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索

2016-03-25孙红梅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新课标

孙红梅

【摘要】有效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延伸,作为高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意义变得更加深刻,是解决现在学生学习效率低,兴趣不高以及实践能力低等问题的较好解决办法。本文尝试从有效性教学的角度简单总结几点教学办法,希望能够对该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发挥更大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地理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50-02

前言: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让学生快乐、轻松、高效学习地理已经成了最直接的教学目标,也是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的一重要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班内情况和同学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让单一的知识变得丰富,让呆板的书本变得活跃,提高每堂课的听课效率,这就是最直接、最简单的高效课堂。

一、多媒体的情境构建,形象展示地理知识

多媒体技术是教育方式的一大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呆板和抽象,改变了知识的空洞,大大提高了形象化的教学质量。而作为一门人文科目,地理除了需要记忆,还需要理解。如果你对一个地貌只有文字上的只言片语的了解,很难在脑海中形成整体印象,只能依赖记忆力将其印在脑中,可是这样并不高效,记忆时间也不会很长。借助多媒体,将地理形貌、地理风景、天气变化等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会让记忆更加深刻,对学习的作用会更加持久,学习的有效性自然提高。例如在学习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时,我们不可能处于外太空去观察地球的形貌和运动变化,单靠内心的想象又让这一知识点变得“单薄”,死记硬背成了最终的学习办法。但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办法,通过动态图将地球的运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宇宙环境等都可以形象地展示出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又特殊的行星,通过讨论总结得出地球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且,那些神奇、美丽的图像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地理,更加深入的掌握地理知识。

二、案例的实践性教学,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随着对自主性学习的重视,有效性教学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教学任务的完成,到现在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程度,这是观察主体的变化,也在本质上指导了有效性教学的实践办法。案例的实践分析,是对生活的一种探索,将生活情境引入到学习中来,唤醒学生的熟悉感,也使得他们敢于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例如在《人口与环境》的教学当中,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名教师出生于北京市,后考入江苏省南京市的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市一所高中任教并定居,那么,这位老师在南京上学时属于人口迁移吗?现在在天津教学属于人口迁移吗?你认为该如何区别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这些实际的问题,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对学生更好的区分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概念,理解人类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均有很大的帮助,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形成一个完整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另外,课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科学的布置作业,了解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家族在这些年里发生过迁移吗;城市和农村你更喜欢哪一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符合有效性地理教学宗旨。

三、时事热点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逐渐成熟,多数学生闲暇时间对新闻时事的关注度较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要有效运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科学的插入时事热点,增加教学方式的新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的教学中,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对近几年春季天气的感受。在多数学生反映春季风大、沙尘多的时候,教师再恰到好处的展示时事热点“北京春季下‘土了”的图片,学生对图片中的现象议论纷纷:“怎么会这样?”“是真的吗?”。最后引导学生对原因进行讨论,由此顺利的进入荒漠化的内容学习中。这样运用时事热点引入新课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激发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自主地投入到高中地理的学习中。

四、互动性的知识化教学,在沟通中相互促进

互动性教学是有效性教学目标下不得不提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目前的互动性却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被互动”,而不是主动性地参与互动。即总是出现老师要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老师询问还有没有问题,老师说某某听明白了吗,等等诸如此类。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不能起到互动性教学的意义。因此互动性教学不是课堂的简单你问我答,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交流。要想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先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力不够,没有自信心去提出问题,这样互动的有效性不高,就无法达到有效性教学的目的。因此培养学生自信心,积极预习课本内容,初步了解加课堂思考,才能有能力和老师沟通学习。例如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教学当中,要求学生事先对区域的基本含义了解清楚,并且初步划分一下区域发展的几大阶段,发现其中的发展差异,然后绘制一个图表,在课堂上进行填充。这样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就势必要对学习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促使他们对区域的分析能力更强,并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拓展到对本地区开发利用设想,开放教学内容。

五、结束语

总之,高中地理的有效性教学是将学生摆在参考位置的教学意义评价,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是科学性的教学理念。老师要从日常教学和创新性教学等方面发挥有效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有效教学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陶亮.高中地理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3).

[2] 罗布次仁.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课堂的得与失[J].新课程,2013(01).

[3]李辉.浅谈高中地理快乐教学法[J].考试周刊.2012(4).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