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6-03-24桂干林卢彬徐俊胡才军
桂干林 卢彬 徐俊 胡才军
(1.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 332400 ;2.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蚕桑站 332400;3.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蚕桑站 332499)
修水县蚕桑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桂干林1卢彬2徐俊1胡才军3
(1.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 332400 ;2.江西省修水县义宁镇蚕桑站 332400;3.江西省修水县黄沙镇蚕桑站 332499)
蚕桑产业是修水县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在新技术推广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产业体系完善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更好地促进该产业的发展,确保实现“十三五”总体目标,修水县提出以精准扶贫和综合利用为抓手,全力推进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方向发展。
蚕桑产业;现状;发展方向;发展对策
修水县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蚕桑基地县,现有桑园面积9267hm2,近年来在县乡各级的共同努力下,蚕桑产业取得可喜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中也涌现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县蚕桑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1 蚕桑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
1.1.1 逐步解决了高产稳产的产业难题
近年来修水县通过良种良法和小蚕工厂模式,引进农桑14号、强桑1号等优良桑品种,新建养蚕大棚5万多平方米,新建设了山口、黄溪等5个小蚕工厂,实行多批次养蚕,使蚕桑生产始终保持高产稳产的良好势头,全县张种单产超40kg,相对过去增加5kg以上,收益增加。
1.1.2 蚕桑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
修水县19个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社承担全县蚕茧收购,基本杜绝白条收购、无人收购、压级压价和哄抬价格收购,基本解决转嫁市场危机给蚕农的矛盾,特别是合作社实行二次分配,较好地保护了蚕农的利益。
1.1.3 产业链条基本完善
修水县从制种催青、种桑养蚕、收烘加工、缫丝织绸、丝棉加工、丝产品制造和桑资源利用以及蚕桑生态旅游,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农民脱贫致富、强工兴城以及三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1.4 品牌建设在逐步推进
修水县养蚕人实业有限公司“锦绣唐潮”品牌正在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绿冬实业有限公司“绿冬丝科”品牌已是中国驰名商标。
1.2 存在问题
1.2.1 市场压力
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影响,茧丝市场不稳定,特别是茧丝市场价格下跌,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压力,蚕农弃管弃养和茧丝绸企业停产现象时有发生。
1.2.2 资金压力
由于蚕桑产业是一个种植、养殖和加工相结合的产业,上无对口部门,争资争项困难。近年虽有一定资金支持,但是支持面不广,新技术推广应用缓慢。
1.2.3 氛围压力
大环境氛围不浓,从上到下各级组织对蚕桑产业重视和支持程度不一,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压力大。
2 发展方向
2.1 整合资金支持蚕桑产业发展
一是争取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移民、科技、财政、产业化办等项目资金支持;二是从2016年起重新考虑财政整合资金项目重点支持蚕桑产业发展;三是争取将蚕桑农机具列入农机补贴范围。
2.2 探索蚕桑产业扶贫新模式
蚕桑产业是修水县产业扶贫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扶贫产业。目前,最需要探索和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贫困户没有独立经营能力找到有“造血功能”的脱贫项目;另一方面是蚕桑产业扶贫经费不好用的问题。建议尝试采取“1+N”扶贫模式(即一个合作社或一个蚕桑大户带N户贫困户),贫困户用土地入股,全部扩为桑园,由有能力的饲养大户经营管理,承担市场风险,政府扶贫资金一部分扶助合作社或养蚕大户,一部分一卡通直接扶助贫困户。这样合作社或养蚕大户有发展积极性,同时贫困户就可获得三个方面的收益(一是土地入股分红收入;二是到合作社或饲养大户务工收入;三是上级扶贫直接补助收入)而实现脱贫。
2.3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造产业发展大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发展氛围。将蚕桑产业放到突出位置,放到更大范围,放到更高层面进行招商引资,引进和培植几家以茧丝绸及综合利用有影响力的企业。如将“绿冬丝科”品牌和基地引入修水,实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支持养蚕人公司发展,做大做强做优“锦绣唐潮”品牌;由赣丝之路公司牵头,整合全县蚕茧资源,统一品牌和质量标准,着力打造“雅丝皇”品牌。
2.4 提高省力化水平,提升蚕茧质量
以小蚕工厂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省力化技术和省力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升蚕桑效益。同时加强基地建设、桑蚕饲养、收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订行业标准,培育和申报“雅丝皇”蚕茧公共品牌,全力实施优质茧工程。
2.5 积极扶助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加强蚕桑合作社运作管理,改善收烘条件,引导合作社开展丝棉和丝棉被等产品初加工。鼓励和支持能人志士创办蚕桑家庭农场,推进蚕业复合经营。充分利用蚕桑资源,打造一、二、三产蚕桑综合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