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25张晖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技巧语文教学

张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成为了学校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以其自身所特有的优势也成为了教学一线教师的首选。本文则主要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探讨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技巧,从而为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做准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1-02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领域则表现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而言,通过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中则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决定一堂语文课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和关键因素之一。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其无法比拟的优势。突出表现在,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入为主的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并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逐层推进将学生带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

2.能够提高课堂的形象性

教学形象是关乎学生课堂表现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兼顾所教学生的喜好,将诸如图像、声音、动画在内的各种多媒体信息灵活引入课堂,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听觉和视觉方面的感知,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纳入到教学活动中,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抽象、难点问题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呈现给学生,从而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事实上,这也正是多媒体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过程中,最大的优势和特点。

3.多媒体教学方式课堂容量巨大,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当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作业练习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增加课堂练习密度与数量的形式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摆脱了过去口传身教的教学形式,打破了课本和纸张束缚。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传身教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教学中所使用的媒介大多局限在黑板和教师手中的粉笔,在此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讲授难免空洞,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则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抽象、空洞等一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下已经跃然呈现为一系列形象、可感、直观化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也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在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体的导入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了课堂内容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实施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审视与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以多媒体为代表的课堂教学革命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不能将多媒体辅助教学看作为单纯地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变或者进步,蕴含其中的是教学理念在新时期的诉诸与欲求,这也是对当前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一种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带动力与驱动力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其次,多媒体辅助技术在课堂的运用对于教师队伍来说也是一项变革,使他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才能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对此,要时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对自身专业的进一步强化,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新科技成果的使用能力。最后,与传统纸质资料相对比,多媒体教学资料更加易于保存和分享,可以大大节约教学备课的效率。而且在备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也呈现出传统纸质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可能通过上网方式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知识,可以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结合学科内容特点设计

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因地制宜,满足学科内教学的多方面要求。在初中语文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安排了散文诗歌类的文章,在此类内容的设计中,应该将朗读示范作为课堂教学的重心,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收集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朗读视频与音频,将其嵌入课件作为示范。使学生在聆听与学习朗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以及作者在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揣摩与领会。再以古典名著、剧本类问题为例,在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则可以采取插入一些图片或者影片的形式,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本堂课知识学习的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具体环境的感知能力。对于古文、议论文类课程而言,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文章的条理性,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中则可以用线条的方式对文章进行简单的梳理,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比较容易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脉络,条理清晰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2.通过多媒体资源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空缺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有限的课堂,而语文教学则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往往会延伸或者拓展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其他知识,在传统教学中,这类知识的补充主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则使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打破了这一局限性。课堂教学中,师生对于问题的探讨可以无限制的进行,同时便于师生共同学习的探索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3.突破难点,强化重点,增强教学效果

(1)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完成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重点与难点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课程复习过程中的主要任务。而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形象方便教师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展现给学生。以《纪念刘和珍君》一课为例,首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提出问题:鲁迅先生在文中写到了关于刘和珍的哪些事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归纳全文的层次。最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结果展示出来,对比分析学生的讨论结论。这样带着问题阅读,通过阅读完成课文的理解明晰了教学重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完全展示,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对文章重点也是难点问题的基本理解。

(2)多媒体能够延伸并合理解释语文课堂的问题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完全胜任这一工作还需要具有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但是对于一名语文教师而言,由于诸多条件的约束,造成了他们对这些学科知识的涉及也是十分有限的。而随着多媒体辅助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不足。在具体的实施与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自身所特有的立体、形象、直观等方式能够将其他学科知识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给每一位学生,这样不但对于语文课文知识的理解有极大帮助,就连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有益的。

4.促进学生课外自学能力的形成

从本质上讲,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语言自身所具有的沟通和交流的功能,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一学科知识才能学习其他学科,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基础学科的这一特性也决定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不断学习。事实上,课外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补充是语文学科学习的非常重要的。而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使学生的课外学习材料更加丰富,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好网络信息资源也是一个能够更好的发挥每个学生自身潜能的机会。能够通过自己在课堂内外发现问题并通过网络信息资源去亲自搜寻、判断、取舍、加工并合理利用是不同的学生获得课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也要求教育要为社会培养出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人才。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必须最大限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让学生不但学会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以外还要学会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技巧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提问的技巧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