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2016-03-24龚春城
龚春城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ICU,湖北 荆州 434020)
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龚春城
(长江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ICU,湖北 荆州 434020)
[摘要]目的:总结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26例进行系统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总结经验。结果:26例患者中,术后出现腹部疼痛21例;发热3例,体温高达39℃,经物理降温,遵医嘱用抗生素,3d后恢复正常。未出现臀部及骶尾部皮肤硬结等并发症。结论:对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关键词]宫颈癌;介入治疗;化疗;围手术期护理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介入治疗选择髂内动脉及其分支的插管化疗及栓塞可以阻断肿瘤的血供,使之缺血坏死。同时局部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增加对肿瘤的毒性作用,可使局部肿瘤缩小,为患者创造Ⅱ期手术机会[1]。对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甚至治愈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我院于2005年12月至2015年1月对宫颈癌患者26例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6例,年龄28~59岁,平均44岁。根据FIGO分期,Ⅰ期4例,Ⅱ期 8例,Ⅲ期 11例,放疗后3例;宫颈鳞癌21例,腺癌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
1.2介入方法
常规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右股动脉置管经双侧髂内动脉至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DDP100mg,并释放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后,拔管止血。
1.3结果
本组患者26例中,术后出现腹部疼痛21例;发热3例,体温高达39℃,经物理降温,遵医嘱用抗生素,3d后恢复正常。本组未出现臀部及骶尾部皮肤硬结等并发症。
2围手术期护理
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正确评估患者的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释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和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家属的信任和合作,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
2)饮食指导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提高机体的耐受力。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而影响介入治疗。术前1~2d进易消化少渣饮食,以防便秘用力腹压增加而导致穿刺部位出血。
3)阴道准备术前3d用碘伏擦洗阴道,2次/d,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病灶引起出血增多。
4)术前准备术前一日晚清洁灌肠,做好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术前半小时留置导尿管。
2.2术中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给予心理安慰,减轻恐惧心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及其他症状,保持留置尿管通畅;术中注入栓塞剂时引起的疼痛,可遵医嘱肌肉注射度冷丁50mg镇痛。
2.3术后护理
1)常规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测T 、P、R、Bp并做好记录,观察有无对比剂反应,备好急救药物。穿刺部位加压包扎24h,沙袋压迫6h,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12h。指导患者翻身,观察股动脉穿刺点情况,注意有无出血或血肿,足动脉搏动情况,下肢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警惕下肢动脉血栓形成。保持留置尿管通畅,妥善固定,并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定时更换无菌尿袋。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
2)栓塞术后并发症的护理①臀部及骶尾部皮肤硬结:由于髂内动脉栓塞,致使臀部肌肉皮肤血供受阻,同时术后长时间平卧使臀部持续受压,导致局部组织营养障碍,因而患者术后可出现臀部皮肤红肿硬结及疼痛[2]。应指导患者术后翻身,如有臀红硬结时,立即按预防褥疮护理。本组患者未发生皮肤硬结。②疼痛:由于栓塞后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产生疼痛,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臀大肌等处。术后应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向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原因,数天后即可消失,以消除顾虑。疼痛较重时,遵医嘱用止痛剂。若疼痛超过1周,应警惕发生误栓、感染的可能。本组病例2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均在术后2~3d消失。③发热:一般不超过38.5℃,1周内可降至正常,不需特殊处理。发热期间指导患者摄入充足的水分,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本组3例术后体温高达39℃,经物理降温,遵医嘱用抗生素,3d后恢复正常。④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多数患者术后有黄白色分泌物排出,2~4d时量较多,应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量及性质,保持外阴清洁,用碘伏溶液擦洗外阴,每日2次,预防感染。另外,化疗药物可致阴道黏膜溃疡,故应每天观察阴道黏膜情况。
2.4健康教育
1)提供预防保健知识大力宣传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和预防癌前病变。已婚妇女每年进行妇科体检1次,介入治疗后禁性生活1个月。
2)做好随访工作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出院计划的制定过程,以保证出院计划的可行性,并说明随访的重要性,出院后1、3、6、9、12个月回院复查,坚持治疗。出院后如有不适,应及时来院就诊。
3讨论
耐心细致的术前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面影响。本组26例宫颈癌患者在介入手术前都存在疑虑、困惑、恐惧等心理反应,通过护士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做好心理疏导及解释工作,全部病例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术中患者平卧位,保持尿管通畅,使用造影剂后,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术中密切配合,备好手术物品,使介入手术治疗及时顺利进行。本组病例26例手术顺利,未发生造影剂过敏反应。
严密细致的术后护理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穿刺点的护理。本组26例未发生穿刺部位红肿、皮下血肿等并发症。术后21例患者出现腹部疼痛,3例发热,及时处理相关症状,未发生其它重大并发症。
宫颈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可使局部肿瘤缩小,常为患者创造Ⅱ期手术机会。对提高中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甚至治愈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护理及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秦东光,赵宝村,冷严华,等.宫颈癌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07.
[2] 王滨,曹贵文.介入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8.
[编辑]何勇
[收稿日期]2016-02-17
[作者简介]龚春城(1972-),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重症监护护理工作,1157528948@qq.com。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6)18-0072-02
[引著格式]龚春城.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13(18):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