。

2.2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即5点取样,每点选2株,共10株。调查全株叶片,根据6分级标准(0级、1级、3级、5级、7级、9级),分别记录叶片防治后的发病情况。

2.3防效计算公式

依据调查得出的病情指数,计算出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处理间防效的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SPSS软件计算。

2.4试验对黄瓜生长影响调查

处理区黄瓜产品外观与对照相比无区别。市场销售价格一致,施药后对黄瓜植株安全,且没有产生药害。

3结果与分析

3.1防效评价

试验结果如下。用25%乙嘧酚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良好。第3次施药后7 d调查,25%乙嘧酚悬浮剂按262.5、225、187.5 g·hm-2施药后的防效分别为86.87%、78.33%、57.05%,对照药剂20%腈菌唑微乳剂225 g·hm-2防效为51.20%。供试药剂262.5 g·hm-2(858倍液)、225 g·hm-2(1 000倍液)处理后的防效高于对照药剂,差异显著,供试药剂187.5 g·hm-2(1 200倍液)施药后的防效略高于对照药剂,与对照药剂间差异不显著。显而易见,随着施用浓度的增大,药效有增高的趋势,见表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表明,25%乙嘧酚悬浮剂按262.5 g·hm-2(858倍液)、225 g·hm-2(1 000倍液)施药后,可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对黄瓜安全无药害,可以在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表2 25%乙嘧酚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试验结果

3.2关键技术

25%乙嘧酚悬浮剂喷雾防治黄瓜白粉病,应在发病初期(个别叶片出现症状)开始施药。推荐施用剂量为225~262 g·hm-2(有效含量),连续喷雾3~4次。视发病程度每隔5~7 d喷施1次,

4结论

乙嘧酚属杂环类杀菌剂,有效成分含量高,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好。但是,黄瓜白粉病属于抗药性强的菌种,在防治过程中,单独依靠药剂防治是不够的。应该倡导综合防治的技术方案,以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水肥一体化、加强栽培管理为综合防治手段,最大程度地限制病害发生。发病时,还应配合其他有效杀菌剂的使用,才能科学有效地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孟树明,张红杰,田再民,等.4%四氟醚唑水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05):33-36.

[2]田晓丽,周乐文.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新疆农业科技,2010,(04):24-23.

[3]叶玉涛,范芮,闫晓静,等.乙嘧酚磺酸酯25%微乳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03):31-33.

[4]孟树明,张红杰,田再民,等.25%咪鲜胺乳油防治西瓜炭疽病药效试验.安徽农学通报,2014,(07):43-45.

[5]黄树生,卢行尚.5种药剂对西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10):13-15.

[6]孙卉,闫海洋,金荣德.微生物源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吉林农业科学,2015,(03):38-40.

[7]吕佩珂,李明远,吴钜文.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7-59.

[8]裘维藩.农业植物病理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300-465.

[9]刘政兴.大棚温室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现代农业科技,2005,(02):18-19.

[10]徐宝星.无公害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技术措施.河北农业,2005,(05):14.

[11]郝林华,林学政,陈靠山.多功能生物制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应.植物保护,2006,32(04):64-67.

[12]肖悦岩,季伯衡,杨为之.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1-95.

[责任编辑:刘守义英文编辑:刘彦哲]

Effects of 25% Ethirimol Suspension against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ZHANG Hong-jie1,XU Ming-li2,YANG Li-jun2,LI Quan3,LIU Li-wen3,LU Jian-bin2,LIU Ce1

(1.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2.Agriculture Bureau of Zhangjiakou,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3.Agriculture Bureau of Huai’an,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e ffective medicament against cucumber powdery mildew,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with 25% ethirimol suspension ag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262.5 g·hm-2,225 g·hm-2,187.5 g·hm-2,spraying every 7 days,control effects of continuous spray for three times were 86.87%,78.38% and 57.05%,respectively.The effect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Therefore,25% ethirimol suspending agent is safe for cucumber,and has better effect against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Key words:25% ethirimol suspension;cucumber;powdery mildew;control

DOI:10.3969/j.issn.1673-1492.2016.01.008

中图分类号:S 481+.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红杰(1963-),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蔬菜病害综合防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河北北方学院优秀学术创新团队项目(CXTD1307);张家口市科学技术和地震局项目(12110034C-3)

来稿日期:2015-07-10

猜你喜欢

白粉病药效杀菌剂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药效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拉萨设施月季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几种杀菌剂防治香梨树腐烂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用于黄瓜白粉病抗性鉴定的InDel标记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