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
2016-03-25高雷
高雷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关键词】初中地理 创新思维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5-01
地理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观念的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更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作为立足点,以此来搞活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通过丰富多变的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些都给中学地理教学以及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它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野外实践、合作探究
教师在充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分析并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开放的,学生之间也存在各种差异,因此,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多种多样,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之上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讨论的机会。通过学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评判,从而构建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与探究,找出目前我国水稻生产及稻谷消费等存在的问题,以地理调查报告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标新立异,突破定势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教科书的框框内,不准他们越雷池一步,那么只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一种“休眠”状态,扼杀了学生的首创精神。如何使学生认真学好前人的知识,既不受其拘束,敢于另辟蹊径,又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这就必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应注意到,对学生的问题要推迟判断,避免武断。过早地下结论或向学生预示解决方法,都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即使学生把答案搞错了,也不必大惊小怪,而是要善于区分“笨拙的错误”和“创造性的错误”。后者往往是成功的先导。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
三、注重过程、优化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结论更重要,强调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过程式教学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一种开放的、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教学,注重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规律,即重视思维过程。一方面教师正面介绍思考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阐明思维过程。在提问时,学生不仅要说出答案,还要讲出思路,以便教师针对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在地理教学中,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并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训练思维、传授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比如初二地理教学中,在我国的工业布局这一部分讲到我国沿海地区海岸线长而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工业有较好的基础,有四大工业基地,经济发达,现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目前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那么我国沿岸地区还要不要发展?怎样发展?西部地区怎样开发?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的资料,提出自已认为可行方案在课上进行讨论。
四、激发兴趣、水到渠成
1.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想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弛骋想像,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怀疑一切。为此,教师要在相信学生具有创造潜力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2.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要使学生在在将来的地理学领域中有所创新,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地理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说明学习地理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展现学科知识的魅力。
3.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人的活动都是在一定动机支配下进行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意义。当学生明白了创新的意义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和为美好的人生去创造。
五、妙用电教,追求高效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观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尤为重要,可以使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遥远变咫尺,大大增加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数量,而且可以配合动感的图像,使学生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获得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改变了传统地理教学中重教轻学、重讲轻思、重灌轻趣、重知轻智的现象。可以使学生原先很难或无法得到的抽象知识,通过媒体作用而取得,扩大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时间,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教育改革呼唤创新。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地理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从多方位、多角度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善于用锐利的眼光,去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加以正确引导、训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要以饱满热情多给学生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