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论式“与么则Q”结构与功能

2016-03-24祁从舵

祁从舵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宁波,315201)

推论式“与么则Q”结构与功能

祁从舵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宁波,315201)

[摘要]从语篇角度对唐宋口语化文献里的句式“与么则Q”进行考察,认为该句式是一个表示推论关系的紧缩句,与语篇前项组成对话语篇模式IRF(M)“问题-应答-推论-(验证)”,表示言说者在当下语境中根据已知情况推断出所体认到的未知情况,具有语篇后续(终止)和认知推导两项主要功能。

[关键词]推论式“与么则Q”;紧缩句;语篇模式

在唐宋禅录里,存在一种以“与摩”或“恁么”类词语位于句首的紧缩句:

(1)药山在一处坐。师问:“你在这里作什摩?”对曰:“一物也不为。”师曰:“与摩则闲坐也。”对曰:“若闲坐则为也。”(《祖堂集》卷四,石头和尚)

(2)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如汝与我。”僧曰:“恁么即无二去也。”师曰:“十万八千。”(《景德传灯录》卷二二,功臣道闲)

以上例句基本上都在禅录口语对话中出现,“与摩”或“恁么”相当于“那么、这么”,后面一般接关联副词“则、即”等,表示推论关系[1]162-163,句子后部分表示结果。如上述例(1)中,“与摩”承接上文药山和尚的所言所为,“闲坐”是石头大师由此所推出的结果,余例皆然。为了说明方便,我们将句首的固定性词语统一标记为“与么则”,后面推论的结果用Q表示,这样,句式可简记为“与么则Q”。

目前的研究表明,关于“与么”类词语的研究较为充分,如梅祖麟[2]、志村良治[3]、吕叔湘[4]、冯春田[5]、曹广顺、梁银峰、龙国富[1]等,但是,以句式为研究对象的文章稀见[6],下面我们将以唐宋禅籍为基本语料,从语篇角度对句式结构、语篇特征、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句式结构

(一)句法结构

在句式“与么则Q”中,副词“与么”类词语的语法地位是一致的,兼有连接与回指作用,《祖堂集》里以“与摩”为常见,其他唐宋禅录里以“恁么”为常见。副词“即”和“则”在当时口语里实际上是同一个词,只是存在方音差异或用字习惯不同而已[7]。例如:

(3)a.师曰:“与摩则当头脱去也。”(《祖堂集》卷五,道吾和尚)

b.道吾云:“恁么即当头脱去也。”(《景德传灯录》卷八,江西木卑树)

c.(僧)曰:“与么则同安门下,道绝人荒去也。”(《五灯会元》卷六,同安常察禅师)

(4)a.曰:“恁么即不归去也。”(《景德传灯录》卷一四,药山惟俨)

b.曰:“恁么则不归去也。”(《五灯会元》卷六,洛浦元安禅师)

统计《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三部禅籍中“与么则Q”的全部例句,计有673例,依次为145例、110例、418例。其中《祖堂集》里用例使用“与摩”,《景德传灯录》里用例使用“恁么”,《五灯会元》里,“与麽”用例25次,“恁么”用例393例。三部禅籍里用“则”和“即”的比例依次为132:8、2:103、392:18,直接使用“与么”类词语连接的例句依次为5例、5例、8例。

吕叔湘(1985)认为这种句子在句法上已经省略了前面小句的连词,于是“与么”类词语就兼有连接的作用,不妨算是一种连词,志村良治(1995)称这类词为“指代副词”,具有连接或回指前文的作用。我们调查了朱子语类、宋词等其他俗文献里面的“与么”类词语,尽管语篇连接作用突出,但没有发现到作为连词使用的例子,考虑到经常与“则、即”等结合在一起,句子本身在语法上又不能脱离语篇前项而存在,我们更倾向志村良治的看法,在

“则、即”等副词脱落的极少数情况下(见上段统计数字),有可能虚化为连词。例如:

(5)a.岩便问:“与摩理长则就,师弟作摩生?”吾曰:“非不生不灭处,亦不求相见。”(《祖堂集》卷四,药山和尚)

b.师云:“理长则就,老兄作摩生?”洞山云:“只见淈淈,不知从何出。”(《祖堂集》卷六,神山和尚)

(6)a.师问僧:“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拈却了与你道。”对云:“拈却了也。”师云:“与摩驴年去。”(《祖堂集》卷一一,保福和尚)

b.师唤侍者,侍者应诺。师曰:“驴年去。”(《景德传灯录》卷一四,道吾圆智)

c.问:“不犯锋萸,如何知音?”师曰:“驴年去!”(《五灯会元》卷七,安国弘瑫禅师)

例(5a)中,句式“与么则Q”表示的意思是“那么也要领悟禅理才行,师弟怎么样”;(6a)中,句式“与么则Q”表示的意思是“那么你永远收不到效果”。与相关例句比较可以看出:使用“与么”类词语,句子有显性的推论关系,不用“与么”类词语,句子的推论关系虽然隐含,但是句子结构本身不表示推论关系。因此似可推断,“与么”类词语与“则、即”等近乎形成一个固定结构[1]162,但“与么则”仍是一个跨层结构,句式是一个具有推论关系的紧缩句,“与么”相当于推论前件,依附于推论后件Q,Q是句子的结构重心。

句式“与么则Q”以省略主语成分为常见。例如:

(7)僧曰:“与摩则古人作一头水牯牛去也。”(《祖堂集》卷九,九峰和尚)

(8)师曰:“在彼中多少时?”对曰:“经冬过夏。”师曰:“与摩则作一头水牯牛去也。”(《祖堂集》卷四,药山和尚)

(9)师曰:“如何是黄龙。”曰:“滔滔地。”师曰:“忽遇金翅鸟来,又作么生。”曰:“性命难存。”师曰:“恁么即被他吞却也。”曰:“谢阇梨供养。”(《景德传灯录》卷二一,鼓山智岳)

以上例句中,例(8)与例(7)句式表达的意义相近,但是在主语明确的情况下,省略“你”,指道吾和尚,例(9)省略谈论的话题主语“黄龙”。

(二)语义结构

句式“与么则Q”表示言说者在某种语境下根据已知情况推断出所体认到的未知情况,其内部语义关系由“则”等副词显示,“与么”类副词承接前项缘由,Q为推论的结果。由于表示推论的语义关系主要建立在言说者认知经验的基础上,这种紧缩句的主观性较强,推断前后件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呈现在知域范畴[8],是根据言说者的认识能力所做出的推断。

(10)曰:“如何是向上事?”师曰:“云从龙,风从虎。”曰:“恁么则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则长威狞。”(《五灯会元》卷一六,瑞岩子鸿禅师,向上事:禅人领悟妙法,进入无上至真的境界)

(11)问:“奔马争球,谁是得者?”师曰:“谁是不得者?”曰:“恁么即不争是也。”师曰:“直得不争,亦有过在。”(《景德传灯录》卷一七,新罗清院)

上例(10)是学人在禅师的提示下对禅境的理解,认识到“云从龙,风从虎”的自在解脱状态,“添意气”“长威狞”表现学人的主观认识;例(11)是学人自己用禅宗逻辑推出的认识,但仍然起分别执见,所以后面禅师进行了修证。这类例句多出自禅僧之口,表示对佛法禅理的理解,具有主观体验性,是在与禅师的对话中根据自己可理解的信息进行推断的结果。

该句式的推论关系以客观事实或事理关系为前提,而不同的主体在认识上存在深浅差异,因此句式立足当下,反映言说者实现的某种行为意图具有即时性、自觉性的语义特征。例如:

(12)良久之间,问大众:“如今是什摩时?”对云:“未时。”师曰:“与摩则打钟。”打钟三下便告寂。(《祖堂集》卷五,道吾和尚)

例(12)中,和尚敬钟如佛,“未时打钟”反映道吾和尚对这一客观事实的即时性的自觉认识。

二、语篇特征

(一)语篇模式

语篇模式是语篇的宏观结构。辛克莱和库尔特哈德(1975)为对话语篇提供一个宏观结构模式[9]。按照这一模式,一次对话常常由三个必要性话步组成,其基本结构为IRF,其中I是诱发话步,R是应答话步,F是反馈话步。这里的话步是与话语分析中话轮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对话结构的基本单位,指对话双方在不同时间里轮流发话过程中由言说者一次从开始到结束连续说的话。“与么则Q”句式是一种答语,总是以后话论形式出现在对话语篇中。志村良治(1995)在对《祖堂集》和《景德传灯录》两部文献中的“与摩”类词语用例调查过后,曾作出这样的判断:“‘与摩、任摩、恁么’等都在会话中使用,但不出现于文言体的句子里,这一点通过对照可以看到。”本文对伯明翰模式做适当变化,修改师问生答对话的单一性方向,教师诱导性提问可能由禅僧主动提问发起,修改后的对话语篇模式为IRF(M)“问题-应答-推论-(验证)”。例如:

(13)师问云岩:“马有角,你还见也无?”对曰:“有,要见作什摩?”师曰:“与摩则好马也。”对曰:“若是好马,则将出去。”(《祖堂集》卷四,药山和尚)

(14)又问:“你名什摩?”对曰:“佛日。”师曰:“日在什摩处?”对曰:“日在夹山顶上。”师曰:“与摩则超一句不得也。”(《祖堂集》卷七,夹山和尚)

(15)有一紫衣大德到礼拜。师拈帽子带示之云:“这个唤作什么?”大德云:“朝天帽。”师云:“恁么即老僧不卸也。”(《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陈尊宿)

(16)问:“苦海波深,以何为船筏?”师曰:“以木为船筏。”曰:“恁么即得渡也。”师曰:“盲者依前盲,哑者依前哑。”(《景德传灯录》卷一四,潮州大颠)

(17)谓云岩曰:“与我唤沙弥来。”岩曰:“唤他来作甚么?”师曰:“我有个折脚铛子,要他提上挈下。”岩曰:“恁么则与和尚出一只手去也。”(《五灯会元》卷五,药山惟俨禅师)

以上五例的语篇结构模式依次为IRF(M)、(IR)IRF、IRF、IRF(M)、(I)IRF,其中“与么则Q”句式充当反馈话步。预料显示,“与么则Q”句式在禅录对话中充当反馈话步,语篇结构模式以IRF (M)为最常见,IRF和(IR)IRF次之,其中IRF是必有的三个话步,M等为不必有的话步。

(二)句际关系

韩礼德和哈桑(1976)在讨论语篇衔接关系时,曾将句际关系分为增补、转折、原因、时间四大类,推论关系归入增补类[10]。黄国文(1988)从逻辑意义上把语篇中的句际关系概括为11类,分别是列举、增补、转折或对比、解释、等同、结果、推论、总结、替换、转题、原因。[11]廖秋忠(1992)在分析现代汉语篇章中的三类逻辑关系时,也把推论列为顺接连接成分中的一个小类。[12]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我们选择韩礼德和哈桑的分类,认为句式“与么则Q”是一种推论句[13],以语篇前项为推论的前提,句际之间构成推论关系,归入增补类。这种推论关系在性质上是一种语用推理,推论结果的真值性虽然离不开语篇前项提供的事实,但是主要与言说者本身的认知能力有关。如果言说者的认知能力高于听话人,则推论结果一般具有真值性;否则,不一定具有真值性,甚至是不确定性的。例如:

(18)问:“如何是迦叶顿领底事?”师曰:“汝若领得,我即不吝。”僧曰:“恁么即不烦于师去也。”师曰:“又须著棒,争得不烦?”(《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海会如新)

(19)问:“古佛道场,如何得到?”师云:“更拟什摩处去?”学云:“与摩则学人退一步?”师云:“又是乱走作摩?”(《祖堂集》卷一三,招庆和尚)

以上二例中,句式“与么则Q”都出自觉悟低下的禅僧之口,与语篇前项之间存在结果与前提的推论关系。例(18)中,学僧以“汝若领得,我即不吝”为真,推出结论“恁么即不烦于师去也”,根据后面禅师对这一推论的反问“又须著棒,争得不烦?”,则知推论为假。同样,例(19)中,从招庆和尚的反应“又是乱走作摩”可知学僧的推论不具有真值性,且推论“与摩则学人退一步”表现为疑问句,显然推论的内容是不确定性的。

三、语用功能

我们曾对唐宋时期的诗词、散文、小说等其他各种形式的文献以及佛经译文做过较广泛的调查,仅发现句式“与么则Q”用于禅录问答对话中,因此该句式具有禅宗语言的行业色彩。在禅录对话问答中,推论句式“与么则Q”表达禅僧对当下语境下佛法禅理的认识,其语用功能主要表现为语篇后续(终止)功能和认知推导功能。

(一)语篇后续(终止)

由前面第3节分析可知,在禅录对话语篇中,句式“与么则Q”作为后话轮处于语篇后项,“与摩/恁么”等回指语篇前项的内容,由“则、即”等引出后面推论的结果,可以作为语篇后续句或终止句[14],具有结束话题的语篇后续功能。例如:

(20)子问曰:“诸圣从何而证?”师云:“廓然,廓然。”子曰:“与摩则无圣去也。”师曰:“犹有这个纹彩在。”(《祖堂集》卷二,道信和尚)

(21)僧问:“如何是南源境致。”师曰:“几处峰峦猿鸟啸。一带平川游子迷。”问:“如何是南源深深处?”师曰:“众人皆见。”曰:“恁么即浅去也。”师曰:“也是两头遥。”(《景德传灯录》卷一七,南源行修)

(22)问:“万丈悬崖撒手去,如何免得丧于身时如何?”师曰:“须弥系藕丝。”曰:“是何境界?”师曰:“刹竿头上仰莲心。”曰:“恁么则湛湛澄澄去也。”师曰:“须弥顶上再翻身。”曰:“恁么则兢兢切切去也。”师曰:“空随媒鸽走,虚丧网罗身。”(《五灯会元》卷六,洛浦元安禅师)

例(20)中,“与摩则无圣去也”处于第三个话轮位置上,用来结束话题“诸圣”。“子”指五祖弘忍,当时还是小孩子,在四祖道信禅师面前还是学僧,由于所做出的推断结果犹有“纹彩”,所以他的推断受到道信禅师的批评。这里的“纹彩”是指对“诸圣”的领悟还存留强生区分的痕迹,并不透彻。因此句式“与么则Q”在语篇中属于语篇后续句,具有语篇后续作用。后二例类似,这些例句基本上出自学僧之口,因见识觉悟问题,后面一般由禅师做补充。

句式“与么则Q”也时常出自禅师之口,句式基本上位于话段(语篇)结尾,一般都是在前文话题进展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具有终止语篇的功能。例如:

(23)师拈帽子带示之云:“这个唤作什么?”大德云:“朝天帽。”师云:“恁么即老僧不卸也。”(《景德传灯录》卷一二,陈尊宿)

(24)师问:“大夫去彼,将何治民?”曰:“以智慧治民。”师曰:“恁么则彼处生灵尽遭涂炭去也。”(《五灯会元》卷三,南泉普愿禅师)

以上例句中,句式“与么则Q”都出自禅师之口,例(23)中,“恁么即老僧不卸也”也,是针对紫衣大德的回答所作出的推断,位于语篇的结尾,具有终止语篇的作用。例(24)中,“恁么则彼处生灵尽遭涂炭去也”是南泉禅师的推论,在陆大夫关于“治民”问题的回答之后,同样具有终止语篇的作用。与前面相同的是,禅录对话中的这种句式绝大多数位于语篇后项,语篇前项的话轮以三个或三个以上为常见,语篇后项的话轮一般是在僧徒们的回答之后增加的,是禅师们的修证性话语。

(二)认知推导

句式“与么则Q”是在语篇前项内容的综合认识下,由言说者个人作出的推断或推测结果。言说者以事实或事理关系为基础,根据自己对禅法领悟的程度,遵循禅宗逻辑思维,表达在当下语境中对禅法义理认识的见地,具有认知推导功能。禅师们用来可以引导僧徒消除智障、明白禅法义理,僧徒们用来可以与禅师切磋禅法义理、体悟本心自性。例如:

(25)问:“如何是实见处?”师云:“丝毫不隔。”僧曰:“与摩则见也。”(《祖堂集》卷一二,报慈和尚)

(26)又问:“教中说幻意是有邪?”师曰:“大德是何言与?”云:“恁么,幻意是无邪?”师曰:“大德是何言与?”云:“恁么即幻意是不有不无邪?”师又曰:“大德是何言与?”(《景德传灯录》卷一〇,长沙景岑)

(27)问僧:“甚处来?”曰:“崔禅处来。”师曰:“将得崔禅喝来否?”曰:“不将得来。”师曰:“恁麽则不从崔禅处来。”(《五灯会元》一一,临济义玄禅师)

例(25)和例(26)谈论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禅宗要求从这些具体而又常见的事象中禅证禅悟出其本性,以见心明性。例(25)中的句式“与么则Q”为学僧所说,落于知见,而例(27)的句式“与么则Q”为禅师所说,在推测学僧对禅法的把握程度。例(26)对话的内容对禅旨教义的认识,紫衣大德用三证法探其究竟,然而“幻意”不等同任何具体事物,不能用具体的语言表述,最终其推论的结果没有得到禅师的认可。

以上我们从语篇角度讨论了唐宋禅录口语对话中的句式“与么则Q”,认为该句式是一个表示推论关系的紧缩句(“与么”充当前件,“Q”充当后件),与语篇前项组成对话语篇模式“问题-应答-推论-(验证)”,表示言说者在当下语境中根据已知情况推断出所体认到的未知情况,主要具有语篇后续(终止)和认知推导两项功能。

参考文献:

[1] 曹广顺,梁银峰,等.《祖堂集》语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2] 梅祖麟.敦煌变文里的“熠没”和“虱(举)”字[J].中国语文,1983(1):44-50.

[3] 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268-288.

[4]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272-302.

[5]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262-263.

[6]祁从舵.《祖堂集》框架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133-1646.

[7] 袁宾.唐宋禅录语法研究[C]//觉群·学术论文集(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96-310.

[8] 沈家煊.三个世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6).

[9] Malcolm Coulthard.Advances in Spoken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Routledge,1992:1-34.

[10]Halliday,M.A.K&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Longman,1976:216-234.

[11]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28-141.

[12] 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C]//廖秋忠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62-91.

[13]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8-41.

[14] 吴为章.关于句子的功能分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中图分类号]H04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HQZZ017);宁波工程学院科研启动项目(XM20120917145 130230);文科振兴计划专项课题

[作者简介]祁从舵(1966-),男,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