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的实验研究方法:以承包人履约行为实验为例

2016-03-24邓娇娇张笑文

工程管理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严 玲,邓娇娇,严 敏,张笑文

(1. 天津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E-mail:lingyantj@163.com;2. 天津商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的实验研究方法:以承包人履约行为实验为例

严 玲1,邓娇娇1,严 敏2,张笑文1

(1. 天津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E-mail:lingyantj@163.com;2. 天津商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摘 要: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方法中存在着数据获取困难、研究问题具有情景依赖性等难题,而通过科学设计和良好控制,实验研究方法有助于克服以上弱点。实验研究方案设计的焦点主要包括实验程序和工具设计、实验测量方法设计以及实验数据收集的可靠性设计等。以工程项目中承包人履约行为研究为例,讨论了行为实验研究设计中的3个关键环节:构建基于SOR对照实验的承包人履约行为假设;获取承包人履约行为诱导实验的刺激源,根据不同公平情景,设计单因素被试内实验方案;数据获取的可靠性设计。可见,实验研究方法也适合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的行为研究。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实验研究方法;履约行为;实验研究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个体或组织对制度设计的行为响应,但是传统单一的研究方法不可避免存在数据获取上的不足和计量方法上的缺陷,尤其是无法利用大样本或问卷调查数据来推断当事人进行管理和决策的影响因素,而行为分析与实验方法等研究手段能够通过科学设计和良好控制,提高数据可靠性和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因而能有效弥补工程项目管理实证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

目前行为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已逐步向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渗透,已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开始对承包人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如李真等[1]以计算实验为研究方法,讨论考虑承包人个体存在公平感知时的多阶段群体激励问题;孟庆峰等[2]进行的考虑了公平偏好的供应链质量激励研究;李迁等[3]以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为基础讨论了DB模式下设计方案变更时的讨价还价行为对项目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化解;李真等[4]以计算实验为手段,讨论考虑公平偏好的收益共享谈判模型。这些研究表明,实验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网络组织中参与主体行为的重要方法和工具。乐云等[5]构建了项目管理者的心理资本对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模型,将大量注意力集中在项目网络结构对隧道行为的影响,指出项目参与方心理感知行为是隧道行为产生的驱动因素。孙继德等[6]则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了心理资本与合作行为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因此合理设计行为实验方案,获得行为数据和问卷数据,能更加有效地揭示项目绩效改善的实现路径,提高项目治理水平。

对于承包人履约行为实验研究设计的相关研究,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多采用问卷调查、模型构建、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7],Bernold等[8]则进一步归纳了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可以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包括单站无源观测、对照实验、完全随机实验等。考虑到承包人行为对项目绩效具有重要影响,相当数量的学者逐步对承包人行为采用了实验研究方法[4,6]。尽管可以采用行为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来揭示承包人公平感知与行为选择的关系,但是设计承包人履约行为实验研究方案时还是应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1)环境因素的可控性和研究结论的可预测性。在以工程项目管理的参与主体为研究对象,考虑激励、竞争、合作、信任等研究主题时,参与主体的行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实验研究所要求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如Nyström[9]利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对不同类型项目在构建伙伴关系时所涉及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合同柔性是不同类型项目的参与主体在形成伙伴关系时关注最多的变量,而这一研究结论也得到了相关研究的验证。又如Bee-Lan Oo等[10]通过改变市场环境因素,对承包人在不同竞争条件下的投标行为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样,Elmar Kutsch等[11]也利用准实验的研究方法,讨论了过于乐观的情绪对项目产出预测的负面影响。可见,实验研究对环境变量的控制,以及研究结果的可预测性往往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对承包人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通过良好实验设计控制部分项目环境诸多相互影响的因素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实验研究方法具有多样化特点,如Laslo等[12]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拟实验,讨论基于不确定视角的复杂项目管理环境下的资源分配问题,此外,Cano 等[13]通过随机实验,验证了项目定义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Yun Fu等[14]利用计算实验方法讨论项目开发中需求转移的传播途径和风险评估。Killen[15]通过设计决策场景模拟实验,对项目群中不同项目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进行了讨论。Yingying Qu等[16]建立了一个基于网页的模拟调解实验模型,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纠纷双方的互相吹捧对纠纷调解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可见,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和问题,需要科学设计实验研究方案,才能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已经从框架性的定性研究过渡到模型化定量研究,不仅包括经济学手段、管理学手段,也具备了纳入社会学分析手段的条件,但限于现有研究的约束,使得相关研究问题尚未深入到组织和个体行为,尽管行为分析与实验方法等研究手段可被采纳,但未得到充分应用。因此,如何在项目管理研究领域引入实验研究方法成为本文关注的要点。

1 基于S-O-R的承包人履约行为实验研究假设模型构建

1.1 承包人履约行为实验研究基本逻辑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承包人对项目实施有控制权,即可以在既定环境中做出基于有限理性和企业家创新理性的决策,而决策后果由业主承担。正因为如此,项目治理的重要任务就是修正承包人的理性,使之符合业主的利益。在考虑承包人公平感知的条件下,承包人感受到公平对待会采取尽善履约行为,反之,在感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可能采取字面履约行为甚至机会主义行为。但是,鉴于实证研究较难控制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加之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获取上的不足和计量方法上的缺陷,容易形成不一致的结论;此外,承包人的公平感知涉及较为微妙的心理反应,为提升研究的内部效度,借鉴心理学“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的行为实验研究方法探索承包人公平感知对其履约行为诱导的影响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其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承包人履约行为诱导实验研究的基本逻辑

1.2 承包人履约行为诱导的实验研究基本假设

大量研究证明行为决策主体并非单纯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更多地表现出公平偏好进而追求满意解,因此项目参与各方除了追求利益外,也具有互惠、公平等社会偏好。契约参照点效应的实现途径主要源自感知结果和参照点的对比,形成相应的公平心理感知,而个体动机和行为常常与公平偏好紧密联系。

现有研究表明,公平感知对单一组织中的个体,以及网络组织中的参与主体都能形成较为显著的行为诱导作用。在单一组织中,公平感知对组织中个体的激励作用往往体现为积极的工作态度、较高的满意度等。在由不同参与主体形成的网络组织中,公平感知同样也能诱导相关主体采用积极主动的履约行为,从而达成组织间的共同目标。可见当契约发挥参照点效应时,承包人是否愿意选择尽善履约行为取决于其在交易关系中是否感知到享有了应得权利的公平对待。因此,工程项目合同的参照点效应是通过合同公平关切点诱致承包商产生公平感知,从而影响其履约行为的选择。

依此逻辑,在工程项目中,承包人的公平感知是参照点效应产生的内在逻辑以及影响其行为选择的具体路径。因此,行为实验研究首先建立承包人公平感知与其具体履约行为策略之间的基本假设,形成相应的假设模型:

H:工程项目柔性合同关切点通过公平感知对承包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Ha:承包人对合同公平关切点产生公平感知,承包人的尽善履约行为明显增加;

Hb:承包人对合同文本无公平感知,承包人的字面履约行为明显增加;

Hc:承包人对合同公平关切点产生不公平感知,承包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明显增加。

2 基于S-O-R的行为诱导实验框架设计

实验研究的程序包括:①观察、提出并定义问题;②先进设备的建立(数据、信息、技术);③制定假设;④实验程序和工具的设计和开发;⑤计算和测量方法的设计与校准/确认;⑥实验中数据的收集;⑦实验中关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⑧通过证明或反驳假设的数据建立因果关系;⑨建立在解释数据和结果之间的结论;⑩新问题的发现。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验研究设计、测量方法的考察以及数据收集的实现这3个关键步骤,其余步骤在其他研究方法中也存在。据此,承包人履约行为实验研究框架设计必然聚焦于讨论这3个关键步骤。

2.1 不同公平情境下实验材料的设计

(1)公平、中立、不公平情景材料确定。将所获得的工程项目合同公平关切点集合,按照公平、中立、不公平的逻辑分别将其构造为三类情景材料。对应具有公平感知、无公平感知(中立)与具有不公平感知,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探索承包人的尽善履约行为策略、字面履约行为策略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策略。采用小样本预实验方式对情景材料的有效性进行检验,依据预实验结果对情景材料做相应调整,提高场景的真实性。

(2)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集合的确定。公平感知对承包人履约的行为诱导实验核心包括行为诱导实验的实验情景材料准备以及具体的实验实施。针对实验情景材料,关键在于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集合的确定。而所谓尽善履约行为是承包人为了实现完美履约绩效而采取的主动控制风险、主动填补“合同漏洞”等一系列行为,但这类行为可观察却难以证实。因此,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以揭示在不同的公平感知情景下,承包人履约行为策略的差异,明确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的特征,整合为承包人履约行为集合。

对此,首先要在所获得的基本合同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具体访谈设计如表1所示。确定分析资料,经过对访谈资料的归纳整理,获得3种公平情景下分别对应的承包人履约行为集合。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哪些履约行为属于尽善履约行为。

表1 基于数据可靠性增长的“情景带入”式的半结构化访谈过程设计

2.2 不同公平情境下的对照实验设计

行为诱导实验根据公平情景(公平vs中立vs不公平)设计为组间实验,共计3组。实验过程中,采集两类数据:一是眼动指标,通过眼动仪获得总注视时间、兴趣区注视时间比率、兴趣区注视点个数比率等注视指标,根据注视指标差异性的分析验证被试对特定公平情景下的履约行动策略的注意偏向。二是关联性判断指标,采用3级估量法进行关联性判断,即让被试判断眼动仪所输出实验材料中公平情景与履约行为策略的关联程度,从“高度相关”、“相关”、“不相关”中选择其认为最合适的关联性等级。

针对行为诱导实验,其基本的实验逻辑是:从图片刺激呈现到结束的时间段内,在主试及导语引导下,当被试观察到公平情景与履约行为的匹配性时,会表现出较高的注视概率;如果出现这种数据模式,公平与行为间的关联关系获得支持。实验过程以眼动实验为主辅以被试自我评价的模式展开,实验设计、实验程序以及实验数据分析等的研究要点如图2所示。

图2 行为诱导实验的研究程序及研究要点

2.3 实验研究可靠性保障模块设计

同理,为保证承包人行为实验数据的可靠性,研究在具体数据收集及分析过程中,采用“基于模拟现场数据(Project Scenario Simulation)的行为实验研究”,将不同假设情景(合同条款设计公平、中立、不公平)通过环境布置、气氛营造等方式予以展现,采用触摸屏点击以防止因警惕与尴尬而导致的故意型偏差(该项研究具有机会主义行为特征),最终获得真实的承包人实验行为,具体可靠性保障模块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模拟现场(Project Scenario Simulation)的行为实验研究可靠性保障设计

3 案例

3.1 实验目的

为验证上述行为实验研究方法在工程项目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设计了合同状态补偿对承包人履约行为的实验方案,模拟整个实验过程。

柔性合同条件下,合同状态补偿可能会产生多个结果,进而导致合同当事各方形成不同的期望并产生参照点效应。根据三参照点理论,在承包人视角下产生底线及目标两个参照点(见图3),并根据己方获补偿所处区间范围产生不同的公平感受,这种公平感受进一步影响承包人履约行为策略选择。

图3 承包人合同风险补偿参照点

实验方案将以情境材料及履约行为策略作为实验材料,旨在考察承包人公平心理感受与其履约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实验假设如下:

H:公平情景与履约行为的匹配性时,承包人视线会在此履约行为处停留更长时间;

Ha:公平情境下,承包人视线在尽善履约行为区域停留更长时间;

Hb:中立情境下,承包人视线在字面履约行为区域停留更长时间;

Hc:不公平情境下,承包人视线在机会主义行为区域停留更长时间。

3.2 实验过程

3.2.1 实验被试者选择

由于实验要求被试对工程项目合同状态补偿情况及履约情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体会,因此研究拟基于此前合作过的承包商单位,应选择其中工程项目部及公司经营部门中的骨干员工进行实验。

被试者选择遵循以下原则:从事合同审查或合同谈判工作时间大于3年;男女性别均衡;人数选定为20;基本视力要求,即所有被试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等眼疾患者。

3.2.2 实验材料

由于眼动实验需求情境材料的特殊性,现无文献可参照,因此需要自行拟定。鉴于此,本文采用此前工程实践中所遇真实合同风险补偿事件,以真实情况为主体进行简单加工并赋予三种补偿情境(公平、中立、不公平),下附三类履约策略(尽善履约行为、字面履约行为、机会主义行为)的具体表现,并将其中与补偿情境对应的履约策略部分设置为兴趣区,作为眼动实验指标的关注区域。

3.2.3 实验程序

实验流程包括眼睛校准、练习、正式实验三阶段。在被试者进入实验室后,主试应向被试说明实验目的和要求,然后请被试者坐在眼动仪前,进行眼睛校准,成功校准后即可开始实验。实验开始之初需设置实验导语使被试者明晰实验流程:呈现一些工程项目情境,每次只呈现一则,情境下附几种应对选择,根据感觉选择相应选项并仔细阅读。材料阅读完毕后,按“空格键”进行翻页。实验结束后,需要填写一份纸质问卷,根据阅读的内容,判断问卷中句子的对错。在确认被试者明白实验操作后,实验正式开始。在所有材料阅读完毕后,需由被试者填写一份纸质问卷,给被试者呈现出实验材料的履约行为策略选项并设置干扰(错项),以检测其阅读所获信息是否进入被试的长时记忆中。

3.3 结果分析流程

3.3.1 数据选择及分析指标

研究选择与补偿情境对应的履约策略部分设置为兴趣区,对该部分所获得的全部眼动数据均应使用SMI BEGAZE眼动分析软件进行导出,并采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整理数据时,剔除由于头部扭动等原因造成眼动数据缺失的被试、数据具有异常值的被试数据,删除异常数据后选定最终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中,可采用两个眼动指标,包括注视时间和注视点。两项指标均能反映被试者的内心感受与选择,而且指标时间越长,对于内容的记忆成绩越好,越能够反映在最后的问卷当中。

3.3.2 实验结果的分析

以公平情景下的数据结果进行距离说明,数据显示,兴趣区与非兴趣区在注视次数、注视时长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兴趣区的两项指标明显大于非兴趣区。总的来看,实验可依据眼动指标预测和归纳承包人公平感受能够显著影响其履约行为选择。

(1)若承包人感觉受到公平对待,更加倾向于选择尽善履约行为,通过积极履约对发包人进行回应,具有互惠倾向。

(2)当承包人处于中立情景中时,承包人更倾向于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字面履约,但由于建筑市场承发包双方的地位差异,承包人往往也愿意主动表现出善意,因此在中立情境下承包人有时同样会选择尽善履约行为以增强与业主关系,因此此部分指标差异并不明显。

(3)不公平情境下,承包人或许在业主或监理方严格监管过程下并未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但眼动指标显示承包人在不公平情景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机会主义行为,对不公平待遇进行报复。

上述案例所述实验方案和流程简要说明了实验方法在建设项目管理中使用的可行性,这一实验方案和过程可以复制并应用于指导工程项目行为实践的相关研究当中。

4 结语

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方法面临着数据获取,实证检验等难题,导致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较差。尽管在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很多,但是每一种类型的研究效度都需要提高,仅仅在几个专家之间进行一个关键和开放的问卷会导致结论偏差。将契约参照点理论的行为分析引入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领域,将拓展实验研究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为精准分析项目治理行为提供了量化的研究范式。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工程项目缔约后承包商公平感知对其尽善履约行为诱导的研究,一方面能提高数据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控制在数据获取上的不足和计量方法上的缺陷,尤其是无法利用大样本或调查数据推断承包商进行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因此,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使用科学实验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

总之,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跨学科本质以及在现实设置中执行研究的固有困难,其研究验证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面临更多的干扰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是在建设工程项目领域仍有可能进行有用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 真,孟庆峰,等.工程质量优化的承包商群体激励效率演化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2,20(3):112-121.

[2] 孟庆峰,盛昭瀚,李 真.基于公平偏好的供应链质量激励机制效率演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32 (11):2394-2403.

[3] 李 迁,张劲文,李 真.DB模式下大型工程设计方案更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13,31(6):72-77.

[4] 李 真,孟庆峰,盛昭瀚.考虑公平关切的工期优化收益共享谈判[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1):82-91.

[5] 乐 云,刘 敏,李永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业主的“隧道行为”及监管博弈[J].土木工程学报,2012,45(S2):236-240.

[6] 乐 云,张 兵,等.政府投资项目隧道行为分析模型及其决定因素分析[J].建筑经济,2013,11(8):24-28.

[7] 孙继德,周舜尧.建设项目管理者心理资本、合作行为对项目管理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14,36(3):55-59.

[8] Gunnar Lucko,Eddy M.Rojas.Research Validat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Domai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0,136(1):127-135.

[9] Leonhard E.Bernold,Tai Sik Lee.Experimental Research in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0,136(1):26-35.

[10] Johan Nyström.A quasi-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partnering[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2008,26(5):531-541.

[11] Bee-Lan Oo,Derek S.Drew,Hing-Po Lo.A comparison of contractors’ decision to bid behaviou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rket environm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8,26(4):439-447.

[12] Elmar Kutsch,Harvey Maylora,Birgit Weyerb,Jonathan Lupson.Performers,trackers,lemmings and the lost:Sustained false optimism in forecasting project outcomes — Evidence from a quasi-experi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1,29(8):1070-1081.

[13] Zohar Laslo,Albert I.Goldberg.Resource allocation under uncertainty in a multi-project matrix environment:Is organizational conflict inevitab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8,26(8):773-788.

[14] Juan L.Cano,Iván Lidón.Guided reflection on project defini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1,29(5):525-536.

[15] Yun Fu,Minqiang Li,Fuzan Chen.Impact propag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of requirement changes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s based on design structure matri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2,30(3):363-373.

[16]Catherine P.Killen.Evaluation of project interdependency visualizations through decision scenario experim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3,31 (6):804-816.

[17] Yingying Qu,Sai On Cheung.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logrolling as an effective mediating tactic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13,31(5):775-790.

严 玲(1972-),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公共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

邓娇娇(1981-),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项目管理;

严 敏(1977-),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

张笑文(199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Method on Engineering Projects Management: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Contractor Performance Behavior as an Example

YAN Ling1,DENG Jiao-jiao1,YAN Min2,ZHANG Xiao-wen1
(1. 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E-mail:lingyantj@163.com;2.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Tianjin 300134,China)

Abstract:The research method in engineering projects management has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 of data acquisition,researching questions with situation dependence. But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ill overcome the above weakness under the scientific design and good control. The focus of scheme design about experimental study mainly includes experimental procedure,instrument design,measuring method and data collection. Our research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contractor performance behavior as an example,discussing three key links in our experimental research design: building an assumption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fairness perception to contract-implementing behavior based on the SOR controlled experiment; acquiring inducements of the contract-implementing behavioral experiment(means that acquiring the fairness concern of contractors and match their fairness preference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focus group study and eye movement experiment),designing single factor within-subject experiments to verify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fairness concerns to contract-implementing behaviors in different fair scenes;Data for reliability design. The research will promote the use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in constructive engineering field.

Keywords: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method;performance behavior;experimental research desi

作者简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72128、71272017).

收稿日期:2015-11-30.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59(2016)01-087-06

DOI:10.13991/j.cnki.jem.2016.01.016

猜你喜欢

工程项目管理
独立学院新校区规划建设相关问题探析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探讨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m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
招投标中不平衡报价法的应用探析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探析
试分析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