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药结合治疗不射精症的研究
2016-03-25蒋平,余欣慧
针灸中药结合治疗不射精症的研究
蒋平余欣慧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合肥230031
不射精症是指性交时阴茎能勃起进入阴道,但不能射精,也无性高潮的病症,本病在我国并不少见,尤其近几年就诊率明显提高。在清醒状态下从未有过射精,称为原发性不射精;曾在阴道内有正常射精经历,后因其他因素影响而不能射精,称为继发性不射精。临床常见的不射精症极小部分为器质性因素引起,多是功能性的,即在阴道内不能射精,但患者会有遗精,手淫也能射精。因为不射精症,患者在阴道内射精困难,影响受孕,所以大部分患者是以治疗不育症为目的前来就诊。迄今为止,西医对于不射精症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本院近年来充分运用中医药优势,采用针灸中药结合治疗不射精症,尤其是功能性不射精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的32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门诊部的功能性不射精症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针灸+中药组与西药组。针灸+中药组32例,年龄21~45岁,病程4个月~8年;西药组32例,年龄22~47岁,病程5个月~6年。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及主要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病例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男科临床手册》[1]制订。①阴茎能够正常勃起,能成功进行性交,但达不到性高潮,无性快感及射精感觉,性交后尿液检查无精子;②遗精或手淫时能射精;③通过了解病史、相关物理检查和泌尿外科特殊检查等,排除器质性病变。
1.3纳入标准
纳入患者均有手淫射精及遗精史,发病原因主要为性知识缺乏、精神因素等,经专科检查,外生殖器大小均在正常范围,并无外生殖器先天畸形、外伤、手术损伤等,诊断为功能性不射精症。
1.4治疗方法
1.4.1西药组给予麻黄素25 mg,睡前口服,或左旋多巴250 mg,口服,3~4次/d,连续服用1~2周。
1.4.2针灸+中药组①中药煎剂,基本方药组成为黄芪25 g,仙灵脾25 g,山药20 g,赤芍15 g,川牛膝15 g,三棱15 g,莪术15 g,柴胡12 g,茯苓15 g,王不留行20 g等,由本院煎药室统一煎煮,质量标准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1部)中口服液体制剂的标准要求,每剂煎煮3次,混匀,分成3袋,每袋200 ml,每次1袋,3次/d,饭后温服;②性行为疗法,消除患者及其妻子的心理障碍;鼓励妻子积极主动配合;促进性交技术的改进,指导患者进行骨盆运动,充分运用性前戏;性感集中训练;③针灸疗法,选取肝俞、肾俞、曲骨、次髎、关元等穴位,操作手法:用1.5~2.0寸毫针,平刺肝俞、肾俞1.2~1.5寸,得气后,接电子针灸仪;直刺关元、次髎穴,不接电子针灸仪,采用手法刺激,针刺关元穴,针感放射至龟头和尿道,使患者尿道中有抽动感;针刺次髎穴,针感放射至阴茎或会阴。每日针灸1次,10 d为1个疗程,休息5 d,再行第2个疗程,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性交时每次均获得快感并射精;有效:性交时有快感及射精成功率≥50%;无效:无性高潮,不能射精,或仅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尿液镜检无精子。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组疗效比较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针灸+中药组32例中,治愈2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8%;西药组32例中,治愈9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48.4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中药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32,例,%)
与西药组比较*P<0.05
3讨论
功能性不射精症是临床上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对于其发病率,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人类性功能障碍》一书中有介绍,450例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中仅有17例,约占4%,而国内研究[2]报告不射精症占31.06%。国内外发病率悬殊与国人性知识和性技巧缺乏有明显关系。有研究[3]说明,患者性技巧提高后,70%~80%患者可不药而愈,因此功能性不射精症和性知识缺乏有密切关系,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其性活动的指导,消除可能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解除顾虑,可使多数患者很快治愈。
现代医学认为,射精受中枢神经控制和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正常活动所产生的雄性激素是性兴奋的动力基础,在适当的刺激下可诱发性兴奋。外生殖器的神经感受器受到足够的刺激,通过阴茎背感觉神经、阴部神经至骶神经,沿脊髓上传至高级射精中枢。大脑皮层被激活达到一定程度后,释放冲动,经脊髓前侧索至胸腰交感神经节和腹下神经,继而平滑肌收缩将精液排入后尿道。大脑皮层激活后释放的冲动同时作用于膀胱颈、前列腺和α受体,使膀胱颈收缩关闭。同时阴茎头受到的刺激通过阴部神经传至骶髓(S2~S4),经运动神经传出至坐骨海绵体肌和球状海绵体肌产生反射性节律性收缩,将后尿道精液通过尿道,由尿道外口射出。由此可见,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器官,共同参与了射精反射过程。本病是由于大脑皮层、丘脑下部高级中枢的功能紊乱,射精中枢的兴奋性降低,性交时性刺激无法达到射精反射所需要的阈值,而针刺所取的腰骶部穴位,恰好正在射精中枢局部或附近。
《诸病源候论》曾指出:“精不射出,但聚于阴头,亦无子”。本病病机多为肾阳不足,心肾不交,气机不畅,精窍不开,精室疏泄失常或积日久,精道瘀阻致不射精,故选用活血化瘀药王不留行、川牛膝、赤芍、三棱、莪术等[4]。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因射精不能,情志郁闷、精神紧张而致肝失疏泄,陈士铎《辨证录》中云:“色藏肝中,精涵肾内,若肝气不开,则精不能泄”。进一步说明肝对射精的重要性,因此选用柴胡疏肝解郁[5]。同时本方用黄芪补气益气,“补诸虚不足,益元气,壮脾胃”;仙灵脾甘温入肾,补肾助阳,以补肾气亏虚;川牛膝引气血下行;茯苓利水渗湿,诸药共用补肾疏肝活血,切合功能性不射精症之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肝、肾、下焦,病机为病邪阻滞,气机不畅,精窍不开,精室溢泄失常。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肾主藏精,主生殖,主司二阴。肝的疏泄,肾的封藏,调节着精室的溢泄和封藏。肝肾失调,精关开阖失度,则发为本病。故治疗时首先注重调理肝、肾、下焦。肝俞、肾俞为肝、肾之背俞穴,为肝肾之气输注部位,可调理肝、肾二脏经气;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会穴,培补元气、调理下焦。诸穴合用,可滋养六经五脏,温补元阴、元阳,共奏调理精关开阖的作用。曲骨穴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可直接刺激腹下神经,兴奋输精管壶腹部、前列腺、精囊平滑肌,促使精液进入后尿道。次髎穴调理下焦气机,可直接刺激阴部内神经,促使球状海绵体及坐骨海绵体肌产生有节律的阵挛性收缩,促使精液的射出[6];对于精神紧张、情绪急躁、思想负担过重的患者,酌加针刺阳陵泉、太冲以加强疏肝理气作用。
电针是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通过毫针在腧穴上接通适宜的电流以刺激穴位,是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电针以针和电两种刺激形式相结合作用于人体,故能显著提高疗效。
对于有明确原发病引起的不射精症患者,应尽可能治疗原发病,再进行相应治疗。对不射精症患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明确诊断,然后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功能性不射精症是可以治愈的。
参考文献
[1]陈和亮.实用中医男科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2]于月书,王久源.王久源教授从脏腑论治男性不育经验[J].河南中医,2011,31(3):224-225.
[3]谭迎春,陈子江.补肾活血中药对弱精子症大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231-233.
[4]赵土亮.补肾活血法治疗男子不育症探讨[J].四川中医,2002,20(2):17-18.
[5]王玉东,连方.补肾活血促卵泡发育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3):207-209.
[6]RETZLOFF MG,HORNSTEIN MD.Is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safe?[J].Fertil Steril,2003,80(4):851-859.
(收稿日期:2015-10-22)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6.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