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通中西方,兼修两“大学”

2016-03-24刘仲林

大学生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大学

刘仲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文理交叉科学研究,是国内知名的跨学科学研究专家,任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组成员。我国早期从事创造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造学结合,提出由创造技法、创造思维、创造境界构成的创造学新体系。现任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学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出版有《美与创造》、《中国创造学概论》、《科学臻美方法》等专著。90年代以来,在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思想指引下,从事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与大众普及研究。

同学们大多上过现代“西式大学”,有没有人上过“中式大学”?

有一位老人就上过,据安徽媒体报道:“每周三的上午在熙熙攘攘的望江路上,你可能遇到这样一位老人,他穿着浅蓝色校服,背着双肩书包,并时不时地整理一下头上的鸭舌帽,他就是中国科技大学中华文化大学堂的一名学生,名叫吴天雄,今年已经92岁了,是中科大这个公益性学堂里面年纪最大的学生。”

新华社曾发多张高清照片,记录了吴天雄老先生与本科生、研究生一起,在课堂听讲和讨论发言的情况。

很多人对中国科大的少年班耳熟能详,但对学子与大众共同学修的中华文化大学知道的人不多。

中华文化大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大学?与现代分科体制下的西式大学有什么不同,这里我们想简明揭开这一充满古老且现代气息的大学奥秘。

近年,许多大学推广通识教育、公共选修、博雅课程、书院教育等,对克服学科专业越分越细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由于缺乏大学之道的高度和整体布局,往往形式花样多,实质主题仍是扩大知识面,而内学修养效果不彰,常常成为被边缘化的配角。

中国古代大学的来源和内涵

在中国古代,大学称上庠。大学作为一种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机构,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郑玄注云:“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

什么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大学?在宋明理学时期,朱熹将古代《礼记》里一篇《大学》置于儒家“四书”之首,并对大学内涵作出明确解读。朱熹指出:人生八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十五岁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大学的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明大学之道是以“彰显人的光明德性、造就心灵高尚的新人、达到最高善的境界”为宗旨。并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从天子到普通民众,人人都要以修身为根本。由此可见,中式大学重点是正心修身、明德悟道,与现行的西方文理分科大学,重点在掌握知识技艺的大学含义有重要不同。

我国现行的大学,高度模仿西方大学,常常迷失在分科知识割据中,失去了对人生彻悟和大道的追求,古人的大学之道已经很难再现。越来越细的横向的分科、分专业建制,越来越强的纵向的学位、职称等级建制,把人孤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使大学内的许多人失去知识的整体和道德的自我。

近年,许多大学推广通识教育、公共选修、博雅课程、书院教育等,对克服学科专业越分越细的局限性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但由于缺乏大学之道的高度和整体布局,往往形式花样多,实质主题仍是扩大知识面,而内学修养效果不彰,常常成为被边缘化的配角。

现行西式大学重点是分科知识讲授,传统中式大学重点是身心境界提升,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清代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认为这个说法大体不差:传统中华文化的重点确是自身心出发,可以称为“内学”;而近代科学所专注的是物质世界与生物世界的结构,可以称为“外学”。这一观点对理解中西大学各自特点很有帮助。

中华文化大学对大学之道的传承与更新

2010年11月21日,中华文化大学在中国科大水上报告厅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中国科大校领导等发表讲话,各界人士400多人参加,新华社等多种媒体作了报道。中华文化大学在教学活动中,紧紧抓住传统文化“道”这个龙头,把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道”作为入门起点,与此同时,突出“创”的新命,把人的创造之性觉醒、创造之道的实践学修作为中国文化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传承与创新得到古今融会贯通。

中华文化大学的定位是:承道统,启新命,同修行。

1.承道统。“志於道”(孔子语),是古代诸子百家的共识,也是古今中华文化的最高追求。

什么是“道”?中国文化中的道有多种含义,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存在)之道,葛荣晋说:“道是标志宇宙本原(或本体)及其过程、规律的哲学范畴。”这一观点代表了现实流行的看法。另一种是内在(境界)之道,刘仲林认为:“道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这一观点代表了中华文化大学修境界之道的理念。

2.启新命。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一些中国哲学与文化学者开始用创造的观念审视《易传》的“生生日新”思想,挖掘并阐发其中蕴含的创造思想资源。著名中国哲学家张岱年指出:“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万物生生不息。生即是创造,生生即不断出现新事物。”张先生“生即是创造”一语,言简意赅,承古开今,一下把“生”提升到“创”的层面,确有画龙点睛之妙。

把传统文化的“日新”观转化为“创造”观,并将“创造”融入传统文化的基因,将展现出一个与传统儒、道、佛、易不同的求道、修道、证道的途径和方法。

3.同修行。古人云:“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管子》)意思是说:道无处不在,人人皆有道,但能自我知觉的人却很少。怎样实现古代王艮提出的“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是中华文化大学实践探索的重点。

把对“道”的关注重点转向“实践境界”,是传统文化走向百姓日用的关键环节,也正是中华文化大学的学修入门之处。道不远人,就在我们身边。譬如学习骑自行车,无论别人怎样讲授骑车方法,初学的人上车总要摔跤,因为把握车子整体协调的方法,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体会,才能掌握要领,骑车自如,以至达到“车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骑车之道。

简言之,中华文化大学关注的焦点,不是专业知识的多寡,而是修德悟道境界的高下。换句话说,中华文化大学是一个高度平等、开放性的大学,不以学历论高低,而以悟道分先后,不论小学、中学、大学以至无任何学历的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以直接参大学的学修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文化的“大学”涵义为大众之学、大人之学、大道之学。举一个古代典型例子,唐代慧能和尚原来是一个砍柴人,无学历,不识字,但有慧根,悟性好,在五祖弘忍的指点下,悟透禅道,成为传承禅宗衣钵的六祖,对中国禅宗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中华文化大学学员,澳门科技大学2013级大学生曹旭雪在《高考之道》中写道:

高三那年,大家为着最后的一搏,压力山大。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同学聊天,她的情绪有点低落。问其原因,她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总是得不到理想的成绩,为此她很难过,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帮她从学习的各个方面分析,比如,是不是有些问题听不懂,有没有做大量的题目,基础的知识没有记住,学习方法是否有偏差,或者有没有充足的睡眠,影响发挥等。在我们的分析中,确实发现了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于是她积极改变学习方法,我也每天监督她完成任务的情况,渐渐地,她对学习有了信心,我们都很期待下一次的考试成绩。

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之后的一次考试中,她的成绩不仅没提升,还有了明显的退步。为此,她又来找我聊天,分析问题。这次,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学习方法上,因为我的同学真的很努力学习。可是,既然她很努力学习,方法也是对的,怎么成绩还是没有提升呢?就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她突然问我,怎么感觉你很淡定,每次考试都不紧张呢?原来,问题是出在心态上。

每次考试她都会好紧张,在考场上,精神也不能集中,还总是担心如果考不好会怎么办。这时,我就知道,她的心不稳,即使有了冲击更高成绩的实力,也不能将实力发挥出来。同时,她也没有正确认识到考试的意义,仅仅把考试当成很可怕的困难,所以始终不能战胜考试这件事。

结合自身的经历,我建议她首先要克服对考试的恐惧心理,用心去感受学习以及自我提升的乐趣,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我的同学听取了我的建议,慢慢尝试改变。果然,在以后的考试里,她的成绩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她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人也变得开心很多。

以前,我只是觉得她调整了心态,所以考试会有好结果。但是,在我学习了刘仲林教授关于“道”的选修课,我才恍然大悟。调整心态的过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和思考学习的动因,悟到了学习之与人生链接的那个“道”,她的精神世界,早已焕然一新,成绩的进步,也不过是“道”在物质世界的外在表现而已。

“道”并不高深,不是空洞地存在于空中楼阁之中,让普通人无法接近。其实,“道”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有人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回答说:“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悟“道”,并且运用“道”,就会感受到“道”的力量和魅力!

展望中西“大学”互补协同发展

谈了中西两种大学理念,同学们可能要问:注重内学的中式大学与注重外学的的西式大学能互补协同发展吗?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这是个大议题,这里不拟详述,仅以著名哲学家冯契的观点切入,简述两者的互补会通方向。冯契说:“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是以道观之”(冯契:《智慧》)。他分析了意见、知识、智能三种认知状态:一个人的意见,是自己个人所想所见,所以是“以我观之”;而知识具有客观普遍性,不能以每个人的意见为准则,而要以客观的事物规律为准则,所以要“以物观之”;智能不是单纯的客观知识,而是渗透着主体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是“以道观之”。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冯契提出了“智慧是以道观之”的新认识模式,他借用佛学的用语,称之为“转识成智”。这说明,中式大学与西式大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不是排斥对立的关系,而是阴阳互补的关系。这一观点,为中式大学与西式大学互补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知识到智能的转化,就是从“以物观之”到“以道观之”的提升,这是一条东西大学融会贯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变革大道。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大学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大学》征稿简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午睡里也有大学问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中华文化反思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