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转向”

2016-03-24

关键词:文献学现代文学文学史

王 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转向”

王 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相比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面所取得的有限的进展,文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方面的成绩无疑更为坚实。但是,在学者们对其起点、历史分期及其特征等问题不断的争议声中,文学史书写与叙述的创新变得异常困难,虽然如此,因受最新的西方理论、研究方法的影响,相继涌现出“海外汉学热”“思想史热”“文化研究热”以及“现代性”理论统摄下所建构的诸多学术成果。在诸种研究思路、取向中,不那么受人注意的是一种“文献学”的思路。这种思路虽然并不排斥新的理论、方法,但它更多地希望继承中西古典学、文献学学术传统,以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考据之道切入现代文学之研究,其要旨在视文学文本为一文献史料,进而发掘并利用新的文献史料(原始资料),综合既有的原始资料、研究(二手资料),对现代文学作出新的论述。

然而,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门槛上,回望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学术创新、变革之大势,我们仍不能不同意,“文献学”的取向,似乎是这些思路当中最具有生产性的一种。迄今为止,它已吸引大批中青年学者投身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不仅表现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现代中文学刊》等专业期刊上越来越多的文献发掘与研究论文,也表现在相关的学术团体、会议及不同层次的项目资助越来越倾向于支持文献学取向的现代文学研究计划,更表现在一大批训练中的现代文学学者、硕博士生的学位论文,也越来越重视现代文学文献方面的选题。这一被鼓励的思路,与量化(恶化)的学术评价体系、学者的切身利益结合,已经催生且将继续催生大量相关的论文、专著及资料集,引发学界普遍而深入的关注,故此,有学者呼吁建立“现代文学文献学(史料学)”学科。

不过,从学术史尤其现代学术史的角度看,学科建置一说,对于学术研究本身而言,或许未必是好事,但现代文学研究中“文献学”取向的盛行,的确使其影响已经超出传统的“文献学”和狭义上的“现代文学”的范围。一个饶有意味的现象是,现代文学研究社群、学术共同体批评一个学术作品的标准,也开始发生缓慢的变化。从早期的有新见、运用新的理论或方法,发展到现在,最重要的一个标准似乎是拷问作者是否全面掌握并准确理解其研究所需的文献史料,特别是第一手文献史料,以及有否新的文献史料的发掘。换言之,一个标准的现代文学学术作品一旦问世,它面临的最严重的指控,可能首先是被指责没有征引足够的一手文献史料!至于其是否贡献了新的观念、论说,并且有严密的论证与详实的分析,似乎都成为次要问题了。可是,如果说这一适用于文献学、史学研究的评价标准,进入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不过是初试啼声的话,那么,当这一标准走出现代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研究、批评这些非史学、反史学的学术领域时,再反顾其来时路,我们便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原来,经过几十年的耕作,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转向”确乎已经发生了。

但是,与前此的现代文学文献史料研究相比,这一阶段的进展,亦即1990年代中后期发生“文献学转向”之后我们所取得的学术业绩,似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视文献史料作为现代文学研究的基础的意识逐步得以确立。虽然,这一意识仍集中在现代文学史的研究领域,但在文学批评、理论天地,也有一些探索。如解志熙教授在张爱玲、沈从文研究中所示范的“校读批评”,将校读法这一在校勘学基础上伸展而出的比较性的阅读、诠释方法,用作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现代文学文本的批评;金宏宇教授在版本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版本批评”的研究思路,皆可谓是此领域十分重要的收获。

二是试图挣脱固有的文学史叙述框架,属意于发掘、整理新的文学作品、文献史料。这一搜集、整理近现代文学文献的工作,不仅出现在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张爱玲、梁实秋、林语堂等已经典律化(canonization)的作家研究领域,也在诸多次要作家、尤其是非左翼作家的研究中不断出现。对这些作品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成为陈子善教授等前辈学者数十年如一日的追求。作为后之来者,能够读到那些即将散佚而有幸被发现、推荐的文学作品及研究资料,怎能不心生敬意?

三是学者们强调文献史料工作亦有其一定之规范必须遵行。这首先是指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须在古典学、文献学立定的轨道上运转;其次是指现代文学文献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也许有其不同于古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特殊性,如此一来,也就很有必要在继承中西文献学术遗产的前提下,发展出适合近现代文学文献史料的作业规范、研究方法等等。《于赓虞诗文辑存》《废名集》等著作的编者们试验现代文学文本的辑录、复原、校勘、注释等等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或许就是杰出的例证。

与此同时,随着“文献学转向”的不断发展,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相应地暴露在读者面前。

问题之一是在现代文学文献研究的内部,存在着一种显著的不平衡性。这首先体现为辑佚(发掘文献)一门的发达,与辨伪(辨析文献的真实性、有效性)、考据(考论与文献相关的史实及其它问题)等等专门之学的薄弱上;其次是在一个系统的研究之中,很难见到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考据的兼济与沟通。如所周知,自“新文学”诞生之日起,对它的文献发掘、整理已经开始,而近些年来由于图书馆事业的改革、互联网与数据库技术的更新,海内外的图书馆与学术机构、数字资源开发商都建置了众多的近现代文献数据库,这让图书报刊资料的免费、公开获取成为可能,也使得文献史料的发掘变得更加容易。现代文学家的集外文、佚文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被大幅度地发掘、重新发表。有学者告诫我们警惕史料发掘的泡沫与浮躁之风,诚然,如何确立自己的发掘对象、目标,并对这些集外文、佚文的真实性、有效性的评估,对相关的史实、故典及其它问题的训释,以及勾连更大的文学、历史语境建构专门的学术研究等方面工作,尚不能尽如人意。如果参照古典文学、古文献学传统,可以发现,我们这个领域,几乎没有专门的考据家、校勘家、辑佚家、版本学家、书目学家,遑论其他?

问题之二是以文献史料为基础的现代文学研究,似仍局限于传统的“专家研究”“文本研究”和文学史研究的领域。传统的“专家研究”,即以一作家学者的生平、交谊、著述、思想观念、创作要旨及其特色、文学史意义为主要研究范围;“文本研究”则是指对一文学作品、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研究;而以实证主义史学和文献学研究作为基础的文学史研究,无须多作解释。但对于规划为某一主题(常常跨越作家、文类、时代、空间等等限制)的“议题研究”(the themebased research),和因资料、认识皆不足却又必须思考的“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以及文学批评、理论工作,有关文献史料的研究是否能够有其用武之地?仍有待学者戮力探索。我自己利用丁玲早期小说的较早版本,所作的关于丁玲早期小说的研究,尝试将文献研究用作文学批评,并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叙事分析,及对小说主题和相应的社会、历史语境(包括文学史、批评史语境)的互动关系的讨论,作出了与性别批评、左翼文学批评不同的观察,算是小小尝试。

问题之三是对文献史料研究的“前置作业”,似较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在最近对洪子诚教授的访谈中,洪教授启发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尽管他所针对的是当代文学的批评、研究,但我认为,在近现代乃至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研究者似乎都要必要注意到文献史料工作与批评实践在内的一切理论话语、批判性思考的对话关系,而不是制造简单、虚假的对立,或型塑不同的学术取向的等级,相反,它们应该被一视同仁地受到尊重;对文学文献怀有浓厚兴趣的学者来说,特别应该考虑到史料工作的“前置作业”:首先,什么样的文本被我们定义为文献、史料?其次是什么样的问题、关怀决定了我们做文献史料工作?再次,又是什么样的理论、方法在导引我们作业?复次,文献史料又是怎样进入我们的研究程序?最后,它能够说明、解决什么问题?限度又在哪里?我们如何克服这一限度,尽大可能地利用新资料与常见文献?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

以是之故,恕我斗胆指出,面对现代文学研究的“文献学转向”,我们很难说已经到了可以庆祝的时候。事实上,相对于那些外在的、伪装客观的学术评价标准,足以证明现代文学研究“文献学转向”走向深入、成功的标志,只有一个,那就是:学者们已经也将继续贡献一批高质量、让人信从、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献整理、研究著作,和以此为研究取向的文学研究论著;惟有如此,“文献学转向”,庶几免与“思想史热”“文化研究热”等学术潮流一道,沦为明日黄花。虽然我们知道,任何学术潮流、偶像,迟早都有谢幕之日,但藉由上述努力,总希望那一日能够到得晚些。为什么这样希望呢?沈卫荣教授在《我们能从语文学学些什么?》(《文景》2009年第3期)已有再好不过的说明,有心人不妨找来一读。

I209.6

A

1672-934X(2016)06-0082-03

10.16573/j.cnki.1672-934x.2016.06.015

2016-10-08

王 贺(1986-),男,甘肃定西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现代文学史、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文献学现代文学文学史
东方朔散文赋《答客难》的文献学解读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伤科汇纂》文献学研究
讲授到接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再思考——兼及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路径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