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之路径与方向探究

2016-03-24刘彦超

2016年4期
关键词:城镇化

作者简介:刘彦超(1989-),女,湖南永州人,苏州大学2013级工业与组织管理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化过程中人的心理适应。

摘要:城镇化不仅要实现人的转移,更要实现人的提升和人的幸福。基于城镇化过程中人的文化、心理适应角度,从城镇化的社会文化内涵出发,从政府、社区和个人层面上作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路径与方向探究。

关键词:城镇化;以人为核心;路径与方向

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然而却出现了资源浪费、大城市病、居民生活质量不高等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城镇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最终目的造福人民,因此必须着眼于城镇化过程中人的文化、心理适应和人的发展,来探究“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

一、“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内涵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为理念引领,以人的自我实现为动力,以体制机制保障为物质支撑,以态度、价值观、社会角色和行为方式转变为途径,在个人层面上实现人的素质优化,促进人的社会、文化、心理适应,提升人的幸福感,在文化层面上实现城乡文化和而不同、兼容并蓄,最终在社会层面上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包括以下三个关键点:第一,实现人的转移。这是实现“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前提。第二,实现人的提升。这是实现“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根本途径。第三,实现人的幸福。这是实现“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最终目标。

二、“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之路径与方向探究

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政府、社区与个体必须合力联动,各种力量形成内外结合的支持合力。

(一)构建政府文化支持系统

根据相互作用文化适应模型(IAM),若政府采取多元文化、市民化的移民政策,主流文化群体倾向采取整合态度。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是靠政府行为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是实现“以人为核心”城镇化的最为重要的支持力量。

1、以权利平等为目标,以梯度赋权为手段,逐步破除制度障碍

以实现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等方面全体居民权利平等为目标。创造条件,加快破除城乡二元制度,进一步实现户籍与福利的剥离,为城镇化过程中人的文化、心理适应提供制度支撑。以实行梯度赋权为手段,将农民工的获取权利的方式由“户籍门槛式”过渡到“渐进式享有式”,淡化并逐步破除户籍作为获取权利的唯一门槛。

2、以消除歧视为目标,以媒体为载体,正确引导多元化意识

主流社会对于移民的社会态度(包容或者歧视)和文化意识形态都是影响移民群体文化适应的关键变量。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正确引领舆论,传播平等的多元化城乡文化意识,从意识层面上改变对流动人口的偏见。由此营造接纳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农民工与失地农民融入到城市生活。

3、以素质优化为目标,以培训为途径,构建文化适应培训体系

文化的习得性表明,城市文化可以在后天的文化环境中通过培训而逐渐内化于个体。跨文化适应需理解为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通过跨文化培训掌握必要的跨文化行为技能可以重新达到原有的满足水平。因此必须重视培训在促进人在文化、心理适应过程中的作用,由政府牵头组织和管理、发挥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设立村级人社服务站,以就业创业培训为途径,构建文化适应培训体系。

(二)构建社区文化支持系统

社区建设与生活在特定社区的人息息相关,社区在为居民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注重构筑一个全方位良好社区环境,真正落实“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1、提供社区心理支持

一方面,社区志愿者通过义务提供指导等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关爱农民工与失地农民的活动中。另一方面,社区在心理咨询室的基础上,与专业心理服务组织合作,构建专业的心理疏导与治疗体系。这种志愿与专业服务相结合、普及性与专向性结合的支持方式,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农民工与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

2、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区

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借助教育技术服务数字化这一现代手段,不仅能从知识、技能、文化、心理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居民继续社会化,以适应城镇化的客观要求。而且“数字化学习型”可以促进社区文明,增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通过创新活动、组织、管理方法,创建“内力驱动、区域联动、特色拉动”的“数字化学习型”社区,实现居民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双向强化。

3、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改善人文环境

社区文化作为与社区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文化体系,不仅能使社区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主人翁意识,满足居民对于精神文化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可以加强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失地农民的交往和互动,改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公正、平等、尊敬的社区人文环境。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其次,把社区作为居民文化活动的阵地。再者,定期请专家和居民在社区定进行文化教育讲座。最终消除刻板印象,真正达到心理上相互认同和接纳。

(三)构建个体文化、心理适应内部支持系统

根据勒温的心理动力理论,个人是否能顺利完成文化、心理适应,不仅受到政府、社区等外在系统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个人内在系统支持。因此要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发挥个体主体性作用,重视个体文化、心理适应支持系统构建。

1、构建开放性的社交网络

农民工是否参与和认同所在城市的各类组织,积极构建自己的社会交往网络,是衡量他们具有城市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孤岛化”的生活,势必会阻碍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的获得,必须要在城市中构建开放性的社会关系网络。首先,“拓展”社交关系网络。通过在城市中完成老乡关系的“再确认”扩大以初级乡土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关系网的规模。接着,“重建”社交关系网络。致力于重构以与城市居民关系为主导的社会关系网。

2、完成社会角色转变,实现再社会化

农民工与失地农民的再社会化状况是衡量农民工与失地农民文化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3]。但是,农民工与失地农民都承受着农民与市民这两种角色带来的冲突,造成了角色认同的迷茫,如何完成社会角色转变是应有之义。农民工与失地农民需要对市民这一新的社会角色的认知方面、情感方面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强度,有意识地舍弃旧的、不符合城市生活的社会规范与价值观,逐步接受城市生活方式、处事方式、思维方式、人际交往的方式,培养起城镇化所需要的秩序、法制、计划与时间观念,从思想上真正内化为城市市民。

3、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试

是否能进行及时的自我心理调适直接影响到农民工与失地农民的幸福感。心理调适需要社会环境的重视和改善,咨询机构的介入和干预,但本人对自己的心理状况理性的判断,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积极努力改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城市生活,消除“打工低人一等”等错误观念。其次,调节情绪。对文化适应的压力做出合理归因,掌握一些情绪调节技巧缓解自身情绪。最后,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职业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提高自己,全面适应城镇生活。(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江波.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125-126.

[2]张雪筠.农民工城市社会交往影响因素探析[J].社会工作,2007(8):42-44.

[3]谢建社.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1.

猜你喜欢

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家乡的城镇化
且看,堆沟港的城镇化之路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不能搞让农民拔根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须走出三个误区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