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体育心理行为探析

2016-03-25杨芊夏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群体大学生

杨芊夏

女大学生体育心理行为探析

杨芊夏

本文主要就女大学生的体育心理行为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文献搜集、问卷调查、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针对某省的5所高等院校在校女大学生群体的体育心理以及行为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认知主要还停留在在健身、娱乐以及教育三方面;绝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在所开展的体育锻炼活动当中其态度均较为积极;而女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是基于健康、娱乐以及减肥等动机因素;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在参与数量上明显较低,在体育行为方面与体育态度表现出的明显不一致,负面的外部客观因素以及自身主观惰性因素的存在是导致其体育锻炼行为弱化的主要症因。

女大学生;体育心理;体育行为

在人类的现代社会生活当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女性的社会话语权越来越凸显,对于促进整体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愈发显著。特别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群体更是社会发展中的宝贵资源,是人类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女大学生的人数据统计调查显示占据了高校学生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针对他们的体育活动情况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了解其体育心理能够改善女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树立其终身锻炼的观念意识,为贯彻落实高校体育改革以及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以必要的参考借鉴,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1.研究对象及方法

选取某省5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1~3年级在校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就目前女大学生群体的体育心理以及行为现状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遵循研究目的要求,本次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获取,以及征询相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之上设计出了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同时针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及可信度的检测。依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实行逐层抽样调查,总计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98份,有效率99.78%。将上述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对体育价值功能的认知

女大学生对于体育价值功能的认知程度将会对于其参与体育的热情、态度以及直接体育行为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依据本次的调查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体育价值的认知选择,其中位列于前三位的一次为健身、娱乐以及教育三方面的价值作用,在所开展的多项问卷调查当中这三项内容依次占据了97.33%、78.62%以及31.63%的比例(详见下表1)。这同大学生群体应当具备的智慧活力、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其所接收的现代文化思想观念是相符合的,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产生良性的影响。但是,通过表1同时也体现出目前女大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在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价值认知普遍不足,对于体育文化的认知未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创造社会整体财富的理性观念方面上升到相应的认知高度,这也就体现出了女大学生群体所具备的优秀特质依然存在有一定程度的缺陷同时继续改进。分析这一种情况出现的原因,首先,来源于学生对于体育价值功能的体验感受普遍较差,还不能够了解到体育在社会文化当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价值,以及调和或是转化某一类潜在的负面情绪时所具备的功能价值;其次,即表明他们对于体育的实践活动依然大多停留于学校中的各项制度活动当中,而缺乏在社会生活当中感受体育消费对于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

2.2 女大学生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将会对于主体参与体育项目,亦或是相关的行为选择及反应产生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将会对于体育学习及锻炼的效果及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广为人们所了解的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往往是需要长期的体育实践活动积累,这其中还涵括了在体育学习过程之中所获取到的各种体育之时的过程,基于对参与体育活动以及知识的积累进而所形成的一种情感态度,在正常状况之下此类情感态度是产生体育兴趣的主要基础。在本次的问卷调查当中也大致体现出了这样一类状态特征,在研究中表明女大学生群体很喜欢以及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分为占到了13.5%与48.3%,此两者合并起来为61.8%,这即表明大部分的女大学生有着长时间的参与体育活动过程,在积极参与的意识方面保持了较高的兴趣累积,同时也体现出了这一部分女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还是持有较为积极的情感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上文当中表1女大学生对于体育的价值功能在理性认知与感性体验方面具有较高的共识是密不可分的。

表1 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一览表(多项选择)

但是在调查研究当中,对于参与体育活动依然还有37%的学生表示出了兴趣程度一般的情况,这即表明他们并未通过具体的体育行为来构建体育兴趣,这也进一步表明了目前他们对于体育活动课程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状况之下。但是,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在目前的体育锻炼文化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社会现状下,依然有部分女大学生不喜欢体育活动,持这样一种心理态度即表明对于体育这一体质文化的构建功能,对其价值的认知依然还存在有一定的盲区。基于不放弃一名学生的教育理念,虽然这一部分的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依然不应当轻视甚至忽略。

2.3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开展体育活动主要是基于对自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在本次调查研究当中(详见下表2),其中排列前三项的依次为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健美减肥,此三项内容可视之为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因素,这同时也表明了这一群体在参与体育活动之时的出发点在理性认知方面同上文当中的表1内容是相一致的,这同时也表明了他们在所进行的体育活动方面对于自身的关注层次愈发增进,即由内心到最终的行动均能够较为深刻的认知到参与体育活动对于塑造优美体型的重要意义。其中排列第四为的为增进交往,这一方面的选择由客观因素的层面来说,是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共性特点,和女性性别这一特点之间并不存在有密切的相关性,由具体的日常观察来说,不论男女大学生均有人际交往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体育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相对是较为轻松的,特别是女大学生将之视作为一种轻松愉悦、同学间进行交往的一类游戏形式,因此选择体育活动来增进人际交往自然也就能够理解。而排列在第五位的则是应付考试,即就是说有24.16的学生是为了考试合格而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真正目的并非是喜欢体育活动本身。

表2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统计表

2.4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状况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表明女大学生参与人数最多的前三位为羽毛球、健美操、跑步,这三项均没有较强的身体对抗,而且对于开展的场地空间要求也相对较低。而排在第四位的篮球尽管具有较强的身体对抗性,对于身体的负荷量较大但是依然有29.73%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这一项,分析其本质原因可能与所调查高校以篮球运动为主要教学内容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中在所有的项目当中球类运动广受女大学生群体的欢迎,这与球类运动所具有的趣味性、游戏性以及丰富的健身作用不无关系。而健美操、跑步以及体育舞蹈等项目由于对场地的要求相对较低,以及身体在体育活动当中所承受的负荷量较小,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动作较为优美等特征,同时也是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之时所较常选取的项目。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青年女性的主要特质,他们相较于一般的普通妇女更加关注于在体育活动当中对于身体形态的优美要求、娱乐要求以及时尚性等方面的要求。

表1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情况(限三项)

2.5 女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频次

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价值不应当仅停留于观念态度、行为认知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切实的投入到具体的体育活动当中,才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其中的价值所在。每一周所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与次数则是反映大学生体育行为的主要依据。有相关的调查研究证实,“每周开展3~4次左右的体育活动较为适宜,健身效果最佳”,而另外据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当前女大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是相对较差的,女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次数在3次或以上的只占到了整体调查人数的20.02%,远远不足于有关调查研究男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3次或以上所占的67.5%的比例。超过有51.6%的女大学生仅是偶尔参与体育活动,另外还有2.6%的女大学生几乎从来不参与体育活动,这也就表明了这一部分的女大学生未能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而言无关紧要,必须要在有外界因素的干预下才可被动的参与体育锻炼。此种情况应当引起相关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需要不断的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能力以及习惯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建议

3.1 加强心理研究

不断增强对于女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的心理活动研究,积极探索能够符合女大学生身心特征的体育课程开展形式,增设一些能够符合于女大学生生理特点的选项课程,重点做好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以及体育能力的有效培养,促使他们能够尽快的养成定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2 引导健康审美观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当把握好课程开展德育教育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女大学生树立起健康的审美观念与思想品质。首先教师本身便应当身先士卒,发挥出无穷的榜样力量,尤其是女体育教师应当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在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当中,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所存在的难题困境给予积极的鼓励,帮助他们努力战胜自我,促使其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体育锻炼所带给其的身体变化,不断强化体育锻炼的意识,培养出终身锻炼的思想观念。

3.3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及开放力度

对于高校而言应当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对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开放力度,给予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创造以良好的条件。在每一学年都要积极组织实时不同项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特别是要考虑到女大学生这一群体,要照顾到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给予更大的鼓励及有利条件,促使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投身到体育锻炼活动中,并创造出更加良好的体育锻炼分为。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的女大学生群体当中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认知的重点集中在健身、娱乐以及教育等三个方面。而通过对于本次研究所调查的女大学生锻炼次数及人数进行分析,其中能够达到每周3次或以上锻炼次数的人数仅为。相对应的女大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方面主要还是以偶尔参加的人数比例较大,这即表明女大学生群体在参加体育活动方面相对较为被动,这可能同在从小未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针对这些问题要想促使女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便需要针对女性的生理特点设计一些身体对抗强度较低、注重游戏性与趣味性,身体负荷量较小的运动项目。

[1]曹艳华.山东师范大学女大学生健康后背测试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4,(27).

[2]乔平,周强.女大学生经期体育活动的意念诱导[J].中国临床康复,2013,(18).

[3]汪敏,钱强,盛宁宁等.瑜伽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2).

[4]何颖,季浏.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及验证中介模型[J].体育与科学,2013,(4).

[5]刘海燕,童昭岗,颜军等.不同时间、强度的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1).

[6]邱芬,崔德刚,刘同员等.女大学生的印象管理与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2).

10.16730 /j.cnki.61-1019/g8.2016.10.044

杨芊夏(1986.6-),女,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心理,初级职称,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群体大学生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