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转型时期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6-03-25毛晓菊唐娴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民办高校问题

毛晓菊++唐娴

【摘要】阐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促进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师资队伍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6-01

一、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外部体制来看,外部环境处在一种无序状态,急需得到改善。虽然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具有同等的地位或权利。但其平等的法律地位一直没能得到体现,民办高校的教师在晋级、评优、职称评定、教学、科研项目申请等诸多方面与公办院校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没有把民办高校教师纳入到享受范围,民办教师的养老、医疗、进修、退休金等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教师存在质的差别。

从学校内部管理来看,学校的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学校在教师的培养、培训、职称评定、教学质量的评估、教学行为的规范等方面还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工作考核,津贴分配,教学质量监督等缺少规范的管理制度约束,随意性较大,大部分仅依靠学生打分或者领导评价的形式来确定。部分民办高校实行打卡制度和坐班制度,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从人员构成上来看,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主要由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构成。从以兼为主开始向以专为主过渡,外聘教师的比例逐渐减少,专职教师比例逐渐增多。目前民办高校招聘的专职教师已经由过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转变为硕士生为主体。

从职称结构上来看,早期具有高级职称(主要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和公办高校在民办高校兼职的教师) 和初级职称(主要是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的教师较多,而中级职称的偏少。随着专职教师数量的不断增加,兼职教师比例呈下降趋势,再加上离退休教师年龄的增大,高级职称的比例将有个下降期。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35岁以下的青年专职教师和60岁以上的老年聘用教师居多,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

从学历结构上看,高校通过教师招聘或本校教师进修等途径,教师学历不断得到提高,但是硕士以上学历比重仍然偏低。

从学缘结构结构上看,教师毕业于同一地区,甚至同一所学校的比例较高。不利于创新思维,也不利于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3.教师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校聘用的教师大多采用人事代理的方式,档案保存在人才交流中心,其编制、教龄计算及退休待遇,特别是业务培训、继续再教育等方面,享受不到公办教师同等待遇,造成教师思想不稳定,缺乏安全感,从而使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稳定。

4.“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高校中长期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民办高校录用教师越来越看重高学历,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学历上,没有精力去参与专业实践,而大多学校也没有为教师提供这种锻炼的平台。而各企业中具备专业实践技能的人才大都没有相关教学经验,无法胜任教师的工作。综上原因导致“双师型”教师引进与培养困难。

5.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难

大部分教师还是非常愿意参加职业培训的,但是部分民办高校可以投资修校舍,添置硬件设备,却不愿意把经费花在教师培训上。而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动性很大,高校自己出资培训教师很有可能是在“为他人作嫁衣”,因此很多学校不愿意承担培训费用。即使有些民办高校愿意支持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但是由于经费短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开展培训的学校,培训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是参与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和依靠校内教研活动,培训层次偏低,选送教师出国学习培训的几乎没有。

6.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评教较差,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师,往往被学校采取种种理由和借口解除合同。从眼前利益看,这是优胜劣汰自然规律,然而这容易引起教师群体的强烈不安全情绪,造成心理上的危机,部分高校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改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管理

外部环境上,不仅要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障、地位、待遇等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而且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诸如教师的科研项目的申请、职称评定、编制、教龄、退休养老、大病保险和公积金等问题,逐步缩小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差距。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情况,以多样化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扶持与资助。

内部管理上,首先解决教师普遍关心的职称评定、教龄计算、住房、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问题,尽最大努力提高福利待遇,消除教师后顾之忧。其次从德、能、勤、绩等诸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估。了解全体教师状况,奖励优秀教师,对表现不良、工作不负责任者给予批评教育,对于评教较差,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师,提出合理的促进专业或职业发展的可行性方案,给予更多机会,让他们走出校园,进修充电。同时建立多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对于其取得的成绩如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等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2.建立师资培训制度,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

通过与地方政府或社会机构的合作,争取财政资助和信誉贷款;或者以教育股份制的形式广泛募集资金;或者以企业为依托开拓产学结合的实践;或者吸引海内外资金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尝试,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教师的培训,给予骨干教师享受研修学习、出国访问等活动的机会。制定教师在职进修条例并出台相关的学费报销制度,鼓励教师报读各类在职研究生。

3.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重视对专职教师的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心理评估与疏导方案。肯定教师的工作价值、注重对教师的感情投资、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成立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等。

教师自身也要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我调节,端正心态,积极乐观。

参考文献:

[1] 周彩霞,刘庆珊,李山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 9(11):22-24.

[2] 熊继承.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103-10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2014】-JKGHC-0155)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民办高校问题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