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成为古诗文的传承地

2016-03-24周祥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文本传统

周祥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古诗文就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的系统工程,也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培育民族自豪感,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文化之旅。

一、有效利用教材,常教常新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古诗文的学习离不开这个主战场。长期以来,墨守成规的语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特别担心学生听不懂,总会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翻译,坚持一讲到底;学生则做笔记一做到底,很少有他们自己读课文,探究文意的学习机会。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劲,效果却不甚理想。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首先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流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任务;然后再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同学们深入探究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最后再用“探究法”漫溯到课文深处,用“串讲法”解决疑难,用“梳理法”整理知识,以达到全面而系统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再现情景,营造氛围,增强感染力,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扩宽了文本的深度,并且提高了课堂效率,真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改演课本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人教版七至九年级选编的古诗文大都非常优美而且意蕴丰厚,有一些古诗文的故事性较强,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改编,并在班上进行排演的话,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为他们的文学创作另辟蹊径。

扎实开展好古诗文课堂教学,并根据教材的特点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选录的古诗文,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综合能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开发阅读课堂,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时间很有限,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古典文学的殿堂势在必行。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时间,力争在每个星期上一至二节专门的古诗词阅读课,要求学生多读优秀的古典作品,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等等。当然,在阅读课堂上,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读书,要养成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通过读、思、悟、议、诵等环节,进入古诗文所描写的情境,体会古诗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古诗文进行再创造,比如改写、扩写、反思、辩论等等。

三、开展多种活动,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的目的最终要落在一“用”字上,只有体会到学到的知识有用,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心甘情愿的学。为了保持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学习古诗文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把学生们觉得枯燥无味的古诗文上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可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上台表演。再如教学《愚公移山》,可针对愚公愚不愚开展辩论。在学生们心中充满求知欲时,允许他们看一会儿书,思考一会,积蓄的势一下子就能变成旺盛的活力,由感兴趣转化为我想学,由我想学转化为我能学,由我能学转化为我会学,总而言之,学生们一旦投入到文本中后,就能很快地感知课文内容,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古诗文文本传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少年力斗传统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