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园艺类中高职里面课程结构衔接对策
2016-03-24刘洋梅涛苗苗
刘洋++梅涛++苗苗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逐渐向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中职院校转升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愈来愈多,部分地区这一升学比例已经达到30%以上。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能否衔接得当影响着人才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院校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以园林园艺类课程为例,探究中高职课程结构顺畅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园林园艺类;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对策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兴职业产生,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发展较晚,因此课程结构衔接尚不成熟,在实际的运行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园林园艺类专业意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型园林园艺人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只有进行有效的衔接才能保证对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1 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存在的问题
1.1 学科专业的衔接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在招生时并未考虑专业对口的问题,其招生大多以“文、理”为分科标准,因此高职园林园艺类专业招收的中职学生很少与有本专业相符的,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是零基础学习,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堪忧。
1.2 培养目标的衔接问题
无论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其教育目标的提出都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不同的是中职教育力求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而高职教育则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目标不同课程的设置也不一致,而如何将劳动者培养成为技能型人才,实现二者的转化,中、高职院校均未提及,因此可以说两级院校在培养目标的衔接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1.3 教学内容设置的问题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因此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会有很多重复的部分,有统计显示,中职与高职课程重复率能够达到60%以上,上海某院校兼招中职生与高职生,其中中、高职园林园艺专业的课程设置重复率达到38%左右。
1.4 专业课程衔接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的构成较为复杂,其中既包括中职毕业生,也包括从普通高中考入的学生,而且普通高中生的比重较大,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将会主要以普通高中生为标准,开展零基础教学,但是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很多课程都是重复的内容,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懈怠等情况,影响其技能与素质的进一步提升,而这种现象的发生与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不当有着莫大的关系。
2 园林园艺类课程结构衔接的对策
2.1 明确指导思想
为了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中、高职教育应当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首先,职业教育应当满足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社会对相应的岗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白我发展需求,因此中职与高职教育在设置课程时应当进行综合考虑,在园林园艺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高职院校应进行交流与探讨,中职院校应当重点帮助学生奠定好理论基础,辅助以必要的技术讲解,而高职院校则应当以技术实践为主,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园林园艺设计实践,将理论巩固作为辅助内容,保证课程的有效衔接,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其次,应当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展开的主要目标,中职与高职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教育教学工作都应当围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展开,不断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得到提升,园林园艺类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在园林设计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重点。
最后,中、高职园林园艺类课程应当进行一体化设计,将两个教育阶段作为整体进行分析,相关教师应当对园林园艺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然后合理分配园林养护、园林栽培、园林管理、园林设计、植物生产、园艺服务等课程的比例,避免中、高职课程出现重复的现象。
2.2 明确目标定位
中职院校主要培养操作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则意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人才由操作型向技能型的过渡,中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为了促进园林园艺类专业的发展,保证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得当,课程开设前中,高职院校应当进行明确的目标定位,园林园艺专业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园林绿化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全面发展。学生应当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体来说,在中职升入高职的过程中,园林学生应当从初学者逐渐发展成为掌握园林技术的全面的专业化人才,兼具职业涵养与工作能力,熟悉园林管理的方法并掌握植物种植的要领;而园艺学生应当从初学者逐渐发展成为掌握园艺植物生产技术的全面的专业化人才,兼具实训能力与职业素养,能够满足园艺岗位对植物配置、园艺服务等技能的需求。
3 结语
为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提高园林园艺类人才的技能与素质,中职与高职院校应当进行协调配合,保证课程衔接的顺畅性,在具体的实践中,职业院校应当遵循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白身的目标定位,实现中高职课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