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看这世界的尽头

2016-03-24邬定伸

大学生 2016年6期
关键词:橡皮艇救生艇企鹅

邬定伸

去南极探险在我看来曾经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2015年11月,我却有机会去到了这片神秘的净土。而在这20多天的旅程里,比去到南极更难遇到也更加惊险刺激的,是我们乘坐的邮轮在航海的第二天凌晨接到了另一艘邮轮的求救信号——一艘载有375人的轮船引擎失火全体弃船逃生。我们因此改变航线,参与了70个小时的救援行动,成功将所有遇险人员安全送到了史丹利军港。一个多月后的今天,当我回想起这段人生中很难再遇到第二次的经历,突然觉得有点恍惚,但它们又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提醒着我这场“极地冒险”在我的生命里真切地存在过。

2015.11.14~11.16

登船起航

2015年11月15日,当我们乘坐阿根廷国内航班前往去南极的必经之路——阿根廷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飞机还未降落,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群山就印入眼帘。套上羽绒服,大巴载着我们在这个随处可见彩色小木屋的小城市里穿梭,不多久就到了码头,而将要载着我们在海上航行的邮轮此时就停泊在港口里。在码头边最繁华的街道享用了当地特色的帝王蟹和烤羊肉后,等待着我们的将是十六天的海上生活。

我们乘坐的是法国庞洛公司的邮轮“南冠号”,它号称是“全球极地探索最佳邮轮”,因为国际上对登陆南极区域岛屿的人数有限制,所以这已是往南极行驶的最大邮轮,高度为六层,除了船只航行需要的功能室和三层五星酒店标准的客房外,船上还配备了餐厅、酒吧、剧院、健身房、理发店、按摩间等设施,船上的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4度左右,这跟昔日到南极要挨苦坐船的科考人员相比,今天的我们真是幸福了许多。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巨大,但在乌斯怀亚港口停留的所有客轮中它看起来已经格外显眼。

16号下午五点左右“南冠号”放下舷梯,我们依次上船。安顿下来没一会儿,舱房的广播就通知我们到四楼的剧院进行强制每人参加的安全演练。船上专门请来的南极探险队员让我们船上救生衣,告诉我们警报的不同含义,最后带我们来到室外悬挂救生艇的甲板上。也许是因为“不知者无畏”吧,那时的我还都认为演习不过是走个过场,事故绝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但谁也没想到,意外在自己的身边却真实地上演了。

2015.11.17~11.23

救援与被困

18号上午,船舱内广播通知我们到剧院召开紧急会议,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一艘比我们提前一天出发的南极探险游轮18号凌晨两点在南大西洋上遭遇引擎失火,火势无法控制,船体侧倾,两小时后船长做出弃船的命令,所有人按照“妇女老人和儿童先走”的顺序,乘坐救生艇逃生。而这艘失事的游轮,正是我们“南冠号”的姐妹船——同属法国庞洛公司的“北冕号”。无论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还是公海上的国际公约规定,我们都必须改变计划的航线对这艘船只进行救援。

会议结束回到自己的舱房,突然听到阳台传来人声,我们立刻带着望远镜,披上厚外套来到阳台,只见不远处有一艘军舰,橙色的救生艇正一艘艘向我们的邮轮驶进,显然这些救生艇承载的就是从“北冕号”上逃生的乘客。为了更清楚地看到救援情况,我又来到顶层的甲板上,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关心事件进展的船友。只见我们所在海域的上空有直升机在盘旋,不远处的海面上还有几艘军舰派出的小船,船上坐着几名穿着海警服饰的船员。据了解,这是阿根廷派出的军警船,他们最早到达事发海域,但救援难度太大,救生艇都擦破了,所以又派来了几架直升机救援,但每次救不了几人,而且往返时间长,直到姐妹船“南冠号”抵达才加快了救援速度。而行驶在周围黑色的橡皮艇驾驶员是我们船上派出的救援人员,他们正带着成箱的矿泉水等物资前去支援。想起刚才会上得知的消息:他们整晚未眠又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不禁冲着他们一边喊着“Good job!(做得好)”,一边竖起了大拇指。而他们也礼貌地冲我们挥手致谢。

橙色救生艇内的乘客都转移到我们的船上后,我们回到船舱,此时船内几乎所有的公共区域都已聚满了来自“北冕号”的乘客,随处可见睡在椅子上、地上的人。他们没有携带任何行李,甚至有不少人还穿着拖鞋和睡衣,但此刻室外的温度只有零度上下。据了解,遇险的257名乘客和船员中,有100多名中国人。我们走近一位正在讲述事故的中国女士身边,她一脸疲倦,眼里写满了还未退去的恐慌和紧张。

“警报一响我们就走出房间,但是出来就再也不能回去了。身上穿的都是睡觉的衣服,也只带了顺手拿走的东西。而后我们都被聚集到甲板上。能看到船的另一头在冒烟,但是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后来船长说要弃船,有的一家人都要被迫分开。我们几十号人挤在一个救生艇里,四周都是黑色的海,什么都看不见,不能上厕所,也没有吃的喝的。在大船上已经严重晕船,小船就更让人吃不消了,有人当时就吐了。寒冷加上害怕,没有人能睡着。就像经历了泰坦尼克号。”我们听后唏嘘不已连连安慰。

不一会儿广播响起,是号召我们“南冠号”上的乘客向遇险的人员捐送御寒衣物和一些特定的药品。我回舱房找出几双还没穿过的羊毛袜和暖宝宝,送到了三楼前台,又把床上的毛毯给了一个年轻的中国姑娘。就这样,遇险人员所需要的东西很快就被凑齐了。更有条件允许的船友将年过六十的同胞接到舱房,让他们在自己的床上好好休息。大家都在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提供温暖和帮助。

70个小时的救援成功后,“南冠号”载着两艘邮轮的人驶向福克兰岛的史丹利军港,这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福克兰海战的爆发地,现在属于英国领地。在多方政府和船只公司协商安置遇险人员的计划时,我们下船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小城短暂游览,回船后却得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未经英国政府的允许我们不得离开。而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有的行程安排全部被打乱,后期所能抵达的登陆点也会减少。

23号下午,所有“北冕号”的人员都被妥善安置在福克兰岛上的住所内,而我们也终于得到了英方政府的批准得以离港继续航行,这对紧张忙碌、焦急等待了四天的我们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救援而被一再推迟的船长欢迎晚宴在二楼的宴会厅举行。至此,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终于告一段落,大家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晚礼服,喝着香槟红酒,庆祝再次起航,也为接下来才刚刚正式开始的旅程祈祷祝福。

2015.11.24

晕船与雪山徒步

当“南冠号”在公海上开始全速行驶时,我才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晕船。海浪最大的时候,我们五楼的舱房阳台全部被打湿,桌子上所有没被固定的东西都会随着船身晃动,一个猝不及防就会掉在地上。每行走一步胃里都像翻江倒海一般,仿佛随时都可以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加上船上的饮食多是正宗的西餐,初来乍到很难适应,因此就算吃了晕船药,90%的船友都有了晕船的症状,只能病怏怏地躺在床上,甚至有时打给客房服务叫餐了也无法下床吃饭。

11月24日,我们终于抵达南乔治亚岛。邮轮减速、停稳,我们晕船的症状得以减缓,加上即将登陆的消息传来,大家各个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游到岸边一探究竟。然而登陆的程序却是繁琐的。由于南极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纯净而脆弱,因此我们每次登陆前都要对外衣和背包进行生物检查,防止无意间将陌生的种子带到陆地造成生物入侵;每次离船和登船时除了要穿脱防水放风的衣裤、靴子和救生服,还要对鞋子进行两次消毒。

因为邮轮较大无法靠岸,每次登陆时我们都要乘坐小型冲锋橡皮艇。坐着橡皮艇离开大船向岛屿的岸边驶去时,咸咸的海风打在脸上也不觉得寒冷,只剩对前方未知的无比期待。

我们登陆的地点是一个废弃的捕鲸站,弃用的厂房、搁浅的渔船、生锈的铁锚还原封不动地留在这里,默默诉说着曾经的繁华。海豹、海狗、企鹅三五成群,毫不在意充满了好奇的人类,慵懒地躺在这蓝天绿草之间,放佛油画一般美好祥和。然而与动物接触并不是这一站的主要目的,我们要挑战的是翻雪山、过草地,徒步六公里到达岛的另一边,而这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长征”。

在几名专业探险队员的带领下,我们一百多号人拍成单列的长队,每个人都必须踩着前一人的脚印前进,因为我们无法知道厚厚的雪下是坚实的土地还是会让人跌落的悬崖。直到登到山顶的那一刻才觉得过程的艰辛都是值得的:一边是白得刺眼的雪山,另一边是仿佛没有一丝波纹的湖泊和蔚蓝的海湾,一股敬畏自然的心情油然而生。

2015.11.25~11.28

冰川与黄金港

十一月份正值南极的春末初夏,一路向南航行,白昼的时间越来越长、黑夜的时间逐渐变短,最极端时一天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看不到日光,必须拉上遮光的窗帘才能睡个好觉。而越往南走,气温也在慢慢降低,海面上开始出现了南极的一个象征——冰川。

小型的冰川上会有企鹅等动物在上面落脚歇息;而路过的最大冰川竟有数公里之长,从远处眺望,看起来平滑的冰面放佛一张巨大的白色桌案被丢在了水里。有时坐橡皮艇登陆时会在数不清的浮冰里穿梭,想伸手碰碰冰块,却又担心会不小心撞上而划破了小艇。冰川的颜色和形状各异,有的像透明的宝石,纯净得没有一丝瑕疵;有的比海水还要碧蓝,像被颜料染过的雕塑。

但在所有的登陆点中,最令我难忘的非黄金港莫属。从橡皮艇上下来的那一刻我快要激动地叫出声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遍地都是海豹、海狗和企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特属于海洋生物的腥气。

中小型的海豹们多爱挤在一起,它们有的懒懒地躺着,连眼皮都不愿抬一下;有的伸出有五根细长“手指”的爪子到处挠痒;有的小海豹对一切充满好奇,虽然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我们不能与这些动物靠得太近,但它们却会扭动着胖胖的身躯,主动来到我们的脚边,甚至会把头拱进我们的怀里。身躯庞大的象形海豹有的像一块巨石安静躺着;有的就用鼻子哼着粗气,发出“嗡嗡”的声音;有的甚至会直起上半身互相攻击,显示自己的威风。而狡猾的海狗长着一副大老鼠一样的面孔,总是警惕地望着四周,监视着人类的一举一动,因此探险队员常会站在海狗聚集的地方,提醒我们避让以免不注意时惹怒了它们而遭到攻击。

还有一种不得不提的动物,那就是企鹅了。黄金港上聚集着成千上万只王企鹅。沿着海岸边行走,一路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企鹅,有的聚在一起打盹儿,有的排成一列摇摇摆摆地巡视着;有的在海浪中扑腾玩耍;有的却落了单,急匆匆地找寻着大部队。走到离登陆点两公里左右的地方,眼前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成千上万只企鹅全部聚集在一起,数不胜数,绵延到看不见的远方。它们的叫声回响在整片海滩上空,没有一秒钟的停歇。探险队员告诉我们,大企鹅能从这此起彼伏的叫声中轻而易举地分辨出属于自己宝宝的声音。而这些还没长成熟的企鹅宝宝从头到尾的毛都是深棕色的,像极了一颗颗巨大的“猕猴桃”。与穿着“燕尾服”的大企鹅不同,这些棕色的羽毛并不防水,因此“猕猴桃”宝宝一直需要父母下海捕食喂养它们,直到它们长成黑白色的模样。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一路都举着长枪短炮不停拍照,想要把看到的一点一滴都收藏起来,也许这是一生中仅有的机会。而我作为一个平日就很爱动物的人,更是舍不得离开这里,直到最后一艘橡皮艇停靠,我才不得不与黄金港告别。

(文中时间均为当地时间)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橡皮艇救生艇企鹅
“平安号”水上救生艇
横渡急流
第一次漂流
中海油服获救生艇释放钩新型专利证书
They Loved It!企鹅的喜好
准备一条救生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