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故知新
——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方法

2016-03-25张雅萍甘肃省靖远县石门教管中心甘肃靖远730600

学周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温故旧知新知

张雅萍(甘肃省靖远县石门教管中心,甘肃靖远730600)



温故知新
——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方法

张雅萍
(甘肃省靖远县石门教管中心,甘肃靖远730600)

摘要:本文从理论层次分析“温故”与“知新”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以下三个问题:温故可以知新,温故何以知新及如何温故知新。我们应对这种古老传统的教学方法高度重视,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教育教学。

关键词:旧知;新知;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复习;故:旧的,指已学过的东西。全句大意为:温习旧的知识,从而获取新的知识与体会,能这样做的人,可以做老师。前半句表明“温故”是“知新”的一种手段。“而”表示顺承,表明从“温故”到“知新”是水到渠成之事。后半句“可以为师矣”表明了“温故”的力量,即“温故”的重要价值。能温故知新之人,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自己做学问也可以无师自通。通过温故,除了可以巩固旧知,将旧知条理化、系统化之外,还可以学习、推理和掌握新知。温故知新用在今天的教学中,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温故可以知新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大家熟知的一篇诗歌,小学教材中有,中学教材中也有编排。小学时学这篇是初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在学生心中成了壮丽、雄伟的代名词,成为书写大好河山的典范,这是初学这篇课文的收获,即“初知”。中学生再学《望庐山瀑布》是“温故”,仅仅温故没多大意义,“知新”才是目标。中学生的知识阅历丰富了,鉴赏能力提高了,重新读《望庐山瀑布》赏析到:“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将庐山写得“色香味”俱佳,也写得有温度,“香”与“紫”是庐山之美的呈现。香庐就是庐山,但不能换成庐山,因为“香庐”与“紫烟”搭配得天衣无缝。重温这首诗,也有学生对“疑是银河落九天”提出了质疑,有这样壮观吗?太夸张了吧!游过黄果树瀑布(亚洲第一大瀑布)的人,目睹过世界第一大瀑布的人未必有过这种感受,如果以大小排名,庐山瀑布在众瀑之中,大概名不见经传吧,能排第几呢?这些理解都是“温故”后得到的“新知”。通过“温故”,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更全面了,对诗歌赏析的层次更深了,诗歌的意蕴也显得更丰满了。

二、温故何以知新

生命不断成长,个体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感情、阅历、知识、见解在不断丰富;文化水平和个人修养在不断提升,个性特征与个人风格在不断改变,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活的理解在不断深入,发现能力、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在不断增强,对同一事物的分析角度也不断转换。头脑中的旧知识在不断地分化,新知识在不断地注入,新知与旧知在不断迁移与重组。这样的话,重新温习学过的东西,重新审视学过的旧知,会有许多新的发现与感悟,所以通过“温故”可以实现“知新”。

三、如何温故知新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温故”是“知新”的一种好方法,温故知新是一种教学的好手段。那么如何做到温故知新呢?或者说如何去温故,才会很好地求得新知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一)熟悉文本

我们在阅读时,对课文要熟读、精读、静思、深分析、勤钻研,吃透课文。既要对文章内容有宏观方面的了解,对个别关键的字、词、句有透彻的理解,又要对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层次脉络、课文的主旨思想及表现手法反复钻研,做到深挖掘,深分析,力求对课文内容烂熟于心,对文中的点点滴滴了如指掌。阅读的次数越多,思考的次数越多,对文本的发现、感悟就会越多。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旧知,多读一遍就有一遍的体会,有多读一遍的收获。

(二)提出疑问

孔子讲“受学重问”。疑为问之始,问为学之始,疑与问是求得新知的必要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培养学生的敢问精神。面对学过的知识,要重新审视,既要敢问,又要会问:从课题上质疑,从课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上质疑,从一直未能理解的地方质疑,从词语运用上质疑,从写作方法、结构及安排上质疑,甚至从本以为完美无缺、没有问题的地方质疑,这样的话,不仅能求得新知,还能提升境界,让你与文本之间拉开距离。仍然以学习《望庐山瀑布》为例进行说明。学生在重温题目时,可以提出疑问:“望”这个词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诗中与“望”对应的词有什么?作者望见了什么?由望而感,感受到了什么?在重温内容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者要写瀑布但为何先写庐山?如果将“遥看”改写成“近观”,又会有一个怎样的新的瀑布呈现在我们面前?读的次数越多,发现的问题就越多。

(三)比较阅读

我们在阅读时将两个或几个文本放在一起,将已学文本与新学文本放在一起,以旧引新,以新带旧,让新旧之间融会贯通,用旧方法分析新内容,用新方法重新去读旧内容,在新与旧的比较中求同也求异,从旧知中探求到新的东西。学了柏杨的《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而后重温清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或者学了《黄生借书说》再来重温《借书不还,天打雷劈》,都叫温故,新与旧是相对而言、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果能将两篇进行比较,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袁枚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明显是主张借书苦读,而柏杨主张大家首先要有不借书的修养,谁对谁错,究竟听谁的,让人云里雾里的,无法判断。这是因为没有深入的比较,如果能将两篇融会贯通,就会发现两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作者都将读书看成一种高尚的事,都主张通过读书来进德修业,在借书与还书的问题上都呼吁人们把握住诚信的道德底线。柏杨是针对借书不还的现象,建议有些人要有不借书的修养,并不是反对借书,如果没有新旧比较,恐怕就不会有如此的“新知”。

(四)字斟句酌

对于旧知,我们通常自认为特别熟悉,无需再学,因为太熟悉,所以导致会熟视无睹。学生学习王昌龄《从军行》中的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初学时只会翻译诗句,感受将士们的豪迈情怀,但不能就此止步,要深入下去,如果能字斟句酌,逐字逐句分析,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就会得知:“黄沙”表明战斗惨烈,“百”表明战斗次数之多,“穿”表明战斗时间之长……反复读下去,四句诗,28个字所呈现出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

(五)转换角度

用相同的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叫“举一反三”;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可以分析相同的问题,叫“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旧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六)与人交流

不同的人层次不同,阅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不同,对于相同的旧知,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温故知新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自古有之。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着,学生在学习中也经常使用着,大家还需要从理论的高度认识到“温故知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对这一教学方法有高度重视,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将这一方法运用得精而又准,让传统教学之法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王晓敏.论“温故知新”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唐宋诗词”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9).

[责任编辑张亚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10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65

猜你喜欢

温故旧知新知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新闻研究的“温故”与“出新”
温故2018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导入”
英语教学中旧知对新知的同化
地道英语
新知
新知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